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studyofIL┐1β,TNF┐α,IL┐6geneexpresionandplasmalevelsonhemodialysisbeforeandafterdialyzerreuseQianJiaqi钱家麒,YuZhiyuan余志远,DaiH...  相似文献   
2.
γ-干扰素基因修饰人肝癌细胞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IFN-γ基因修饰后人肝癌细胞的免疫原性。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分别建立了四种IFN-γ基因修饰人肝癌细胞,经Southern及Northern杂交进行鉴定分析,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细胞表面MHC分子表达,灭活肿瘤细胞体外刺激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产生。结果Southern及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IFN-γ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获得了正确整合和表达。FACS分析结果表明,IFN-γ基因修饰后人肝癌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表达强度显著增强,Ⅱ类分子的表达阳性百分率有显著提高。一些IFN-γ基因修饰人肝癌细胞在体外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能力有所提高。结论IFN-γ基因修饰可增强人肝癌细胞的免疫原性,为基因工程瘤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血清学方法研究显示中国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与HLA-DR9相关。鉴于白种人中的研究显示IDDM与HLA-DQβ链第57位氨基酸相关,Asp-57对IDDM呈抗性,non-Asp与IDDM易感性相关。我们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人中血清学DR9纯合的IDDM患者和正常对照的HLA-DQB1基因第二外显子并测定了核苷酸顺序,结果未发现IDDM特异HLA-DQB1等位基因,但发现IDDM病人HLA-DQB157位均为天冬氨酸。表明中国IDDM患者中的HLA-DQB157位天冬氨酸不一定具有保护个体抵抗IDDM的足够能力。IDDM易感性可能涉及多个基因位点的变化,另外还可能与其它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血透生物相容性与血透并发症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研究提示,血透相关的一系列变化可能与激活单核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影响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引起与粘附功能相关的白细胞功能异常有关。本项目自9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在国际上也以领先步伐采用多聚酶联反应、细胞原位杂交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等技术,全面系统地研究血透时不同透析膜初用、复用及不同透析时相IL-1β、TNF-α与IL-6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基因表达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由Egr-1基因启动子驱动CDglyTK基因表达的腺病毒载体,通过放射诱导调控CDglyTK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用于肝癌的基因-放射治疗,方法:利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制备腺病毒载体AdEger-CD/TK.MM45T.Li肝癌细胞感染AdEger-CD/TK后,体外观察γ射线照射诱导CDglyTK基因表达及在前药5-FC、GCV存在的条件下钉对存活率的变化。利用荷瘤小鼠肝癌模型观察不同处理的抑瘤效应。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γ射线照射可诱导CDglyTK基因在MM45T.Li肿瘤细胞内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增强细胞对前药5-FC、GCV的敏感性(P<0.01);当5-FC和GCV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提示,与单纯肿瘤局部照射(TLI)、瘤内注射AdEger-CD/TK+腹腔注射5-FC+GCVD土产且相比,瘤内注射AdEger-CD/TK+腹腔注射5-FC+GCV合并TLI组的抗瘤效果最好(P<0.01),并可使30%的肿瘤完全消退,且未见全身毒性反应的增加,结论:利用放射调控CDglyTK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基因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pSV-VEGF165肌内原位注射促进兔缺血后肢侧支血管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临床探索一种更简便安全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途径。方法 建立兔后肢缺血动脉模型,将体外构建的重组质粒pSV-VEGF165注射于缺血肌群,30d后行动脉造影并切取标本,测定毛细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肌肉数比值。结果 经pSV-VEGF165治疗后,缺血肢体毛细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肌肉数比值显著增加,小腿部位比大腿部位增加明显,动脉造影显示部分缺血肢体侧支动态明显增多。结论 肌肉内原位  相似文献   
7.
小鼠γ-干扰素基因修饰瘤苗的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用RT-PCR方法得到小鼠γ-干扰素(mIFN-γ)全长cDNA,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其导入小鼠肝癌细胞株,比较研究了该株细胞在mIFN-γ基因修饰前后致瘤性的变化,并制备了瘤苗,对其分泌干扰素的能力及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过mIFN-γ基因修饰后,肿瘤细胞的致瘤性明显降低且瘤苗对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为进一步开展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RFLPs) of peripheral leucocyte DNA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patients and in controls were studied with Southern blot analysis. IDDM has been reportedly associated positively with the HLA-DR3 and-DR4 in Caucasians, with the HLA-DR3 and-DR9 in Chinese, and negatively with the HLA-DR2 in both Caucasians and Chinese, Using an HLA-DQβcDNA probe, an EcoRI 2.2 kb fragment is found associated with DR2 controls (r = 0.78, P=1×10~(-6)), but not with DR2 IDDM patients, their respective frequencies being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2). The authors also report here their new findings that the frequencies of the EcoRI3.0 kb and BamHI3.3 kb fragments are both decreased in the patient group (P=0.0032 and P=0.0018 respectively). This suggested certain kinds of mutation such as partial deletion or others in the IDDM patients might have caused the RFLP pattern change as compared to the normal DNA. RFLPs may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in searching for the genetic basis of IDDM.  相似文献   
9.
10.
对105例儿童白血病细胞作了IgH基因重排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结果显示重排主要见于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阳性率75.5%)及相关杂合性白血病(HAL)中,说明IgH基因重排PCR分析结果可作为分型指标之一。15例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则无明显条带,说明可以区分克隆性和反应性增生。22例同时与DNA印迹比较,结果相关。5例PCR产物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同源性小,是克隆特异性的。3例动态分析示3例均在完全缓解期测得白血病克隆,说明IgH基因重排PCR分析可以检测白血病克隆的消长、演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