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1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31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00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611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98篇
综合类   1391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7篇
  4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124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已成为青少年人群中导致癌相关死亡的首要疾病。但由于其早期高发的肺转移率以及广泛的对化疗药物耐药性问题,骨肉瘤在临床上的治疗仍存在巨大挑战。目前,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已经在国内外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外泌体(exosomes)在骨肉瘤中的诊断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外泌体是一种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40~100 nm)微囊泡,它具有传递mRNA、miRNA、DNA和蛋白质等各种信息和功能性物质的功能。它可由多种活性细胞产生和分泌,存在于多种体液和细胞间液中。由于其特殊的存在和传递形式以及所搭载的信息和物质,因此,骨肉瘤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骨肉瘤的发生、侵袭转移、耐药性及免疫逃逸。利用这些特点,外泌体可被人为搭载靶向药物或治疗性基因等物质,或通过多种方式对其分泌和释放进行调控来治疗多种肿瘤。近年来,关于外泌体在骨肉瘤方面作用和应用的研究成为热点,但仍停留在基础研究且尚未在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中进行应用。本文旨在对外泌体在骨肉瘤侵袭转移及耐药性上的作用机理、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望有助于为利用外泌体诊断、治疗和改善骨肉瘤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骨肉瘤患者截肢手术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丽虹  秦瑜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4030-4031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死亡率高,危害性极大。手术是治疗骨肉瘤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EnnekingⅡB期以上肿瘤手术方式主要采用截肢离断术。本文对61例骨肉瘤截肢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骨肉瘤恶性程度高 ,但患者多为青少年 ,部分患者化疗后还需截肢 .过去我院用氨甲喋呤治疗骨肉瘤 ,使用常规剂量范围内的 (2 5~ 5 0 g) /d化疗 .自 1 998年至 2 0 0 1年我科对 80例骨肉瘤患者进行了超大剂量 (9~ 1 4g)、高纯度氨甲喋呤化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患者均为 1 998年至 2 0 0 1年收住我院的骨肉瘤患者 ,男 6 2例 ,女 1 8例 ,年龄 1 2~2 5岁 ;部位 :股骨下端 3 6例 ,胫骨上端 1 9例 ,腓骨上端 1 8例 ,肱骨上端 7例 .2 给药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人离体骨肉瘤血管亲和筛选模型。方法(1)建立模型。术前对患肢局部行数字减影造影检查,标记肿瘤固有动脉大致走行,术后小心修剪,并连接类似于Langendorff的灌流装置,监控模型血管内的pH值、温度、氧分压等;(2)对噬菌体十二肽库进行筛选。结果28例骨肉瘤离体标本均建模成功,可直接用于灌流实验,并筛选出具有较高特异性的亲和短肽(基序为RLTR),各项指标显示离体骨肉瘤较好模拟了人体内的环境。结论建立人离体骨肉瘤血管亲和筛选模型是可行的,可直接用于对噬菌体随机肽库的亲和筛选,为骨肉瘤的靶向化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051656 反义c-myc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抗骨肉瘤细胞的作用,051657 大鼠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的特异性抗骨肉瘤作用,051658 TRAIL协同多柔比星高效杀伤骨肉瘤细胞,051659 13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分析,051660 放射结合小剂量顾铂对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骨肉瘤与活化 B淋巴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 ,探讨其生物学与抗肿瘤特性 .方法 以 50 0 g· L-1 聚乙二醇为融合剂 ,将 C3 h小鼠来源的 HGRPT基因缺陷型 LM9骨肉瘤细胞与脂多糖活化的小鼠 B淋巴细胞进行融合 .经HAT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后 ,再观察该融合瘤株的体内外生长特性 ,对小鼠的致瘤性以及抗肿瘤活性 .结果 该融合瘤株体外生长缓慢 ,对 C3 h小鼠无致瘤性 ,杂交瘤细胞细胞表达B7(70 .6% ) H- 2 Kb (53.4% ) ,融合疫苗保护的小鼠可获 1 0 0 %无瘤生存 (8/ 8)而 LM9和射线照射后的 L M9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 (0 / 8) ,皮下接种融合疫苗治疗的荷瘤小鼠可获得80 %无瘤生存 .结论 活化 B淋巴细胞融合骨肉瘤细胞可能改变其生物学特性 ,对小鼠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说明了细胞融合方法构建的肿瘤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朴酶Ⅱ(Topo Ⅱ)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ST-π、Topo Ⅱ在40例骨肉瘤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0例骨肉瘤中GST-π和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和52.5%(21/40),其中术前化疗组Topo Ⅱ阳性表达率为38.5%(5/13),显著低于术前无化疗组77.8%(21/27)(P<0.05),GST-π的阳性表达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GST-π和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GST-π主要参与骨肉瘤原发性耐药,Topo Ⅱ不仅参与骨肉瘤原发性耐药,同时也参与骨肉瘤继发性耐药;GST-π和Topo Ⅱ是影响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可能成为评估骨肉瘤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集手术切除未经培养的骨肉瘤标本,研究肿瘤中成骨细胞的分化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观察骨肉瘤中成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频率、特异性,以及骨肉瘤成骨细胞表型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应用RT-PCR方法研究48例骨肉瘤标本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和骨桥蛋白(ON)的mRNA转录。磷酸甘油酸激酶(PGK)被用于内参照。结果在大多数骨肉瘤标本中可以发现ALP或OC的mRNA转录(分别为93.75%,79.17%)。在所有的肉瘤检测中均可发现ON的mRNA转录。在骨肉瘤的成骨细胞亚型中可见到ALP和OC的高水平表达。肺转移瘤OC的mRNA表达弱于原发灶。肿瘤细胞有高水平OC表达的病例组有较高的生存率(P=0.045)。结论OC是目前最好的成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将来可能用于检测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