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了褐煤离子交换处理前后的加氢液化性能,探讨了不同形态铁催化剂和不同溶剂对褐煤加氢液化的影响。发现在液化反应条件下,离子交换煤中的(RCOO)_3Fe分解为Fe_3O_4,后者在有较高供氢性能的溶剂中和有硫存在的条件下进一步转化为Fe_(1-x)S,其催化活性高于Fe_3O_4。此外,在液化残渣的Mossbauer谱中发现有γ-Fe,它可能是由Fe_(1-x)S还原而成,其催化活性比Fe_(1-x)S更高。  相似文献   
2.
对龙口洼里褐煤矿进行了肿瘤死亡情况分析及劳动卫生学调查,表明该矿职工肺癌标化比例死亡比偏高。  相似文献   
3.
邢书东  张忠义 《哈尔滨医药》1993,13(3):60-62,F004
关于烟煤和无烟煤粉尘致病作用的实验研究,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褐煤是煤炭中的一种,而且我国的褐煤开采量很大,其粉尘的致病作用如何,国内外报道甚少。本研究用气管注入法染尘,观察了褐煤尘对大鼠肺脏的作用,为评价褐煤尘的危害提供一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电加热金属丝网装置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快速热解实验,考察了温度、加热速率、压力、加热时间和煤样粒度对霍林河和义马褐煤脱挥发分的影响。结果观察到,挥发分析出率(V)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加,两种煤样的极限产率均超过了工业分析挥发分产半。加热速率对最终挥发分析出率(FV)的影响不仅因煤种而异,而且与终温有关,对于霍林河煤加热速率没有影响;对于义马煤,在600℃下,加热速半亦无影响,而在800℃下,FV随加热速率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煤样粒度的影响类似于加热速率。没有观察到压力对FV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褐煤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一个褐煤矿和402名井下工人,结果: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4~6.6%;粉尘浓度平均为4.7~12.0mg/m~3;检出煤尘肺1人,观察对象14人,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为20.4%。实验结果:褐煤尘所致尘肺的特点是纤维化程度很轻,进展缓慢,以纤维性煤尘细胞灶为主,并伴有局灶性肺气肿的尘肺。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必将得到再次增强[1].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74%[2].因此,褐煤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褐煤是煤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煤.其特点是含水量高、发热量低、易风化碎裂、易氧化自燃,不适于远途运输利用[3].但是褐煤又有特殊性,其挥发性高、含油率高是通过热解提质提取焦油的理想原料.因此,褐煤提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褐煤提质基本上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提质主要是对褐煤采用选煤、干燥脱水、除去褐煤的外在水分,从而提高褐煤的发热值,达到提质的目的.干燥脱水技术有离心脱水技术、热力干燥技术[4].褐煤的物理方法提质实质是褐煤脱水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褐煤提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阐明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程度。方法:采用建设项目危害预评价中的类比法,对褐煤提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找出关键控制部位。结果:毒物、粉尘、噪声是褐煤化学方法提质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褐煤提质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焦炉逸散物中的致癌性物质危害最严重,其次为粉尘和生产过程中泄漏的大量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8.
在微型振动反应釜内,在铁基催化剂存在下,考察了玉米秸秆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对胜利褐煤和玉米秸秆共液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液化产物的红外光谱研究了玉米秸秆和胜利褐煤共液化协同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秸秆和褐煤共液化存在正协同效应,协同效应随着秸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当反应温度为375 ℃、初始氢压为4 MPa、反应时间为0.5 h和秸秆质量分数为90%时,油产率高出对应的加权平均值5.87%;反应温度的变化对不同液化产物的协同效应影响不同,低温时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沥青质的生成,高温时则体现在促进油的生成;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液化产物得出秸秆裂解的自由基能促进褐煤中大分子芳香结构裂解,但在促进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供氢反应;共液化过程中协同效应部分体现在前沥青烯中酚类物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在小型高压釜中试验了不同石油重油和催化剂对煤加氢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的转化率随石油重油中芳烃含量增加而提高,在试验条件下以红旗煤在羊三木减二线油中加氢的转化率为最高,达到60%,向石油重油添加四氢蔡或甲基萘油馏份对煤液化有利。不同的氧化铁型催化剂对煤在石油重油中加氢液化生成油都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其中以山东赤泥为最好,在试验条件下可使煤转化率增加7.4%,油与气产率增加22.4%,沥青烯产率下降15%,此外还考察了九种煤在石油重油中加氢液化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用电加热金属丝网技术研究了文题。用冷阱(-196℃)捕集CO_2、CO、CH_4、C_2H_4和C-2H_6等气相组成,由气相色谱测定各气相组分析出率。考察了保温加热和脉冲加热时,挥发分析出率和各气相组成析出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根据总包单反应模型,计算了升温过程中总挥发分析出和各气相组成析出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