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486篇
  免费   6336篇
  国内免费   1903篇
耳鼻咽喉   302篇
儿科学   399篇
妇产科学   624篇
基础医学   893篇
口腔科学   419篇
临床医学   9002篇
内科学   8237篇
皮肤病学   1005篇
神经病学   454篇
特种医学   15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3132篇
综合类   44605篇
预防医学   14706篇
眼科学   466篇
药学   12493篇
  85篇
中国医学   141338篇
肿瘤学   2019篇
  2024年   679篇
  2023年   2195篇
  2022年   1557篇
  2021年   2372篇
  2020年   1863篇
  2019年   1940篇
  2018年   863篇
  2017年   2466篇
  2016年   2685篇
  2015年   3303篇
  2014年   7344篇
  2013年   7056篇
  2012年   10175篇
  2011年   11372篇
  2010年   10832篇
  2009年   10217篇
  2008年   11434篇
  2007年   9461篇
  2006年   8720篇
  2005年   9961篇
  2004年   10578篇
  2003年   13425篇
  2002年   9913篇
  2001年   14487篇
  2000年   13270篇
  1999年   10208篇
  1998年   9950篇
  1997年   9418篇
  1996年   9035篇
  1995年   8485篇
  1994年   5666篇
  1993年   3015篇
  1992年   2428篇
  1991年   2192篇
  1990年   1328篇
  1989年   1137篇
  1988年   365篇
  1987年   15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以“七麦数据”网站收录的中医移动医疗App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根据“七麦数据”对移动医疗App的分类,结合中医移动医疗App的信息服务内容和特点,将筛选出的中医移动医疗App划分为医疗健康类、中医养生类、知识传播类、全面综合类,并根据“七麦数据”网站中对各类中医移动医疗App的打分及累计下载量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2款中医移动医疗App,从全面性、人性化、安全性、实用性4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对其信息服务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当前中医移动医疗App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方便广大作者随时随地地查询所投稿件的状态。方便读者免费下载本刊已发表的论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号已于2019年1月份正式开通并上线,编辑部将通过该微信公众号向广大读者、作者提供精华文章、最新出版目录、期刊社动态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2021年3月15日之前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247篇,英文文献350篇。文献数量在波动中迅速上升。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张爱华是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并形成了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机构间合作紧密。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磁共振、代谢标记物、冠心病、质谱技术、代谢通路等相关领域。结论 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为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研究趋势为卵泡代谢组学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蓬勃兴起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在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崭露头角,二者的融合不断加深,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争议挑战也引发了诸多思考。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入手,对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诊断、智能决策与数据挖掘、健康管理及中草药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AI视域下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赋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对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随机抽取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40岁以上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老年人进行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569例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对中医药卫生服务总体需求度为75.75%,对中医药技术服务、中医用药、中医药膳指导服务、腧穴保健指导、中医康复、情志疏导需求度分别为84.53%、75.92%、81.72%、88.75%、71.18%、65.38%。对中医药卫生服务有需求和无需求的两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性别、BMI、婚姻状况、学历、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的构成情况差异明显(P<0.05),高年龄、男性、高BMI、丧偶或离异或其他、高学历、高收入及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对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度较高。结论:中老年人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度较高,尤其是高年龄、女性、高收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医药高校推动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三全育人”为视角对北京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举措“杏林成长导师”计划路径、内容深入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剖析该计划对中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业、思想和实践等多个层面的现实成效,从而为“三全育人”理念在中医药院校制度建构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值此《糖尿病之友》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谨向《糖尿病之友》杂志社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杂志社20年来,不断坚持给糖尿病病友传播科学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知识,尤其是感谢杂志社与时俱进,传播国内外的新研究成果及科技进步,为糖尿病病友战胜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畅通散外敷神阙穴对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I)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120例阑尾切除术后出现PO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禁食、静脉补液、预防感染以及伤口换药等常规术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畅通散外敷神阙穴治疗,2组疗程均为3~5 d。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6 h、12 h每分钟肠鸣音次数、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术后24 h胃肠电图指标[波形平均幅值(P)、波形平均频率(f)、波形反应面积(RA)、电节律紊乱百分比(RD)]及术后24 h、72 h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24 h胃动素(MTL)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h 2组患者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治疗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24 h治疗组患者胃肠电图P值、f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RD、R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72 h 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术后24 h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治疗组血清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结论:在常规术后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畅通散外敷神阙穴能够加快阑尾切除术后POI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术后机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张艺嘉  樊珂  崔小数  曹珊 《中医学报》2020,35(9):1908-1912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治疗方法可归于四类,即活血化瘀、化痰调脂、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研究者辨证施治,多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重复性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其次,对专家经验方及中药复方研究不够深入,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再次,目前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集中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斑块易损性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同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模式,以中医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结果选药组方,扩大辨证选药思路,加强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鉴定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将传统组方理论与针对发病机制的对病治疗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此外,应不断深入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结合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科学,积极研究中医药的药效学基础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