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张女士对自己的健康非常重视,每天5次、从不间断服用维生素C药丸。她认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多吃水果对健康有益,所以,服用维生素C药丸也一定能有益于健康。而且,服用维生素C药丸很方便,不像吃水果那样,又要洗、又要切的。久而久之,张女士便形成了一种习惯,不论是外出工作、还是在家休息,她都要准时服用维生素C药丸。不管效果如何,只要每天吃过,她就觉得放心了。由于维生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目此,生活中像张女士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有些人甚至认为,维生素吃得越多越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82.
目的对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和左氧氟沙星片进行生物利用度比较,判定两种制剂是否为等效制剂。方法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分别口服单剂量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试验制剂)及乳酸左氧氟沙星片(参比制剂)200mg,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求证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200mg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分别为(5.68±1.79)和(5.38±1.52)h;tmax分别为(0.84±0.79)和(0.95±0.47)h;cmax分别为(2.27±0.47)和(2.26±0.58)μg·mL-1;AUC0~t分别为(14.90±2.14)和(15.62±2.49)μg·mL-1.h;AUC0~∞分别为(15.17±2.34)和(15.87±2.67)μg·mL-1.h。试验制剂对于参比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F值:AUC0~t为(97.23±17.71)%,AUC0~∞为(97.43±17.76)%。两种制剂的AUC0~t,AUC0~∞及cmax经对数转换后双单侧t检验,结果接受两种制剂生物等效的假设。Cmax的90%置信区间结果为88.1%~117.3%,AUC0~t为89.2%~102.5%,AUC0~∞为89.3%~102.9%,tmax经秩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整个试验期间,受试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按照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可判定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4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或贝那普利治疗4wk,每2wk随访一次,并于服药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 厄贝沙坦降压总有效率达85.0%,ABPM结果提示其对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同时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厄贝沙坦降压疗效显著且平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热疗和腹腔内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胃癌患者局部热疗加腹腔内灌注化疗。结果治疗中直肠内温度可达40℃-42.5℃。17例中有7例局部疼痛,需服用强止痛药方能缓解。1例完全缓解,2例中度缓解,1例轻度缓解,3例无效,5例有腹水的患者3例完全消退,2例部分消退。瘤体变化,5例具有可评价的单一肿物中,2例部分缓解。腹痛和腹水缓解明显,肿瘤缩小不明显。结论局部热疗加腹腔内化疗对胃癌晚期的姑息治疗在减轻患者腹痛、减少腹水方面具有优势,对腹腔肿物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85.
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生率居恶性肿瘤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EGFR-TKI)在NSCLC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EGFR-TK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耐药问题日益加剧;T790M基因突变是导致EGFR-TKI获得性耐药最主要的机制。全球新批准并上市的治疗NSCLC EGFR-T790M突变的药物有brigatinib、奥莫替尼、atezolizumab等;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有丁磺氨酸、阿拉莫林盐酸盐、ABP-215;处于研发阶段的主要有naquotinib、TG-4010等。对近年来处于研发后期的NSCLC治疗药物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对抗NSCLC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抗NSCLC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构建区域医联体内脑卒中患者向下转诊过渡期护理模式,以满足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需求。 方法 以过渡期护理模式理论及人口-能力-过程模型为框架,结合文献分析、质性访谈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区域医联体内脑卒中患者向下转诊过渡期护理模式。邀请18名专家参与2轮函询。 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94.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0.86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18、0.267(均P<0.05)。第2轮函询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204。最终确定的区域医联体内脑卒中患者向下转诊过渡期护理模式包括5个维度(实施机构、人员配备、关键环节、实施路径、效果评价)、23个一级条目和60个二级条目。 结论 构建的区域医联体内脑卒中患者向下转诊过渡期护理模式内容全面,构建过程严谨规范,可供医护人员为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机构间的过渡护理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口摄食功能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广东省4所三级医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93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经口摄食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调查。潜类别增长分析模型识别经口摄食功能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后,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的经口摄食功能变化轨迹可分为低风险稳定组(25.6%)、高风险下降组(51.1%)、高风险稳定组(23.3%)。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经口摄食功能类别的患者在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管饲时长、院外照护机构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口摄食功能分为3种变化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应根据患者经口摄食功能的变化轨迹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二线、三线城市年轻人外出就业的趋势不断增加,这些城市面临老龄人口比例严重超标的状况。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为例,据统计,60岁以上人口已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7.2%。为此,香坊区卫生计生局通过"养中设医、医中带养、医养共建、居家医养"等模式,用好国家政策,引进  相似文献   
89.
90.
<正>在药物流产广泛应用之前,瘢痕子宫中期引产大多数采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终止妊娠。随着药物流产的推广,我院自2004年1月-2010年3月共收治瘢痕子宫妊娠1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