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 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弛缓性瘫痪患者三维步态时空和表面肌电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3例脑卒中弛缓性瘫痪患者分为A组31例、B组32例,A组采用Bobath技术、电针和中频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步速、支撑相、摆动相、双支撑相、步长)和患侧腓肠肌和胫前肌在踝关节屈伸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表面肌电参数[均方根值(RMS)、肌电积分值(iEMG)、协同拮抗率(CR)]。结果治疗前,两组所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步速、支撑相、摆动相、双支撑相、RMS、iEMG、CR和B组的步长均较前改善(P<0.05);与A组比较,治疗后B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神经节苷脂联合Bobath技术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弛缓性瘫痪患者三维步态时空和表面肌电各项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AE)对便秘小鼠结肠肌电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小鼠均匀分布,分对照组、模型组、AE组.用复方地芬诺酯片混悬液灌胃法建立慢性传输型便秘模型,AE治疗AE组.检测小鼠每日排便量、粪便性状和结肠肌电活动,从而探讨AE对便秘小鼠结肠肌电表达的影响,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各组小鼠结肠P物质(P substance,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组小鼠的结肠慢波表现与正弦波样曲线相接近.模型组结肠慢波频率为(47.97±2.63)次/min,与对照组(43.75±0.69)次/min相比明显加快,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E组结肠慢波频率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6.02±0.23)%,与对照组(1.83±0.38)%相比明显增大(P<0.01),AE组小鼠频率变异系数(2.77±0.19)%,与模型组相比更趋于正常(P<0.01);模型组结肠慢波振幅(0.05±0.03)mV,与对照组(0.16±0.03)mV相比显著减少(P<0.01),AE组振幅(0.13±0.03)mV,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回升(P<0.01);模型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62.79±1.71)%,与对照组(10.13±0.55)%相比明显增大(P<0.01),AE组小鼠振幅变异系数(25.31±1.97)%,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小(P<0.01).免疫组化实验结果中小鼠肠道SP和VI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AE对便秘小鼠具有缓解性作用,其缓解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SP和VIP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脑卒中偏瘫患者健、患侧上肢最大等长收缩(MIVC)屈、伸肘时的表面肌电表现,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上肢的肘功能状态.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使用表面肌电设备采集观察组双侧上肢及对照组一侧上肢MIVC屈、伸肘时肱二、三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提取3 s峰值的均方根值(RMS);计算出协同收缩率(CR).统计分析观察组健侧、患侧上肢与对照组间RMS及CR的差异.结果 ①MIVC屈/伸肘时肱二、三头肌RMS:观察组患侧上肢<健侧上肢<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IVC屈肘CR/伸肘CR:观察组患侧上肢为22.48±8.78/34.38±19.27、观察组健侧上肢为17.53±7.81/18.18±7.98、对照组为12.41±5.06/13.66±3.73.MIVC屈肘C/伸肘CR,观察组患侧上肢>健侧上肢>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及健侧上肢屈、伸肘功能均明显受损,且患侧上肢屈、伸肘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电值及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方式分为A组(自然分娩组,50例)和B组(剖宫产组,50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及6个月的盆底肌电值、Ⅰ类及Ⅱ类肌力情况。结果 B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及6个月的盆底肌电值、Ⅰ类及Ⅱ类肌力评估结果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电值及肌力影响差异较大,对自然分娩初产妇早期盆底肌电值及肌力应给予充分重视与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减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发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至12月汉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45例,A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B组在A组基础上行肌电刺激治疗,并对比两组治疗后其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结果 B组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及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2、3.95、2.86、2.86,均P<0.05);B组治疗后其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法(POP-Q)0度比例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P<0.05),而Ⅰ度、Ⅱ度比例较A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5、5.89,均P<0.05),B组尿失禁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P<0.05);治疗3个月、9个月的盆底功能影响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法(PFDI-20)评分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96,均P<0.05).结论 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进而有助于提高其生活水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肌电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瘫的电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肌电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定位刺激电流强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接受肌电定位下BTX.A阻滞术治疗,根据患儿体重和修改的Ashworth评分确定BTX—A剂量。对疗效持续时间与诱发肌肉收缩的最小电刺激强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电流强度与BTX-A的疗效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769,P=O.01)。结论在应用绝缘针注射BTX-A时,应该在所需电流强度较小的部位注射。  相似文献   
7.
低频电针促胃电节律规整性的腧穴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足三里,内关,脾俞3穴不同组合的低频电针对家兔胃电节律规整性的影响,通过胃壁浆膜下电极引导家兔胃电,进行计算机频谱分析,以正常频段能量比为频城指标对低频电针促胃电节律规整性进行观察,结果7种选穴均能不同程度地对抗因束缚引起的短暂性胃电节律规整性下降,其中3穴组合组效应最显著(P<0.05),内关1穴组亦呈现较好作用,说明电针足三里,内关,脾俞的7种不同组合均能提高胃电正常频段能量比,使胃电节律更规整。  相似文献   
8.
枳术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枳术丸挥发油对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盐酸吗啡制作STC模型大鼠,采用活性炭悬液推进法测定枳术丸挥发油干预前后STC模型大鼠肠道推进功能,并采用在体结肠肌电测定法测定枳术丸挥发油干预前后STC模型大鼠结肠的肌电活动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枳术丸挥发油组的STC大鼠肠道推进率增加(P0.05),结肠慢波振幅减小(P0.05)、频率加快(P0.05),振幅及频率变异系数均减小(P0.05)。结论枳术丸挥发油可增强STC结肠推进功能,其治疗作用机制之一是纠正STC异常的结肠慢波。  相似文献   
9.
陈英  刘庆森  刘文徽  孟科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10):1051-1054,1084
目的探索胃壁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大鼠胃肌电和胃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3批(2周、6周、12周),每批24只再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胃窦注射BTX-A组(Antrum),胃底体注射BTX-A组(Fundus),全胃多点注射BTX-A组(Multidrop),每组6只。分别观察大鼠胃肌电图、胃ICC的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TX-A组胃动过缓和节律紊乱,c-kit表达减少,Cajal细胞发育不良,ICC网络结构异常;上述改变Multidrop组〉Fundus组〉Antrum组(P〈0.05);BTX-A注射后2、6、12周,四组间差异逐渐减小,12周时,四组间部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壁注射BTX-A在短期内可造成胃电节律紊乱和胃动过缓;BTX-A对Cajal细胞及ICC网络结构的影响是导致胃电节律紊乱、胃动过缓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前后髁状突旋转角度与疗效的相关性,探讨将髁状突的旋转角度作为不同治疗方案选择标准的可行性.方法:将咬合重建患者1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过渡性修复后永久性修复和直接永久性修复两种治疗方案,测量治疗前后髁状突的旋转角度、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及肌电活动变化,分析髁状突旋转角度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采取过渡性修复后永久性修复方案和髁状突旋转角度不超过3°采取直接永久性修复治疗方案时,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而当髁状突旋转角度超过3°采取直接永久性修复治疗方案时,治疗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状突的旋转角度与咬合重建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存在相关性.当髁状突旋转超过3°时,建议永久性修复前先进行过渡性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