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58篇
  免费   3237篇
  国内免费   2376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246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1208篇
口腔科学   262篇
临床医学   4245篇
内科学   2562篇
皮肤病学   240篇
神经病学   439篇
特种医学   7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70篇
综合类   13087篇
预防医学   2807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10323篇
  63篇
中国医学   18671篇
肿瘤学   635篇
  2024年   384篇
  2023年   1203篇
  2022年   1183篇
  2021年   1345篇
  2020年   1256篇
  2019年   1337篇
  2018年   823篇
  2017年   1441篇
  2016年   1408篇
  2015年   1796篇
  2014年   2551篇
  2013年   2434篇
  2012年   3415篇
  2011年   3632篇
  2010年   3078篇
  2009年   2661篇
  2008年   4552篇
  2007年   3272篇
  2006年   2668篇
  2005年   3288篇
  2004年   2523篇
  2003年   2154篇
  2002年   1732篇
  2001年   1481篇
  2000年   1147篇
  1999年   876篇
  1998年   651篇
  1997年   513篇
  1996年   438篇
  1995年   393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骐  孙语男 《江苏中医药》2022,54(11):44-46
肢体麻木多见于周围神经病、脑血管病、颈椎病等,其症状如虫乱行、不痛不痒。总结历代医家对肢体麻木的认识,“虚损”和“郁滞”为肢体麻木的发病基础。“虚损”为气血阴阳亏虚,“郁滞”为痰湿、血瘀、气滞、寒邪所致的营卫气血运行不畅,临证可从“温经开郁通痹”治疗肢体麻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和血通痹,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四逆散行气解郁,三方合用温经、开郁、通痹,治疗肢体麻木可获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赤芍配伍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Pharmmaper数据库,筛选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挖掘的COPD相关靶点,对黄芪-赤芍药对与COPD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关键靶点,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主要活性成分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利用A549炎症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 黄芪-赤芍药对中4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COPD,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2R,3R)-4-methoxyl-distylin、二氢异黄酮;黄芪-赤芍药对通过IL6、PTGS2、TNF等113个靶蛋白,调控Ras、PI3KAkt、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COPD,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与IL-6、PTGS2、TNF大分子蛋白有良好的结合性,体外细胞试验证实,槲皮素与山奈酚均能减少IL-8,MMP-9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效果;芍药苷有明显的扩血管、抗血栓之效。结论 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初步揭示了黄芪-赤芍药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增强保护屏障等预测出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研究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结果:研究表明,不同批次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差别明显,平均含量为1.236 5 mg·g~(-1),最低含量为0.368 7 mg·g~(-1),最高含量为2.500 7 mg·g~(-1),相差6.8倍。结论:建立了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不同批次样品进行测定后发现,人参皂苷Rg_3含量差别明显,为黑参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侧鼻腔扩容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鼻腔通气程度主客观的影响。方法:对75例成人OSAHS患者采用双侧对称性鼻腔扩容术,并分为A组30例(鼻腔扩容术)和B组45例行鼻腔扩容术+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同时选择15例只行H-UPPP作为对照组(C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分别进行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使用鼻阻力计对总鼻阻力(TNR)进行检测,同时术前和术后12个月分别行睡眠呼吸监测(PSG)和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结果:75例OSAHS患者术后3个月和12个月TNR分别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并恢复至正常值,有显著性意义(P<0.05);75例患者主观鼻腔通气程度VAS评分也由术前的6.69±1.53下降为术后3个月时的3.38±1.37、术后12个月时的3.42±1.25(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A、B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ES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C组AHI和LSaO2也显著改善(P<0.05),但ESS评分无明显变化。B组术后12个月的AHI、LSaO2及ESS评分改变较C组明显(P<0.05)。结论:双侧鼻腔扩容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OSAHS患者主观鼻腔通气症状,同时也可改善鼻腔通畅状况的客观指标,可能有利于OSAHS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55例接受肾移植并于术后出现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并给予雷公藤多甙片0. 5 mg/(kg·d)口服,3次/d,连续服用8周;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地黄叶总苷胶囊,0. 4 g(2粒)/次,2次/d,连续服用8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治疗12周后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12周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但2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用雷公藤多苷治疗,且用药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安全性高,两药联合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5)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中人参皂苷Rg_1、Re、Rf、Rb_1、Rc、Ro、Rb_2、Rb_3、Rd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6℃;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9种人参皂苷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6.7%~102.3%,RSD 2.3%~4.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参麦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黄芪剂量选择与疗效以及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60例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口服;均为每日1次;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持续14 d),其余3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低剂量组黄芪选择15 mg,中剂量组选择30 mg,高剂量组选择60 mg,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Fugl-Meyer测评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低、中、高剂量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均0.05)。治疗后各组患者FMA与ADL评分均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低、中、高剂量各组患者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剂量组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中剂量组(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提高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能力,方中黄芪剂量增加能够明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单纯性尿频,虽疾病简单,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困扰。目前临床治疗多从肾入手,或为肾阴不足,虚火于内,影响膀胱气化;或为肾阳不足,肾失封藏,膀胱失约。本文介绍吕文良主任医师使用黄芪建中汤,从调整肺、脾、肾三脏气化入手,治疗单纯性尿频,立法治疗与众不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故介绍于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瓜蒌子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测定瓜蒌子中总三萜时的最佳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瓜蒌子药材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所得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40:1,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100W;测得10个产地间瓜蒌子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9号产地(安徽1)的总三萜类成分含量最高,为45. 71mg/g,而7号产地(山东)的总三萜类成分含量最低,为15. 22mg/g。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瓜蒌子中总三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合理,可以用于瓜蒌子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间瓜蒌子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