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84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内缺氧对生后幼年大鼠齿状回颗粒细胞及其学习能力的影响和当归的干预.方法 将孕14 d大鼠置于三气培养箱内缺氧,当归组在缺氧前注射当归注射液;缺氧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但不缺氧;待自然生产,产后30 d各组随机取幼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后取脑组织,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水迷宫实验各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搜索时间比较:缺氧组<对照组(P<0.05);缺氧组<当归组(P<0.05);积分光密度(IOD)均数比较:缺氧组<对照组(P<0.05);缺氧组<当归组(P<0.05).结论 宫内缺氧能损伤齿状回颗粒细胞并降低大鼠的记忆能力;当归注射液能减轻宫内缺氧对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损伤,增强缺氧大鼠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补肾中药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卵巢核仁组成区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补肾中药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卵巢核仁组成区蛋白的影响。用SD雌性大鼠幼仔,出生9d龄注射丙酸睾丸酮,制成雄激素致不孕大鼠(ASR)模型。80d龄灌服补肾中药水溶液两周。100d龄心脏灌注处死。以核仁组成区蛋白嗜银染色(AgNOR)和增殖细胞核杭原(PcNA)为指标,观察卵巢颗粒细胞、间质腺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补肾中药能够使ASR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卵泡发育。治疗组的AgNOR和PcNA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而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补肾中药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了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功能的结果,从而促使卵巢颗粒细胞发育、卵泡成熟。  相似文献   
3.
瘦素受体蛋白在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新宇  陈士岭  邢福祺 《广东医学》2003,24(10):1106-1107
目的 通过检测人卵巢卵泡液中瘦素 (leptin)的浓度及瘦素受体蛋白在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的表达 ,探讨瘦素对人卵巢的作用。方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 -ET)患者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时留取卵泡液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与人卵泡液中瘦素浓度并分离颗粒细胞体外培养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 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检测到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 ,即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颗粒细胞发出黄绿色荧光 ;卵泡液中瘦素浓度平均为 ( 19 2 8± 4 2 2 )ng/ml,与血清中瘦素浓度 ( 2 0 0 2± 3 45 )ng/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卵泡液中检测到瘦素的存在 ,并在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上检测到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 ,提示卵巢为瘦素作用的靶器官 ,瘦素可能参与卵巢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GZ)对人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P450arom)活性的调节作用,以不同剂量的TGZ和(或)维甲酸类X受体(RXR)激动剂(LG100268,LG)处理来源于体外受精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24h,然后测定细胞的芳香化酶活性和P450arom mRNA水平。结果发现,TGZ处理颗粒细胞24h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芳香化酶活性下降;LG单独作用可以抑制芳香化酶活性,但与TGZ合用对芳香化酶的抑制作用更明显;RT-PCR结果显示,随着芳香化酶活性的下降,P450arom mRNA表达水平也降低。表明TGZ可能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RXR异二聚体组成的核受体系统直接抑制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先前的研究证明,华钩藤 Uncariasinensis(Oliv.)Havil 水提取物(USE)及其酚类和生物碱对谷氨酸诱导的培养 Wistar大鼠小脑颗粒细胞(CGC_s)神经元死亡具抑制作用。现作者研究了该植物对 NO 介导的神经毒性的防护作用。将该植物钩茎切碎,用沸水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冻干得提取物(USE)。USE 经 Di-aion HP-20柱层析,用水洗脱得 USE-W;用  相似文献   
6.
李剑 《中华实用医学》2004,6(19):109-109
颗粒细胞癌(Granular Cell Tumor,GCT)是一种罕见肿瘤,可发生在人体各个部位,50%以上是累及头颈部,常发生于舌、皮肤及皮下组织、乳腺等部位。本报道1例GCT患,结合献对舌GCT的组织发生、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三种颗粒细胞剥除方式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对卵母细胞受精率及胚胎发育影响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2004年1~12月,因输卵管因素不育在我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54例,患者年龄均小于35岁。采用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例,共818个卵母细胞。对三组卵母细胞在IVF后采取不同的颗粒细胞剥除方式:第一组在受精后4h完全剥除颗粒细胞;第二组在受精后4h部分剥除颗粒细胞,受精后16~18h再将颗粒细胞完全剥除;第三组在受精后16~18h完全剥除颗粒细胞(即传统的过夜培养方式)。对三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进行比较。结果第一组及第二组的优质胚胎率高于第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受精率及囊胚形成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别。结论第一组的颗粒细胞剥除方式最好,即缩短精-卵共培养时间可以提高胚胎质量,长时间的精-卵共培养对优质胚胎的形成有不利影响。较短时间(12~14h)的颗粒细胞与卵细胞的共培养可能对胚胎发育的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凋亡中的钙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信号参与促性腺激素FSH ,LH刺激下的卵巢颗粒细胞的类固醇合成 ;类固醇激素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也部分通过钙信号通路 ,表现为类固醇激素的非基因性作用 ;在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 ,Ca2 + 的首要作用是作为第二信使诱发凋亡 ,其次也可作为第一信使通过Ca2 + 敏感受体 (CaR)促进细胞生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及木防己苦毒素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和调控作用。方法:利用海马脑片培养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对经GABA受体拮抗剂处理的NF-κB激活细胞进行了计数和统计学检验。结果:经GABA受体拮抗剂处理后,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NF-κB细胞激活率高于对照组。结论:GABA受体拮抗剂可能通过GABA受体参与对NF-κB信号转录途径激活和调控,最终影响某些基因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然药物干预下老龄雌性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以自然衰老雌性大鼠为实验模型,按临床等效剂量胃饲由天然植物药加工制成的宁心红杞胶囊8周后,取其卵泡中颗粒细胞,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模型组颗粒细胞胞体变小,胞质中的各种细胞器和分泌颗粒数量明显减少,可见较多的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用药组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细胞器数量增多,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结构大体正常,细胞间缝隙连接增多。偶见凋亡的颗粒细胞,未见凋亡小体。结论:宁心红杞胶囊具有调控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能抑制凋亡进程,这可能是其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