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文章回顾中医体质研究40年来在6大理论创新、3大技术创新、4大转化应用、2大学术平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中医体质研究将积极策应国家需求,进一步发挥其原创优势、深化理论研究、完善技术方法、加快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静脉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不同的栓塞方法闭塞实验动物上矢状窦的不同部位,其目的是观察脑组织的血流量、血氧饱和度、脑组织水含量、脑灌注压、及各种影像学表现等参数指标的变化,从病理生理角度探讨静脉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分析年龄、有无宫腔操作史等病因;注重问诊、妇科及其辅助检查等诊断方法;根据年龄及有无人流史等进行辨证施治,从冲任不足和冲任虚瘀2个方面诊治月经过少,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7,(7):591-593
王晞星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形成"和法"治疗肿瘤的诊疗体系,通过跟随导师临证学习,逐步总结出导师关于肺癌发病病机、病情演变、治疗策略及转归预后等方面独特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T-2toxin-induced cartilage destruction has not been fully unraveled yet.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changes in serum metabolites in a rat anomaly model with articular cartilage destruction.Thirty healthy male Wistar rats were fed a diet containing T-2 toxin(300 ng/kg chow)for 3 months.  相似文献   
6.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玉林教授以经络学说为指导,运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显著,该文对王老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王微教授认为,临床上导致高脂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饮食不当,关键病因为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重要因素为年老体虚等,并将其病机归纳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虚”为本,“痰湿内阻”为标,并时常兼有血瘀.临证主张运用益气健脾、化痰祛湿为法,兼活血化瘀治疗.并提倡注重预防,常告诫患者要清淡饮食,调节情绪,适当锻炼.  相似文献   
8.
汪明德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独到的见解和用药,临证主张以痰、热、瘀实邪为主,偶夹有肾虚,自拟三黄汤滋肾清热、活血化痰。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探讨汪悦教授运用风药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痹证病因病机、风药功效、选药思路、配伍原则等方面介绍汪师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佐证。[结果]针对风邪、湿邪在痹证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汪师临证常根据邪气偏盛、病位证候等不同,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用不同的风药进行治疗,以达到散风邪、燥湿邪、行气血、止痹痛的效果。遣方用药时常将风药与祛湿药、化瘀药、补血药、养阴药、温阳药等配伍使用,每获良效。所举验案患者患有脊柱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辨证属正虚邪实、肾阳不足、风湿痹阻,治拟温阳益肾、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以阳和汤加减治疗,其中包括麻黄、独活等多味风药,收效甚佳。[结论]汪师灵活运用风药配伍组方以治疗痹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王邦才教授对叶天士重要理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发微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采集与分析王邦才教授采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治疗的临床病例,结合历代名医相关论述,进一步分析王教授对该理论的阐述和补充,以及运用该理论治疗病机复杂的疑难杂症的用药特色,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王邦才教授应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娴熟,结合中焦病理生理特性,兼顾上焦下焦整体的关系,治中焦而得全局,使脾胃运化正常、气机调达。确立治则和方药时注意纳运合宜,着力升降润燥;三因制宜,兼顾环境影响,用药注重寒热同调、燥湿相济、升降相用、补泄兼施、身心同治。对中风重症脾胃失健,气血两虚上下交病者,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和营,方用归芍异功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积聚脾肾两虚、湿热蕴结病机疑难者,予固护脾胃、扶正祛邪,方用附子米仁败酱汤合香砂六君汤加减,总以脾胃为枢、中洲为要,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王邦才教授对"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的发微,强调了"治中焦"的意义,其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