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典型病例 患者,男,未婚。患者于2005年5月始有不规则低热,四肢大小关节疼痛、肿胀,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逐渐硬化,高于皮肤,并轻度瘙痒。之后斑块上白色皮屑脱落,在本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用中药及双氯灭痛片、强的松片等间断治疗,疗效不佳,病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
作者选择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等高分子材料制成涂膜剂,用大鼠皮进行双氯灭痛药膜的体外透皮速率测定。结果表明,氮酮与丙二醇可以促进药物渗透。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可影响药物的扩散与释放,从而影响其透皮速率。与无膜无促透剂处方相比,药物在乙基纤维素中的透皮速率没有增加,在聚乙烯醇膜中的透皮速率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4.
八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服用100mg双氯灭痛缓释片及肠溶衣片后,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体内药物浓度符合一室开放模型。肠溶衣片及缓释片的T_1/2(Ke)分别为2.15±0.17及ll.60±l.95h;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8±0.67及5.55±0.57μg·h/ml。缓释片对肠溶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0.95(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复合液、双氯灭痛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2 7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3组 ,2组人工流产术中分别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液静脉注射、双氯灭痛栓肛门给药进行镇痛 ,另一组为对照组 ,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观察 3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情况、出血量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结果 :异丙酚复合液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显 ,起效快 ,无 1例发生人流综合征 (PAAS) ;双氯灭痛栓用于人工流产也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较强的特点。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镇痛效果强 ,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效果 ,并且双氯灭痛栓适于条件稍差的基层医院和门诊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示差导数光谱法对感冒通片中双氯灭痛和扑尔敏进行定量测定。本法用同一样品液,在同一测定条件下完成,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等特点,双氯灭痛和扑尔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和97.3%,变异系数分别为0.42%和0.63%.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用双氯灭痛或狄奥宁滴液,观察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成年纯系新西兰白兔的48只眼,随机分为3组:双氯灭痛治疗组(A组J)、狄奥宁治疗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48只兔眼均行晶体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3,5,7,14,21,30d定量动态观察人工晶体表现瞳孔膜的情况。结果:A 组的瞳孔膜低于B,C组(P<0.05);B组瞳孔膜低于C组(P<0.05)。结论:双氯灭痛与狄奥宁滴眼均能有效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双氯灭痛的疗效优于狄奥宁。  相似文献   
8.
李爱民 《光明中医》2008,23(10):1525-1525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1、TNF-α的变化。方法:选择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甲氨蝶呤15mg每周1次,加双氯灭痛25 mg,每日3次治疗(治疗组),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着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IL-1、TNF-α的变化。结果: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TNF-α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病情越重,IL-1,TNF-α越高。用药12周后血清IL-1,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阻抑由IL-1、TNF-α介导和激发的免疫过程对诱导RA病情缓解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双氯灭痛滴眼液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拟定了双氯灭痛滴眼液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并制定了质量控制标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氯灭痛的含量,结果于276nm处有最大吸收。同时对眼刺激性和溶液稳定性进行了试验,表明双氯灭痛滴眼液对眼无刺激,其有效期为2.6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0.1%双氯灭痛钠(DFNA)滴眼液和0.1%地塞米松磷酸钠(DeX)滴眼液对兔眼损伤性瞳孔缩小的抑制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6O只,随机分成实验对照组.O.1?NA或0.1?X术前术后用药组及仅术后用药组;手术显微镜下刀片开3mm长角膜,并缝合一针.术前及术后1h分别测角膜直径.结果:兔眼角膜损伤后能导致瞳孔缩小,0.1?NA或0.1?X均能抑制瞳孔缩小,和实验对照组比较,前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后者无差异(P>0.5).结论:0.1?NA滴眼液能抑制兔眼损伤性瞳孔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