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87篇
  免费   1597篇
  国内免费   1534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355篇
妇产科学   253篇
基础医学   1282篇
口腔科学   259篇
临床医学   2740篇
内科学   1954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757篇
特种医学   4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982篇
综合类   6504篇
预防医学   1677篇
眼科学   260篇
药学   4789篇
  25篇
中国医学   1782篇
肿瘤学   1259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606篇
  2022年   536篇
  2021年   609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588篇
  2016年   657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997篇
  2013年   1023篇
  2012年   1471篇
  2011年   1532篇
  2010年   1370篇
  2009年   1315篇
  2008年   1520篇
  2007年   1367篇
  2006年   1325篇
  2005年   1393篇
  2004年   1061篇
  2003年   991篇
  2002年   751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0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调查惠州地区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的分布特征,为个体化指导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及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产前诊断中心门诊就诊的育龄妇女、妊娠期夫妇的外周血样本765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多态性,并与其他地区或种族人群的数据相比较。结果检出MTHFR基因C677T位点分布特征为CC野生型占54.12% (414例)、CT杂合突变型占38.43% (294例)和TT纯合突变型占7.45% (57例),三种基因型分布比值约为7:5:1。根据年龄以30岁为分界点,将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为两组,两年龄组均以野生型为主,依次为杂合突变型和纯合突变型。结论惠州地区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分布特征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具有该地区与种族的特异性。叶酸代谢能力与个体基因型相关,该基因多态性的检测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叶酸的补充和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分析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抗非白假丝酵母的作用,拓宽其应用范围。方法将近平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选为待试菌株,测定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黄芩苷及伊曲康唑对待试菌株的抑菌圈直径。结果除伊曲康唑对部分待试菌株耐药外,3种药物对待试菌株存在一定的抗菌作用。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近平滑假丝酵母标准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克柔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44±5.27)mm、28.00(25.00,30.00)mm、18.00(15.00,24.00)mm,大于黄芩苷;对光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为25.00(20.00,28.00)mm,大于伊曲康唑(P<0.05)。其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56±4.64)mm、25.00(20.00,28.00)mm,小于黄芩苷;对克柔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89±3.33)mm、18.00(15.00,24.00)mm,小于伊曲康唑(P<0.05)。结论 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近平滑假丝酵母标准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克柔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优于黄芩苷,对光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优于伊曲康唑;其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弱于黄芩苷,对克柔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弱于伊曲康唑。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行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检测的16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收集同期160名自愿接受上述基因检测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2种位点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基因型为:CC 72例,CT 64例,TT 24例;对照组为:CC 78例,CT 69例,TT 13例。胃癌组患者MTHFR基因A1298C位点的基因型为:AA 58例,AC 84例,CC 18例;对照组为:AA 62例,AC 77例,CC 21例。2组C677T位点及A1298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位点和A1298C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期负性情绪应激对大鼠脑老化进程的影响机制。方法将雌雄各半的70只Wistar大鼠分别采用随机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D-gal脑老化模型组、应激脑老化组,每组14只且雌雄各半,其余大鼠做为攻击鼠参与负性情绪应激的诱导;采用颈后部皮下多点注射D-gal 0.1g/(kg·d)制备脑老化大鼠模型;采用不可预知性刺激,诱导应激脑老化组大鼠长期负性情绪应激;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水下寻台时间(SPL),评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ELISA测定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含量;采集大鼠海马样本制备匀浆,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2B亚型(NR2B)基因调控区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位点(CpG)甲基化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甲基化转移酶1(DNMT1)活性。结果与D-gal脑老化模型组比较,应激脑老化组大鼠的SPL明显延长,NR2B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程度及DNA DNMT1活性显著增高(P0.05),血浆CORT、ACTH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长期情绪调节不良能够加速机体大脑老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慢性情绪应激引发机体特定基因甲基化程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不同季铵化程度(DQ)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促进阿昔洛韦(ACV)滴眼液眼部滞留性进行考察。方法将浓度为0.5%,DQ分别为20%、40%及60%的TMC(TMC20,TMC40,TMC60)加入ACV滴眼液中;以同浓度壳聚糖(CS)ACV滴眼液为阳性对照,以普通ACV滴眼液为阴性对照,选用家兔为实验动物,采用悬挂泡技术和束缚泡技术进行离体眼球表面接触角及解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同时在各种ACV滴眼液中分别加入0.05%的荧光素钠为示踪剂,在体研究各种ACV滴眼液在家兔眼部的滞留性。结果与普通ACV滴眼液相比,含CS及TMC的滴眼液在角膜表面的接触角明显降低,解吸时间及在体滞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同浓度的CS ACV阳性对照相比,TMC20促进滞留作用较弱,而TMC40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MC60的作用明显较强(P<0.05)结论 TMC可显著增加ACV的眼部滞留性,且与其DQ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m6A)去甲基化酶ALKBH5与弱精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精液标本30份,包括弱精症患者与健康者精液标本各15份,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精子,使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MS/MS)检测精子RNA的m6A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LKBH5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弱精症患者m6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ALKBH5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活动度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KBH5相对表达水平与前向运动精子数和非前向运动精子数呈正相关(r=0.512、0.377,P<0.05),与不动精子数呈负相关(r=-0.497,P<0.05);m6A与前向运动精子数和非前向运动精子数呈负相关(r=-0.442、-0.425,P<0.05),与不动精子数呈正相关(r=0.528,P<0.05)。结论在弱精症患者中,m6A及其去甲基化酶ALKBH5与精子活动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表观遗传学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s等。这些机制将环境与基因相联系,在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疾病的表型。青光眼是全球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本文分别对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s参与青光眼发病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海马组织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COMT)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SD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Model),每组20只,检测动物回避电击逃避行为潜伏期及错误反映次数,观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等行为学的变化,测定各组大鼠脑脊液和海马组织中COMT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相较于假手术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大鼠的潜伏期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 0. 01);(2)相较于假手术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大鼠脑脊液和海马组织中COMT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 0. 01)。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可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严重损伤,并上调其脑脊液和海马组织中COM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证实脑脊液和海马组织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