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1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489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501篇
口腔科学   200篇
临床医学   1111篇
内科学   833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8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28篇
综合类   3294篇
预防医学   1948篇
眼科学   274篇
药学   1006篇
  4篇
中国医学   506篇
肿瘤学   80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705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736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1009篇
  2007年   838篇
  2006年   687篇
  2005年   803篇
  2004年   597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且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相似的胚胎起源和生理特征,眼科检查可提供简单无创的诊断方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能够精确地测量视网膜各个组织层面的厚度,以评估视网膜的退行性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可以提供高分辨率三维成像,从而更直观地检测视网膜血管的变化,间接地反映脑神经元和血管的病理特征。就OCT测量视网膜厚度及OCTA测量视网膜血流变化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1-2017年四川省三州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三州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千人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指标、基尼系数和卫生人力资源密度指数(HRDI)分析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公平性。结果:三州地区千人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呈增长趋势;基尼系数大多超过0.4,仅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较小;卫生人力资源密度指数较小,需要量、缺乏量及缺乏比例均较大。结论:三州地区卫生人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配置公平性较差,尤其按地理、经济分布很不均衡;医护人员短缺,需要重点投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蛋白表达及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与乳腺癌其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增生组21例、导管内癌组10例、浸润性导管癌68例病灶内EMMPRIN、VEGF-C和LVD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量资料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EMMPRIN、VEGF-C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乳腺增生组比较,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EMMPRIN、VEGF-C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增生组的LVD为(8.38±3.18),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分别为(9.80±2.78)、(10.82±5.51),三组L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MPRIN和VEGF-C的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EMMPRIN和VEGF-C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90,P0.05)。结论 VEGF-C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EMMPRIN和VEGF-C在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0只健康的长爪沙鼠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沙鼠采用开腹肝穿刺法,每只鼠接种原头节悬混液0.1 m L,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接种等量的PBS。分别于接种后第20、40、60、80、100 d时每组各处死6只沙鼠,实验组分别取泡球蚴组织和泡球蚴周围肝组织,对照组取正常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时间点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MVD-CD34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泡球蚴沙鼠肝脏中均见大小不等的团块状囊泡组织,部分播散至腹腔。在感染的各时间点,泡球蚴组织中均可见到MVD-CD34和VEGF的表达,定位于肝泡球蚴组织"外囊"囊壁内皮细胞的细胞浆。在感染后第20 d、40 d、60 d、80 d和100 d时,泡球蚴组织中MVD分别为(9.83±3.87)/HP、(25.33±6.71)/HP、(34.50±5.50)/HP、(37.67±5.71)/HP和(44.67±4.93)/HP,与泡球蚴周围肝组织〔0/HP、(1.17±0.98)/HP、(3.50±1.38)/HP、(5.83±2.71)/HP、(8.83±2.48)/HP〕和正常肝组织(均为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泡球蚴组织中VEGF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2.95±0.46)分、(3.90±0.68)分、(4.27±1.05)分、(5.33±0.95)分和(4.50±0.81)分,与泡球蚴周围肝组织〔(1.07±0.63)分、(1.38±0.75)分、(1.55±0.83)分、(1.67±0.47)分、(2.10±0.55)分〕和正常肝组织〔(1.02±0.83)分、(1.12±0.63)分、(1.26±0.26)分、(1.20±0.74)分、(1.21±0.2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生成可能是泡球蚴浸润性生长的机制之一,VEGF可能促进沙鼠肝泡球蚴组织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探讨青少年儿童近视与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 及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8年5─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 诊就诊的7~14岁青少年近视患者105例(193眼)。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 OCTA检查,量化分析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各部位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 较低、中、高度近视组各部位视网膜微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探讨视 网膜厚度与各部位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用于探讨等效球镜与中心凹、 旁中心凹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以及视网膜厚度的关系;分段多项式函数分析等效球镜度与外环及 直径6 mm完整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旁中心凹、外环、直径6 mm完整区域视网膜 表层微血管密度在低、中、高度近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1.651、14.499、14.232, 均P<0.001)。年龄与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之间有较弱正相关关系(r=0.187,P=0.011),与各部位微血管 密度均无相关性。等效球镜度与旁中心凹视网膜微血管密度有相关性(r=-0.301,P<0.001),与外环、 直径6 mm完整区域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呈曲线相关(r=-0.319,P<0.001;r=-0.307,P<0.001)。 但与中心凹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无显著相关性。此外,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与微血 管密度呈正相关(r=0.691,P<0.001),与其余部位微血管密度无相关性。结论:青少年近视程度数 与旁中心凹、外环及直径6 mm完整区域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与年 龄、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1)临床研究类论文的资料和方法段缺少研究年代和资料来源的描述,分组交代不清等;结果部分仅有相对数(%),而缺少绝对值。实验研究类论文的材料和方法段缺少对动物来源、饲养条件及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统计MVD及MLVD数值,并分析Ki-67与MVD和MLVD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61. 0%,且Ki-67表达在不同大小的肿瘤及不同肿瘤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乳腺癌患者中MVD和MLVD的表达在肿瘤直径≥2cm及Ⅲ~Ⅳ期肿瘤分期的患者中有明显的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Ki-67与肿瘤MVD和MLVD存在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MVD与MLVD之间亦存在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检测癌组织中Ki-67、MVD和MLVD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浸润程度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iNOS的表达与鼻咽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非生物素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并根据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27.7±8.88 vs 9±3.1,P<0.05)。MVD与年龄、性别无关,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的MVD显著高于Ⅰ、Ⅱ期组(30.7±4.7 vs 22.2±7.5,P<0.05)。淋巴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9.6±4.8 vs 20.5±4.8,P<0.05)。iNOS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25%,iNOS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临床分期Ⅲ、Ⅳ期组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70.97%,显著高于Ⅰ、Ⅱ期组29.41%(P<0.05)。淋巴转移组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65.79%,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0.00%(P<0.05)。iNOS阳性表达组的MVD显著高于iNOS阴性表达组(30.0±5.4 vs 24.0±6.0,P<0.05)。结论血管生成及iNOS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iNOS表达促进了鼻咽癌血管生成及颈淋巴结的转移。测定MVD及iNOS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鼻咽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灶内血管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长庆石油勘探局矿区服务事业部职工医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疾病组,并选取7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纳入对照组。比较疾病组不同病理分期患者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及微血管密度检测(MVD)。并分析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IMAX、RT、TTP、mTT和AUC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血流灌流定量参数中的IMAX和AUC,以及MVD随宫颈癌分期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IMAX和AUC与MVD之间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OC曲线分析显示,IMAX、AUC、mTT、RT和TTP等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 7,其中IMAX最高为0. 974,临界值为17. 27,AUC其次为0. 920,临界值为613. 83。结论采用阴道多普勒超声进行血流灌注定量检查能够反映宫颈癌病灶血流情况,能够反映病灶处微循环情况,对临床中诊断和病理分期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