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体隆乳术后形态不佳的矫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假体置入隆乳术后形态不佳的原因和矫治方法。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将乳房不佳分为5种类型:圆球型、上部膨隆型、下坠型、单侧双乳型及不规则型。通过松解纤维囊、纤维囊折叠缝合、重新分离隆乳腔隙、更换假体、乳房悬吊术等方法,进行矫治再次隆乳术。结果经过至少6个月随访观察,本组106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隆乳术后乳房形态不佳主要与假体体积过大、腔隙分离不到位、假体移位、乳房下皱襞过度分离、纤维囊挛缩及引流、包扎位置不当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原因实施相应的手术方法矫治,能够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严重肢体畸形中的矫形和防止再骨折的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4年8月期间,共治疗8例,男3例,女5例。术中均将弯曲股骨或胫骨行多段截骨后髓内钉固定。其中2.0mm克氏针置入2例,Ender钉3例,Nancy弹性髓内钉3例。[结果]术后8例畸形改善明显,随访9个月.5a,平均2.4a,随访中肢体未再发骨折,未见髓内针合并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1例术前轮椅患儿术后可扶拐行走;1例发生克氏针骨外部分断裂。[结论]多段截骨矫形后内置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对矫正肢体畸形、减少再次骨折机会,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3.
水前房角镜学是新建的眼科学的一个分野,为眼科疾患病人服务是她的使命。水前房角镜学的最大优点是其含金量能百分之百地转化为读者的受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后路凸侧胸廓成形术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自1999年1月~2006年9月,共有410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在我科施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同时行同一切口下的凸侧胸廓成形术,男86例,女324例。年龄11~18岁,平均14.7岁。术前剃刀背畸形15°~48°,平均32°。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凸侧胸廓成形的肋骨切除数平均4.2根,术后剃刀背畸形0°~14°,平均6°。无手术死亡病例。24例(5.8%)术中发生壁层胸膜穿孔,6例(1.5%)术后胸腔积液,3例(0.7%)术后气胸,1例(0.2%)术后呼吸困难需间歇性吸氧,34例(8.3%)术后有局部反常呼吸,17例(4.1%)术后诉不同程度的胸壁疼痛,9例(2.2%)诉局部皮肤麻木或感觉减退,3例(0.7%)早期手术的患者术后肋骨残端突出明显,1例(0.2%)皮下血肿,1例(0.2%)皮肤压疮。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大多恢复满意。319例平均随访28个月,仅4例仍残留有胸壁皮肤感觉减退。结论:凸侧胸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善"剃刀背"畸形的手段。提高手术技巧,术后积极处理,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广泛后路松解三维矫形治疗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广泛后路松解三维矫形对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9月我院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前路松解后路矫形)20例,男3例,女17例;年龄12~20岁,平均15.5岁;Lenke 1型12例,2型2例,3型3例,5型3例.B组(后路脊柱松解三维矫形)22例,男3例,女19例;年龄12~26岁,平均15岁;Lenke 1型13例,2型2例,3型4例,5型3例.比较两组间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和SRS-22评分的差异.结果A组主弯Cobb角由83.6°±7.6°矫正到21.4°±5.4°,矫正率为72.4%±5.1%;B组由85.4°±11.5°矫正到22.0°±5.4°,矫正率为74.1%±5.2%,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SRS-22评分分别为303.9+28.9min、1379.5±236.8ml、92246.5±9784.9(¥)及17.4+0.24分;B组分别为241.0±20.8min、965.5±193.1ml、77725.1±8917.8(¥)及19.65±0.20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曲轴现象、假关节形成及失代偿发生.结论广泛后路脊柱松解三维矫形对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矫正效果满意,具有手术风险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相对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Rolf  Verleger  Theo  Gasser  Joachim  Möcks 《Psychophysiology》1982,19(4):472-480
Correction of EOG artifacts using a regression approach is evaluated in term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ransmission rates are estimated for eight EEG channels in 67 subjects. The trimmed group means of these rates are shown to provide reliable measures. Eye artifact correction based on these group means is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rejection in terms of reducing correlation between EOG and EEG.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物医学科技论文存在的主要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 COI)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通过检索Retraction Watch 数据库,收集2016—2021年生物医学期刊中因COI相关问题被撤销、更正或关注的95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论文及其处理(撤稿、更正或关注)声明的主要特征、存在的COI问题及处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95篇论文中,72篇被撤销,23篇被更正或关注。论文存在的主要COI问题包括COI披露不完整(46.3%)、确实存在COI(18.9%)、对已披露COI的完整性存在质疑(12.6%)、潜在的COI披露不完整(12.6%)、COI披露错误(5.3%)等;具体COI表现为作者与企业(42.1%)、其他研究者(9.7%)、其他作者(7.0%)、研究机构(6.1%),以及期刊编辑或审稿人(5.3%)等之间存在的潜在COI或COI。【结论】 生物医学期刊论文发表过程中存在多种COI问题,并且表现形式多样。建立并完善COI相关编辑政策,可预防COI相关问题的发生,从而减少发表偏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实施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术,对照组行常规CT或X线辅助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术前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平均置钉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的终末融合后侧凸主侧凸冠状位Cobb角低于对照组,初次平均矫正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脊柱侧凸,可有效提升手术效果,更好地恢复脊柱生理弯曲,提高矫形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Scarf osteotomy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restore axial orientation of the first ray in the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present our radiological outcomes of bunion reconstruction, identify surgical complications in early follow-up, and assess to what extent a shortening of the first metatarsal is present after surgery as a possible cause of postoperative metatarsalgia.MethodsWe enrolled 106 patients (118 feet) and assessed patients’ pre- and postoperative measurements of hallux valgus and intermetatarsal angles on weightbearing X-ray images.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of measuring metatarsal length were compared and earl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oted.ResultsHallux valgus angl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an average of 18.7 degrees and the intermetatarsal angle by 7.8 degrees. Using three methods of measuring metatarsal length, all showed significant shortening of the first metatarsal. Mean relative lengthening of the second metatarsal averaged 0.45 mm. The Coughlin method showed the highest interrater reliability (ICC = 0.96).Conclusions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the hallux valgus angle and intermetatarsal angle was demonstrated with a low complication rate. There was significant shortening of the first metatarsal. The Coughlin method clearly demonstrated an excellent interrater reliability.Level of evidenceLevel IV.  相似文献   
10.
戴镜传统遮盖加精细作业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关系。方法:对92 例138 弱视眼行戴镜、遮盖加精细作业法弱视治疗。结果:基本痊愈108 眼(78.06% );进步22 眼(15.94 %) ,有效率94.20% 。3~12 岁各组儿童弱视基本痊愈率、无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 ,但是达基本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有显著差异(P< 0.05) 。年龄越小,疗程越短;弱视程度越轻,疗程越短。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结论:用此法治疗儿童弱视是有效的,且经济可行,适宜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