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1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小儿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儿科常见危重急症,也是许多疾病的常见合并症及猝死原因。为了探讨小儿心衰病因的演变及预后,以资对心衰的防治提出参考。为此,将我院1961~1985年的心衰住院病儿,各取前后2个5年的资料,即1961年1月~1965年12月的715例为甲组;1981年1月~1985年12月的226例为乙组,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2.
经食道心房调搏测定102例正常儿童的窦房结功能,首次应用植物神经阻滞剂(普奈洛尔0.1mg/kg,阿托品0.02mg/kg)进行对照测定。本组在用药后SCL,SNRT,CSNRT,SNRTI均较用药前减小,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SCL与SNRT呈高度正相关(用药前r=0.8573,用药后r=0.8718)。提出儿童SNRT正常范围估计方法及标准:常规测定为SNRT=1.15SCL 300ms,应用阻滞剂后为SNRT=1.56SCLms为了排除植物神经张力的影响,应用阻滞剂复测对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3.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座谈内容 :1 新生儿、婴幼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2 小儿不同心血管疾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3 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4 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与心力衰竭5 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及实验室诊断6 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选择、评价及应用进展7 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与心脏移植术张乾忠教授 :心力衰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征 ,病因较多 ,不少疾病都可以并发心力衰竭。目前对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而且近年来国内外对心力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又有不少新进展 ,出现了一些新概念、新理…  相似文献   
3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ole of myocardium βadrenoreceptor pathway in ventricu lar remodeling of children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Methods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norepinephrine (NE) and epinephrine (E) were measured b 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chemistry detection ( HPLCED) in 18 children with CHF.βadrenergic receptor density (Bmax) of lympho cyte was de termined by3Hdihydroalpneolol (3H-DHA) as ligand, and left ventricle mass index (LVMI) by echocardiogram.ResultsPlasma NE and 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520.1±187.3) μg/L and (294.1±178.4)μg/L〕,and the Bmax was decreased 〔(378. 7± 97.2)fmol/106〕 in normal LVMI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 189.3±92.4)μg/L,(94.5±45.1)μg/L,and (568.2±101.8)f mol/106,all P<0.001〕.Also,the Bmax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 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LVMI than that in normal LVMI patients 〔(268.5± 85.6)fmol/106 vs.(378.7±97.2)fmol/106〕,and that was signific 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VMI (r=-0.69,P<0.01).ConclusionsPlasma NE and E levels,as well as Bmax of lymphocytes may be useful parameters t o reflect the severity of heart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F.The regulation of myocardium βadrenoreceptor pathway is earlier than the patho logic structura l change of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It is sugested that remodeling of LV mig ht be regulated by myocardial βadrenoreceptor pathway.  相似文献   
35.
应用组织追踪成像评价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追踪技术(TTI)在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CM患者14例,NYHA分级分为DCM A组(HYHAⅡ级)和DCM B组(HYHAⅢ一Ⅳ级),健康儿童12例为对照组.用GE 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同步获取心尖四腔、左室两腔和左室长轴切面的三平面TTI动态图,分析左室TTI图及心肌收缩期向心尖方向的位移距离(Ds).结果:①DCM组收缩期TTI图色阶较对照组减少.②DCM组左室各节段Ds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以DCM B组降低更显著(P<0.05);DCM B组部分病例Ds呈中间段>基底段>瓣环、部分室壁二尖瓣瓣环平均Ds小于基底段及中间段.③DCM组有4例18个心肌节段(25.00%)出现纵向收缩延迟,均来自DCM B组.④对照组、DCM A组及B组二尖瓣瓣环Ds与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好(r=0.74、0.80、0.82,P<0.01).结论:TTI技术能快速、直观、无创评价局部及整体左心收缩功能,对儿童DCM患者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36.
本文用氚标双氢心得舒(3H-DHA)为放射性配基,测定了20例心衰患儿外周血完整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Bmax)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发现心衰病儿血浆NE、E浓度明显升高,与心功能呈明显负相关;Bmax则明显降低,与心功能下降程度呈平行关系。美托洛尔治疗后,血浆NE、E浓度降低,Bmax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为探讨小儿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儿童缩窄性心包炎(CP)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980-01—2003-12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经手术确诊的39例C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症状为乏力36例(92·3%)、水肿35例(89·7%)、气促32例(82·0%),主要体征为肝脏肿大35例(89·7%)、颈静脉怒张31例(79·5%)、心音低钝或遥远31例(79·5%)。X线检查阳性率61·5%(24/39),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76·3%(29/38)。病因确诊为肺吸虫7例、结核5例、化脓性3例,24例病因不清。结论CP临床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限制性心肌病类似,其鉴别诊断比较困难,目前超声心动图在CP的诊断中仍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一旦确诊,早期行心包切除术。  相似文献   
38.
本文就74例长期随诊和手术证实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的诊断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1980年1月至1988年7月间手术证实的74例PDA 患儿,随诊1~8年(平均42个月),包括67例单纯PDA 组及7例合并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39.
儿童夜间房室传导阻滞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儿童夜间房室传导阻滞 (AVB)的临床意义。方法 夜间出现AVB的儿童4 8例 ,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组 2 5例 (A组 ) ,有器质性心脏病组 2 3例 (B组 ) ,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记录 ,检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PNN50 、RMSSD) ,分析其昼夜规律。结果 A组AVB有明显昼夜规律 ,白天活动时AVB消失或减轻 ,夜间深睡时阻滞加重 ,且有心率依赖性 ;B组夜间AVB 5 7%有昼夜变化规律 ,经随访夜间AVB部分随原发心脏疾病的治愈而消失。两组AVB昼夜规律变化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PNN50 、RMSSD明显增高 ,与器质性心脏病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功能性的AVB有昼夜规律变化 ,且有明显心率依赖性 ,系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所致 ,提示迷走神经活性增加。然而有明显昼夜规律变化的AVB不都是功能性的 ,也可出现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儿。  相似文献   
4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小儿VAP的发病率将随着呼吸机的广泛应用而显著增加,是小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VAP诊断标准尚未完全规范化,故其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引起VAP的主要病原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治疗VAP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要求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近年,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因其具有可靠的诊断及特异的治疗效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技术,对VAP的诊治及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