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穴位埋线是长效针灸,是在传统针具和针法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针灸技术的发展和延伸,穴位埋线的核心技术是穿刺技术,穴位埋线的三大要素中,针具、埋藏物、穿刺技巧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针具的改进成功实现了穴位埋线疗法的第一次飞跃,埋藏物的改进成功实现了穴位埋线疗法的第二次飞跃,穿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穴位埋线疗法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与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 (MS 3D CTA)和DSA比较 ,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 (threedimensionaltimeofflightMRA ,3DTOFMRA)图像后处理血液铸型技术 (fly around)诊断颈内动脉系颅内动脉瘤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名疑诊颈内动脉系颅内动脉瘤病人 ,男 4例 ,女 14例 ;年龄 17~ 76岁 ,平均 4 9 8岁 ;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14例、动眼神经麻痹 4例。所有病人均接受 3DTOFMRA和MS 3D CTA检查 ,17名接受DSA检查 ,确诊后均经手术治疗。 3DTOFMRA用Toshiba 1 5T超导型MR系统VISART的 3D TOF序列采集原始数据。其参数为 :TR 30ms,TE 6 8ms ,反转角 2 0° ,视野 (FOV) 17cm× 19cm ,矩阵 16 0× 2 5 6 ,采集层块厚度 5 0~ 6 0mm ,层厚 1 2mm ;原始图像后处理方法采用最大密度投影 (MIP)和血液铸型。MS 3D CTA用Toshiba多层螺旋CT Aquilion采集原始数据。其参数为 :扫描速度 0 5s/r,层厚 1 0mm ,螺距 3 5 ;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 ,注射剂量 2 0ml/kg体重 ,注射流率 4 0~ 5 0ml/s ,延迟时间 15~ 18s ;原始图像后处理方法同 3DTOFMRA。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均用SGIO2 ,后处理软件为Alatoview ,版本 1 4 2。DSA用SiemensMulti StartOT经股动脉插管行常规脑动脉四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场强2D-TOF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椎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4例眩晕患者的低场强2D-TOF法MRA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4例中,椎动脉异常60例,表现为管腔狭小18例,管腔闭塞7例,局限性狭窄17例,椎动脉迂曲、折角18例;60例患者临床旋颈试验均为阳性。椎动脉正常94例,其中旋颈试验阳性5例。结论低场强MR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能显示大部分椎动脉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如何尽最大可能地使孩子的智慧潜能得到应有相发展?荷兰心理学家经多年研究观察发现,1岁内婴儿的智力发展有8次飞跃。每个婴儿每次飞跃发生的时间大体相同,而且在开始出现变化时婴儿总有几天或几周表现得不安宁。如果父母能掌握时机,理解和满足孩子的要求,那么孩子会更快、更容易地度过这些阶段,对其今后的智力发育大有裨益。  第一次:所有的感官都开始工作。婴儿在第5周左右出现迅速的器官成熟,变化最明显。婴儿在哭的时候第一次流泪,他也更多的以微笑表示高兴;更经常地进行观察和聆听,对气味和动静会作出更明显的反应。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VEN-BOLD)和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OF-MRA)对静脉畸形(CV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我院收治的13例CVM患者进行TOF-MRA和VEN-BOLD对比成像分析。结果 TOF-MRA原始轴位图像可显示全部13例CVM的引流静脉,并可进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3D图像观察,但仅6例原始图像可显示稀少的髓静脉;而VEN-BOLD可清晰显示全部13例CVM的引流静脉及更多的髓静脉。结论 TOF-MRA可对CVM的引流静脉进行3D直观显示;而VEN-BOLD可清晰准确地显示CVM的引流静脉及髓静脉,二者结合可作为CVM诊断必要的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3D-FIESTA-C联合3D-TOF-MRA序列在诊断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压迫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8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3D-FIESTA-C和3D-TOF-MRA序列扫描,以MVD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3D-FIESTA-C、3D-TOF-MRA序列及序列组合对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显示能力。结果与MVD术中结果对照分析显示,3D-FIESTA-C检出责任血管70例,其阳性率83.3%;3D-TOF-MRA序列检出责任血管68例,其阳性率81.0%。3D-FIESTA-C联合3D-TOF-MRA序列共检出责任血管79例,其阳性率94.0%;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种类以小脑前下动脉(48.8%,41/84)和小脑后下动脉(26.2%,22/84)为主。结论3D-FIESTA-C联合3D-TOF-MRA序列应用能有效提高对原发性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显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零回波时间磁共振血管成像(zero echo time MR angiography,ZTE-MRA)及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ight MR angiography,TOF-MRA)的图像质量以及对脑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19例拟诊断为脑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进行ZTE-MRA及TOF-MR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MRA成像技术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结果ZTE-MRA和TOF-MRA的优良图像占比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平均值分别为84%、74%和14.2、1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83、0.175);诊断脑动脉狭窄ZTE-M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100%和98%,TOF-MRA相应为85%和96%,ZTE-MRA的Kappa值为0.898优于TOF-MRA;ZTE-MRA诊断1~2级动脉狭窄和3~4级动脉狭窄准确度分别为57%和81%。TOF-MRA相应为46%和31%。诊断1~2级动脉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7),3~4级狭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ZTE-MRA和TOF-MRA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两者对于1~2级脑动脉狭窄诊断价值无差别,对于3~4级脑动脉狭窄ZTE-MRA较TOF-MRA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在颅内动脉瘤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并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SA,3D-DSA)、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time of fl ight MRA,3D-TOF MRA)作对比。材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25例。患者首先行3D-TOF MRA及HR-MRI扫描,并于1周内行DSA检查。分别在3D-TOF MRA、HR-MRI和3D-DSA图像上测量动脉瘤的宽径,采用配对t检验两两比较3D-TOF MRA、HR-MRI与3D-DSA在测量颅内动脉瘤宽径方面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R-MRI与3D-DSA、HR-MRI与3D-TOF MRA在测量颅内动脉瘤宽径方面的差异[平均差值分别为(3.16±2.66)mm、(5.15±4.89)mm]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5,P20.05),3D-DSA与3D-TOF MRA在测量颅内动脉瘤宽径方面的差异[平均差值为(2.53±5.18)mm]无统计学意义(P30.05)。结论 HRMRI与3D-DSA、HR-MRI与3D-TOF MRA在显示颅内动脉瘤宽径方面有差异,可能HR-MRI能更准确地显示颅内动脉瘤实际大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快速三维时间飞跃法(3D fast time of flight,3D Fast-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颅内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4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同时进行标准3D TOF MRA和3D Fast-TOF MRA序列进行脑部动脉成像,其中,2例不能同时顺利完成3D Fast-TOF MRA和标准3D TOF MRA扫描,1例由于运动伪影、图像质量较差,未纳入统计。共31例检查者(男15例,女16例)顺利完成扫描,采用MIP进行三维重建。分别测得原始横断位基底动脉中段和同层脑桥信号并计算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对颈内动脉的各级分支显示和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对二者的图像质量、血管分支、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进行评分。结果3D Fast-TOF MRA组的颈内动脉分支显示评分为(3.21±0.86)分,标准3D TOF MRA组为(2.51±0.64)分,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D Fast-TOF MRA组显示血管分支优于标准序列。3D Fast-TOF MRA组图像质量为(4.84±0.58)分,标准3D TOF组图像质量为(4.87±0.56)分,3D Fast-TOF MRA组的SNR、CNR分别为161.17±11.72、124.13±11.28;标准3D TOF组的SNR、CNR分别为149.39±39.91、113.04±29.90;两组间图像质量、SNR、CNR无显著性差异(P>0.05),3D Fast-TOF MRA序列扫描时间3.31 min,标准扫描序列扫描时间5.28 min。结论3D Fast-TOF MRA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与标准3D TOF序列相比,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磁共振颅内动脉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3D‐FIESTA‐C)与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在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中责任血管显示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微血管减压术(M VD )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磁共振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3D‐T O F‐M RA和3D‐FIES T A‐C序列扫描,从原始及重建图像综合评判患侧三叉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以术中镜下所见为金标准,对比分析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预判接触血管的效能。结果判定是否存在责任血管,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灵敏度分别为85.7%、89.3%,特异度为75.0%、100%,准确率为85.0%、90.0%(P=1.000)。在责任血管中,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判定责任动脉灵敏度分别为94.1%、88.2%(P=0.244),而责任静脉灵敏度为0.00%、88.2%(P=0.009)。结论3D‐FIESTA‐C与3D‐TOF‐MRA序列均能有效显示责任血管,3D‐FIESTA‐C对责任静脉的显示优于3D‐TOF‐MRA ,可作为术前病因诊断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