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88篇
  免费   1484篇
  国内免费   2139篇
耳鼻咽喉   188篇
儿科学   250篇
妇产科学   297篇
基础医学   2434篇
口腔科学   487篇
临床医学   7570篇
内科学   1876篇
皮肤病学   405篇
神经病学   579篇
特种医学   10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2114篇
综合类   16043篇
预防医学   4469篇
眼科学   504篇
药学   4517篇
  149篇
中国医学   2314篇
肿瘤学   889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613篇
  2022年   489篇
  2021年   706篇
  2020年   682篇
  2019年   728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672篇
  2016年   871篇
  2015年   1083篇
  2014年   1945篇
  2013年   2029篇
  2012年   2651篇
  2011年   2838篇
  2010年   2525篇
  2009年   2569篇
  2008年   3833篇
  2007年   3110篇
  2006年   2495篇
  2005年   2976篇
  2004年   2359篇
  2003年   1894篇
  2002年   1479篇
  2001年   1362篇
  2000年   1075篇
  1999年   956篇
  1998年   659篇
  1997年   530篇
  1996年   455篇
  1995年   458篇
  1994年   359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医学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已经成为了教育战线的重要生力军。怎样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素质,充分发挥其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阐述青年教师临床医学教育素质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提高其教育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研究改良体外小胶质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及效果。传统法存在动物用量大、成本高且细胞培养时间长等局限。方法结合消化试剂组合和手摇震荡法培养分离小胶质细胞;同时采用Iba-1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和纯度分析,台盼蓝染料法进行活力检测以及脂多糖刺激比较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结果改良法可在4 d内稳定获得小胶质细胞 1. 0×10~6个/60 mm培养皿,纯度≥98%,活力 98%,较传统法在动物用量、总成本和培养时间分别减少了2、3. 2、1. 5倍。结论改良法可减少动物用量、降低成本,缩短细胞培养时间;为研究小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机制建立了一种稳定、简便、高效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5.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 CCO)技术是一项经肺温度热稀释和动脉脉搏轮廓分析联合应用的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尤其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传统容量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相比,其容量性指标胸腔内血容积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能更准确、可靠地反映患者的容量状态,从而实施精细、优化的液体管理,在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方面展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6.
7.
8.
梯度强磁场是一种特殊的人工稳恒强磁场,抗磁性物质在这种磁场中的特殊位置上可模拟失重效应,即抗磁悬浮。与目前建立的多种模拟失重环境或失重生物学效应的装置与技术相比,抗磁悬浮技术在力学本质上更接近于空间失重环境,且模拟失重的作用时间持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更适用于长时间失重环境要求的生物学实验。目前大梯度强磁场下的抗磁悬浮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还处于现象揭示及基础研究阶段,有许多科学问题和应用方向值得探索。综述了大梯度强磁场下抗磁物质悬浮对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等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联合快速培养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12~2018-11期间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56例设为试验组,均经X线检查证实,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1例设为参照组,均实施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检测,统计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单一及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结果,比较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单一及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价值。结果:经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真阳性176例,经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真阳性208例,经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真阳性249例;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准确性97.31%、诊断特异性97.56%、诊断灵敏性97.27%较单一检测高(P0.05)。结论: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利于疾病早期诊疗及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