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赵帅  王永生  陈炯华 《光明中医》2023,(20):3891-3895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名老中医符为民教授辨治焦虑抑郁共病用药规律。方法 参考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整理名老中医符为民教授辨治焦虑抑郁共病的医案,基于Xminer Operation Tool V 1.4和SPSS 26.0数据挖掘系统,运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总结出焦虑抑郁共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本次研究总结分析了符为民教授辨治焦虑抑郁共病201诊次医案,涉及中药143味。频数分析可见药物出现频数大于20有30味,药物多为寒性,且多为甘、辛、苦味药,主要归心、脾、肺、胃、肝经。关联分析可见核心药物为黄连、竹茹、枳实。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得出6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符为民教授针对焦虑抑郁共病,精准辨证,精准施治,分清虚实,注重痰热,心肝同调。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其与痴呆、四肢瘫痪、严重精神疾病并列为全球最致残慢性疾病[1],是目前医学界重点关注与防治病种。中医药特色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在改善急性发作期症状和预后方面独具优势[2]。中医学说“络病”理论肇始于《内经》,经近代医家及研究者共同努力,目前共识认为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及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符为民教授为江苏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精研《内经》之旨,参悟诸子百家学说,在疑难杂病及中医内科急症诊治方面极具造诣,临床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符教授结合“络病”理论治疗偏头痛,见解独到,疗效确凿,同时又“不失人情”,体现大医本色。兹从病因病机、效验效方、特色用药及调摄护理几个角度介绍符教授临证治疗偏头痛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符为民教授立足经典,认为痿证的病因病机不外乎湿热浸淫、脾胃亏虚、肝肾不足。符教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动态辨证,分证治之,据古而不泥古。一方面治痿当取阳明,重视脾胃、气血在痿证发病的关键地位;另一方面治痿非独取阳明,重视湿热、肝肾亏损在痿证发病的重要地位。治疗上主张补中益气为主线,在辨证的基础上重视清热化湿、补益肝肾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病理因素辨证、主症辨证三种模式,这些辨证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符为民教授提出主症信息精准、辨证过程精准、辨证方法精准的"精准辨证"理念,将其应用于4则病案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符为民论治老年期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冰 《江苏中医》2000,21(7):10-10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符为民教授应用清热化痰、调肝(胆)宁神法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经验。[方法]分析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病机,为清热化痰、调肝(胆)宁神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依据,阐述不同证型下经验用方的组成、方义及功用,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符为民教授结合儿童青少年心肝有余的生理特点、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认为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病因病机总属心肝火旺、痰热不化,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清热化痰、调肝(胆)宁神的治法,以“黄连温胆汤、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同时重视对患儿生活习惯和家庭氛围的调整。所附临床案例辨证为痰热上扰、心肝失调,治拟清热化痰、调肝宁神,采用“黄连温胆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后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符为民教授以清热化痰、调肝(胆)宁神法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符为民教授基于“脾脑相关学说”论治眩晕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分析脾、脑的相关性及其导致眩晕的病因病机,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符教授临证思路及经验,分析其在脾脑相关理论指导下治疗眩晕的特色,并附医案加以验证。 [结果] 脾、脑不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而且在病理上紧密联系。符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脑;或脾失健运,痰瘀内生,阻痹清窍,脑窍不利,是导致眩晕的基本病机,创新性地提出从“脾脑相关学说”论治眩晕,提倡将脾脑相关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论治本病。所举医案为临床眩晕典型病例,辨证为痰瘀阻窍,治宜健脾化痰、活血通窍,处方以通窍活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化裁,疗效显著。 [结论] 符教授以“脾脑相关学说”为基础治疗眩晕,健脾养血、充养髓海以治本,痰瘀同治、通利脑窍以治标,临床收效甚佳。其学术经验强调了脑病从脾论治的重要性,具有创新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符为民教授认为,肝失疏泄,气血不和,脑络不通是偏头痛的基本病机,治疗宜从肝论治,疏肝解郁、调畅气血为治疗关键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符教授将偏头痛分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肝阳化风、肝经瘀血、肝阳不足、肝血亏虚、肝肾阴虚7个证型,分别予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清肝泻火、凉血止痛,平肝潜阳、熄风止痛,活血通窍、化瘀止痛,温肝散寒、降逆止痛,调血养血、柔肝止痛,补益肝肾、养阴止痛的治法。此外,符教授治疗偏头痛时,擅用虫类药,常用归肝胆经之引经药,主张情志干预,提倡配合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9.
黄连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原用于治疗胆寒证。符为民教授将其灵活应用于失眠、焦虑抑郁症、中风、眩晕头痛、精神分裂症、癫痫等内科杂病,素有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10.
康冰 《国医论坛》1999,14(4):10-11
业师符为民系江苏省中医院急症中心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血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数十年,成绩卓著。其对神经系统疾病颇有研究,我有幸师从符老师,受益非浅,现举符师从瘀论治神经系统疾病验案4则如下。工出血性中风中风有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之分,前者临床多用活血化瘀之法以施其治,而对出血性中风用活血化瘀之法,医家常顾虑重重。符师认为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多为肝肾阴虚,凤阳痰火上抗,导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离经之血,瘀于脑府,瘀血不去刚闭脱难解,因此,血瘀脑府是本病的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