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儿童高危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 ,由于家庭的缩小 ,同胞骨髓移植受到一定的限制 ,脐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 ,且具有来源广泛、采集方便、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轻及污染率低等优点[1]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相合的同胞脐血移植治疗 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及 1例恶性淋巴瘤Ⅳ期患儿 ,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例 1男 ,9岁。 1997年 11月因发热、咽痛伴进行性苍白、乏力 10d入院 ,经骨髓检查确诊为AML M5b。住院后经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方案化疗 1个疗程后缓解。脐血…  相似文献   
42.
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5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以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泼尼松及左旋门冬酰胺酶方案诱导化疗,评估第15~21天期间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以白血病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5%以下作为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标准,统计分析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 病例随访时间1~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获得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的病例占总数的57.8%,与性别无关(P=1.0),但年龄大不利于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P=0.0419).化疗后早期骨髓抑制有利于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P=0.018).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与4周内完全缓解密切相关(P=0.000).未获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者,几乎不可能达4周内完全缓解,这些病例4周以后获完全缓解的比例也不高(52.7%).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组的总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76).但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者的完全缓解持续时间、复发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1、2年)与未获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是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又一个有利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氩氦冻融的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446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氩氦冻融的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446混合培养,设一个空白对照组,培养过程中隔天加入IL-210U,分别在第3、7、14d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IL-10含量及NK细胞、CTL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氩氦冻融的肺癌细胞NCI-H446与PBMC混合培养后,第3、7d时,培养上清液中IL-12含量分别为71.8±19.1pg/ml,106.2±13.6pg/ml,对照组IL-12含量为38.5±8.4pg/ml,40.8±8.3pg/ml,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第14d时试验组与对照组IL-12表达相当。IL-10的表达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始终未发现明显差异。试验组NK细胞、CTL细胞的杀伤活性在14d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氩氦冻融的肺癌细胞可以上调PBMC对IL-12的表达,而对IL-10的表达无影响,同时可明显增强NK细胞和CTL活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盐酸地尔硫(艹卓)(合贝爽)对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致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加缺氧组以及应用合贝爽后的血管紧张素Ⅱ加缺氧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并测定标记的血管内皮细丙每秒钟线粒体膜电位值,观察不同因素作用后人体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加缺氧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17±6)显著降低(P<0.01);②与血管紧张素Ⅱ加缺氧组相比,加入合贝爽后再进行缺氧和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组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28±8)有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3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合贝爽可明显减轻缺氧联合血管紧张素Ⅱ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  相似文献   
45.
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治疗儿童高危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非血缘脐血具有快速寻求、容易得到和HLA配型不严格的特点,该文进行了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UD-UCBT)治疗儿童恶性白血病的研究并探讨其疗效问题。方法:对6例难治性白血病患儿,包括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高危CR1,1例标危CR2),2例幼年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1例缓解期,1例加速期)和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M5,CR1)进行了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HLA高分辨1例全相合,1例5个位点相合,1例4个位点相合,3例3个位点相合。预处理选用白消安/环磷酰胺/ATG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ATG为主方案。于 0 d 回输脐血,有核细胞中位数为8.51×107/kg,CD34+细胞中位数为1.81×105/k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霉素A、甲基泼尼松龙和骁悉或CD25单抗。结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和PLT≥20×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是+13 d、+30 d,移植证据均为供者型。4例出现Ⅰ~Ⅲ度GVHD,均控制。随访中位时间12个月,未发生慢性GVHD,现存活4例血型均转为供者型,无复发。结论:脐血提供快速有效的造血干细胞,为治疗儿童白血病提供良好时机,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能耐受HLA多个位点不相合。急性GVHD发生率也较高,存在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外照射前后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变化以及在外照射干扰下两组细胞生长和凋亡的特点。方法 采用GWGP80型远距离60Co治疗机对进入指数生长期的NCl-H446小细胞肺癌细胞系进行分次外照射,每次2Gy,总剂量为50Gy。然后,对未进行过外照射的NCI-H446细胞(S-cell)和己完成50Gy外照射的NCI-H446细胞(R-cell)再给予不同剂量的外照射,l周后计算各自的集落形成率(PE)和存活率(S);另外,对相同数量的S-cell和R-cell给予同一剂量的外照射,于照射后的不同时间点计算细胞总数和死亡细胞百分率。结果 S-cell和R-cell的集落形成率分别为44.67%和13.11%,两者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分别给予2Gy和4Gy的外照射后,R-cell的存活率分别为79.67%和23.73%,而S-cell分别为51.24%和19.40%,两者分别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外照射后的相同时间点,两组细胞的细胞总数和死亡细胞百分率相差不大(P>0.05)。结论 经50Gy的外照射后,NCI-H446细胞的自然生存能力明显下降,同时,其放射敏感性也有所下降;两组细胞在外照射的干扰下,其生长和凋亡的速率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47.
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MDS-RAS),二者是不同的疾病。AA向MDS-RAS转变已为人们所知,而由AA向MDS-RAS转变,再转化为AA的病例,国内外未见报导,我们观察1例,报导如下。l 病例 吴某,男,28岁,本院住院病人。首次入院前6个月曾因“腹泻”用“庆大霉素、四环素”等。WBC曾一度下降至1.8×109/L。入院时,Hb94g/L,WBC2.9×109/L,中性分叶 0.46,嗜酸分叶 0.01,淋巴0.51,单核 0.02,…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根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病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等疾病,通过临床观察,分析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儿童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5例儿童血液病,其中非血缘脐血移植9例,同胞脐血移植3例,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同胞骨髓移植1例。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或环磷酰胺、全身照射为基础的预处理的方案。结果14例患者植入,1例于移植后15d死亡,未达植入标准。白细胞的植入时间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脐血移植血小板的植入明显较骨髓或外周血延迟(P〈0.05)。主要并发症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复发,11例患者生存;其中10例无病存活,占66.7%,存活最长时间为6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1年生存率为76.6%,预计5年生存率为57.4%。结论脐血移植具有移植物抗宿主疾病轻、较容易控制、搜寻时间短等优点,对儿童患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儿童脐血移植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筛选三聚氰胺人源单链可变区(scFv)抗体,为研究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分别以三聚氰胺、生物素化三聚氰胺作为包被抗原,从噬菌体抗体文库中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阳性克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交叉反应及竞争抑制实验,对比后获得与抗原结合活性较好的克隆提取质粒,亚克隆到pCANTAB5E载体,对其重组质粒进行分析.结果 质粒酶切片段与目的相符.结论 利用生物素化抗原筛选抗体创新了原有筛选方法,为下一步研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冠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MBMC)移植修复梗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的可行性、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细胞移植组[常规PCI+细胞移植(n=28)]和对照组[常规PCI(n=10)].随访观察3个月,包括临床、实验室指标、二维超声心动图、正电子发射体层心肌显像(PET),48 h持续心电监测.梯度密度法分离自体MBMC.PCI+MBMC移植或单纯PCI手术在心肌梗死后平均14.6 d进行.21例行超选择性移植,经梗死相关冠脉、气囊充盈下高压注入4×106个MBMC,重复注入6~8次.7例经冠脉选择性移植,气囊未充盈下高压注入移植细胞,细胞数与上相同.结果 28例细胞移植患者手术均安全.3例于细胞注入后15~30 min出现发冷反应,半小时后好转;3例细胞注入时出现短暂自限性室性早搏;术后48 h持续心电监测未出现新的心律失常.15例完成移植后3个月PET随访观察,13例(13/15,86.67%)显示原梗死代谢缺损区出现有代谢活力心肌,平均占原梗死区(40.08±8.82)%.超声心动图随访,MBMC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6.83%(P<0.01),左室每搏输出量增加18.63%(P<0.05);而对照组心功能无改善.结论本研究提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脉移植修复梗死心肌是安全有效的.细胞移植所显示改善心功能的效果,可能与心肌和血管再生,限制和逆转了心室的重构,及移植细胞本身通过自分泌、旁分泌产生血管活性物质、生长因子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