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61.
上海市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浦东新区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的实施效果,为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09年9月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季报表、年报表,分析浦东新区外来流动人口中肺结核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情况。[结果]项目实施2年间共投入专项经费185.5万元人民币。2年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 288例,新登记率从项目实施前的43.03/10万上升至51.58/10万。2年间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434例。结核病全程督导管理(DOT)从项目实施前的57.8%上升至94.8%;肺结核病人治疗满1年治愈/完成疗程率从48.8%上升至85.0%。[结论]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促进了浦东新区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也为其他项目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上海市五区结核病患者的吸烟、被动吸烟现状,为今后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戒烟干预提供信息。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市5个区2008年登记在册的所有年龄≥14岁的新登菌阳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的1019名结核病患者中,每日吸烟率为30.3%,其中男性为44.3%,女性为0.9%;确诊为结核病时,男性的标化现在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58.0%,78.7%,女性的标化现在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1.3%,3.5%;85.5%的现在吸烟者为中重度吸烟者。61.9%的现在吸烟者表示"打算在一个月内戒烟",仍有19.8%表示"对戒烟没有兴趣"。男性、年龄在40~59岁、初高中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在婚的沪籍人口吸烟率较高。结核病患者的被动吸烟率为55.8%,其中男性56.4%,女性55.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病患者的标化现在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3.
两种含锌化合物对染铅大鼠海马神经元型NOS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硫酸锌 (ZnSO4 )和牛磺酸锌 (TZC)拮抗铅对学习记忆损害的作用 ,为补锌防治铅中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饮用含 0 .2g·L- 1醋酸铅 (PbAc)饮水和每公斤含锌 2 0 0mg、6 0 0mg(5、15g·kg- 1ZnSO4 ,5 .9、17.7g·kg- 1TZC)的饲料喂养 3个月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 (6 0 .6 7± 13.4 8)相比 ,染铅组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 (4 6 .6 7± 9.0 4 )明显减少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而铅加 5g·kg- 1和 15g·kg- 1ZnSO4组以及铅加 5 .9g·kg- 1TZC组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 (5 3.6 0± 8.4 3、5 4.0 0± 6 .4 4和 5 6 .87± 6 .6 4)均较染铅组显著增加 (P <0 .0 5 ) ,以铅加 5 .9g·kg- 1TZC组的数目增加最多 ;而铅加 17.7g·kg- 1TZC组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 (5 1.6 7± 7.74 )与染铅组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nNOS阳性细胞数的变化与CA1区变化基本一致 ,而CA3区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锌对抗铅的毒性作用与锌的化学结合形式、锌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4.
铅对大鼠海马生长抑素神经元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积胜  闫蓓  张进  易建华  汪超 《卫生研究》2003,32(4):313-315
研究铅对大鼠海马不同亚区生长抑素 (SS)神经元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Wistar大鼠采用饮水加2 0 0 0 μg ml醋酸铅 (PbAc)方法染毒 3个月后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和海马铅的含量 ,并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海马SS和SSmRNA阳性神经元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显示 ,染铅组大鼠血液和海马铅含量分别为 (1 30 0 5± 1 4 2 1 )mg L和 (1 0 1 1 62± 59 54)ng L ,较对照组的 (5 54± 0 76)mg L和 (1 81 98±47 2 7)ng L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染铅组大鼠海马CA1 区SS和SS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分别为 (2 3 2 7± 4 58)和 (37 60± 9 69) ,较对照组的 (40 38± 7 61 )和 (53 48± 1 0 2 2 )明显减少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 ) ;染铅组大鼠海马CA3 区SS和SS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为 (1 2 1 6± 3 40 )和 (1 6 1 8± 6 1 9) ,较对照组的 (1 7 68± 5 86)和 (2 5 93± 7 47)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提示染铅后大鼠海马各区SS阳性神经元的蛋白、基因表达能力是降低的  相似文献   
65.
铅对大鼠海马及其突触体膜脂质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染铅大鼠海马铅含量及其突触体膜脂质流动性变化 ,探讨铅对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饮用含 2 g/L 的醋酸铅 (PbAc)的水溶液 ,染铅 3个月后 ,分别采用原子吸收法和荧光偏振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海马中铅含量和海马突触体膜脂质流动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染铅组大鼠血清和海马中铅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其海马突触体膜脂质流动性降低 (P <0 0 5 )。结论 铅对大鼠海马突触体膜脂质流动性的影响可能与铅干扰脑的学习记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6.
脑创伤是平时或战时的常见伤病 ,其发生率高 ,后遗症多。目前认为 ,脑创伤的病变初期仅为局限性损伤 ,以后数小时至数天后产生继发性损伤。脑创伤后的脑缺血、缺氧以及由此导致的兴奋性氨基酸、氧自由基增多和Ca2 +细胞内流增多等是继发性损伤的主要原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 (GC)是通过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 (HPA轴 )激活后释放的 ,在脑创伤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内源性GC作为一种内源性抗炎物质 ,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 ,对脑创伤具有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内源性GC又可以加重脑创伤后继发性损伤。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内源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价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2年在病人发现、转诊以及确诊病人在沪接受治疗等工作方面的效果。 方法 根据国家结核病相关网络系统以及结核病相关登记本的信息进行整理项目前后比较,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项目实施前1年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确诊肺结核病例、新涂阳病例登记率为39.26/10万、9.37/10万,项目第2、3执行年分别提升为51.26/10万、16.09/10万和53.52/10万、18.59/10万,经χ2检验,与项目实施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流动人口疑似病人转诊到位率项目实施前1年为81.2%,项目实施后提升至90.6%,项目实施前流动人口确诊病人留沪接受治疗时间≥1个月和≥6个月的比例分别为82.9%和70.5%,项目第2、3执行年该2项比例分别为88.2%和80.9%、88.5%和80.4%,经χ2检验与项目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有效的提升了项目实施区内的流动人口结核病在病人发现、转诊以及确诊病人留沪治疗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0~14岁儿童伤害情况,为制定相应的伤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0—14岁儿童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与伤害类型、原因、发生地点以及伤害发生时活动的关系。结果共报告1761例儿童伤害病例,平均年龄为(7.72±3.80)岁,男女童比为2.14:1;儿童伤害患者前3位的伤害类型依次为挫伤/擦伤(44.12%)、锐器伤/咬伤/开放伤(31.23%)、扭伤/拉伤(13.34%);主要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57.47%)、刀/锐器伤(19.82%)和钝器伤(10.96%);有44.24%的伤害发生在家中,34.41%的患者伤害部位是上肢,多在休闲活动时发生伤害(60.82%)。结论浦东新区儿童伤害主要是在家中休闲活动时受到的伤害(尤其挫伤或擦伤),发生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因此,儿童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是家庭内跌落预防。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并发曲霉菌肺炎的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伴曲霉菌肺炎的白血病患者成功完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过程。结果入组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中位年龄22.8(13-37)岁,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移植后1个月复查患者嵌合体均为100%完全供者嵌合。移植后平均抗真菌治疗时间为3个月,7例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全部达到显效,造血干细胞100%植入,无1例发生相关死亡。结论伴发曲霉菌肺炎的白血病患者采用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仍然可以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不会影响供者造血干细胞植入,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初期疗效。方法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3例,浆细胞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动员方案为米托蒽醌+长春新碱+激素+依托波苷方案化疗(MOEP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经3-6d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7.23±2.27)×108/kg,CD34+细胞(4.37±2.72)×106/kg。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WBC〉2.0×109/L,PLT〉20×109/L,分别为(12.04±1.76)d,(16.55±2.31)d。4例在移植6个月内死于复发,其余16例均无病存活6-55个月。结论 APBSCT对恶性血液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