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染色体上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的新发展.其中包括随机引物原位标记技术、重复PRINS技术、多色PRINS技术和快速PRINS技术.并对PRINS技术在研究杂色体结构、畸变、检测核酸顺序和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噬菌体随机呔库技术对结肠癌病人血清进行差异性筛选。以获得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方法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与结肠癌病人血清和正常人血清进行淘选.经过几轮吸附和洗脱得到重组噬菌体库。采用ELISA方法进行单克隆鉴定。挑选20个阳性范隆测序获得相同的序列:19B(GSMSRYVRWYIP)。人工合成小肽19B的寡核苷酸序列,并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I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I-21(DF3),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以Glutathione Sepharose 4B进行纯化。结果用纯化的蛋白包被抗原板检测24例正常人血清和24例结肠癌病人的血清.证实小肽在正常人血清和结肠癌病人血清间存在差异。结论小肽19B有可能作为检测结肠癌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肿瘤的导向治疗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篇章.在众多的导向治疗中免疫毒素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分别将起导向作用的载体和杀伤效应的毒素基因进行一系列的改建,然后重组而获得的免疫毒素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免疫毒素已经进入临床Ⅰ,Ⅱ期试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细胞黏附作用是将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在一起,是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生命现象之一.细胞黏附对维持组织结构稳定、调节细胞运动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征是其对周围组织的侵袭和破坏,并在远隔器官形成转移灶.它涉及肿瘤细胞与宿主间黏附、迁移和肿瘤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侵袭等多个复杂过程.其中细胞黏附参与整个过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黏附分子是细胞膜上的跨膜糖蛋白,目前已在人体内鉴定出50多种细胞黏附分子,根据它们的功能和结构,可大致分为钙黏附素族、整合素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五大类.研究表明,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水平或功能活性的改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其中尤以对钙黏附素分子的研究最为集中.本文就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钙黏附素分子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成功构建3H11单链抗体(ScFv)并证明其具有结合肿瘤细胞活性的基础上,将3H11ScFv基因与绿脓杆菌外毒素PE38基因重组,获得免疫毒素,并对其细胞毒活性进行了研究。根据3H11ScFv的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两端分别引入HindⅢ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基因重组质粒进行表达,进而获得有活性的单链抗体免疫毒素,方法 应用IPTG诱导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基因重组质粒的表达。并对产生的不溶性包涵体进行纯化,经变性、复性后,观察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诱导表达了约66KD的蛋白,分子量符合预计大小,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菌体中,经包涵体纯化、变性、复性,使其折叠为正确的空间结构,经验测可与胃癌细胞MGC803特异结合,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结论 获得了可与胃癌细胞系MGC803特异结合。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的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  相似文献   
8.
染色体上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及其应用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介绍了染色体上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的新发展,其中包括随机引物原位标记技术、重复PRINS技术、多色PRINS技术和快速PRINS技术。并对PRINS技术在研究染色体结构、畸变、检测核酸顺序和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能表达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的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胃癌的单链抗体基因与绿脓杆菌外毒素基因进行重组,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鉴定后的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 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正确,IPTG诱导后可看到明显的表达带,分子大小与预计值相符。结论 得到了能表达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的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减少对初步筛选获得的阳性克隆进一步鉴定的工作量,防止阳性克隆的丢失.方法:提取酵母双杂交筛选cDNA表达文库获得的阳性克隆酵母细胞质粒,以文库载体插入片段两端特异序列为引物,PCR扩增插入片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带型对阳性克隆进行分类.结果:将初步获得的107株阳性克隆,分为24类,在PCR扩增过程中发现个别克隆含有两种以上的文库质粒.结论:酵母质粒PCR扩增,酶切分类的方法,不仅可以大大减轻阳性克隆进一步鉴定的工作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可以避免阳性克隆的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