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不同亚型不同品牌基因工程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 (CPE)抑制法进行抗病毒试验。结果 不同品牌IFNα2a或IFNα2b5 0 0、5 0、5IU/ml在Vero细胞上分别可抗 10 0 0、10 0、10TCID50 的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 ;5 0 0、5 0、5IU/mlIFNα1b或IFNα1b突变体 ,在Vero细胞上分别也可抗8、4、2TCID50 的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结论 进口和国产不同品牌的IFNα2a或IFNα2b对上述 2种病毒具有同等抗病毒作用。IFNα1b突变体抗病毒效果和IFNα1b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rhIL-24蛋白体外对胃癌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已构建成功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IL24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使其上清稳定表达rhIL-24。同时用已构建成功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1a(+)IL-24.BL-21。抽提BL-21菌中表达的rhIL-24,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鉴定rhIL-24的表达,MTT法检测rhIL-24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HO细胞和BL-21菌表达的rhIL-24诱导胃癌细胞凋亡;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观察rhIL-24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rhIL-24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hIL-24可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rhIL-24具有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结论rhIL-24蛋白有多重抗肿瘤能力,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针具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头痛改善率的影响,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压敏点痛阈的变化情况。方法:将7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直径0.45 mm的毫针行压敏点恢刺法,对照组采用直径0.30 mm的毫针行压敏点恢刺法,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第2天,予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评估及痛阈测定。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和头痛改善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压敏点的痛阈均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压敏点的痛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压敏点恢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针灸治疗中,粗针的临床疗效优于细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松解粘连,缓解肌筋膜痉挛及纠正高位颈椎关节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取rhIL-18原核表达产物并研究其活性。方法:用本室构建的含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BV220-IL-18的大肠杆菌DHSot,经42℃热诱导表达和包涵体提取纯化后获取rhIL-18蛋白;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rhIL-18刺激PBMC分泌IFN-γ的活性及MTT法检测其对NK细胞杀伤K562细胞自然杀伤活性;同时用荷瘤小鼠模型检测其体内抗瘤功能。结果:诱导含重组表达载体PBV220-IL-18的大肠杆菌D145ct后,蛋白电泳显示出一条相对分子量(Mτ)为18000的蛋白条带;10μg rhIL-18蛋白体外刺激PBMC后,其分泌IFN-γ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8倍,细胞毒性提高3倍;同时rhIL-18蛋白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和延长荷瘤鼠生存期。结论:获得了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抗肿瘤活性的rhIL-18蛋白。为今后IL-18重组产物的研制和开展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克隆人硫氧还蛋白(hTRX)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 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 利用RT-PCR法,以PHA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为模板,扩增hTRX编码蛋白的cDNA基因,并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SIV-1中进行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将所得的序列与GenBank(BC003377)报道的序列比较,其酶活性中心(Trp-Cys-Gly-Pro-Cys)与已知序列一致,第132、136、170、264位碱基与已知序列不同,其中第136、170位相应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化(Phe→Leu,Ile→Thr),成功获得了pSIV-1-hTRX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结论 hTRX基因的克隆及其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SIV-1-hTRX的构建,为进一步探讨hTRX的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蚕丝蛋白材料对鼠胚表皮细袍的毒性及其影响细胞增殖的因素。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原代培养鼠胚表皮细胞,用直接接触法和浸提液法体外培养鼠胚表皮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其在不同蚕丝蛋白材料上的增殖活力和细胞相对增殖率,进行毒性分析;并用活细胞计数法观察不同蚕丝蛋白材料对鼠胚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鼠胚表皮细胞在1、2、4、5、7、8、10号各型蚕丝蛋白材料上生长,其增殖活力与细胞对照组相当(P〉0.05);在3、6、9号化学交联或HY-823交联型蚕丝蛋白材料上生长,其增殖活力均低于细胞对照组(P〈0.05);而在11号蚕丝蛋白材料其增殖活力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P〈0.01)。1、7号丝胶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无毒),2、3、4、5、6、8、9、10号各型蚕丝蛋白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轻微毒),而11号蚕丝蛋白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2级(中度毒)。活细胞计数结果与MTT检测结果基本相一致。结论除11号蚕丝蛋白材料外,1~10号各型蚕丝蛋白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能支持鼠胚表皮细胞正常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人IL-24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抗肿瘤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构建人IL-2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并检测重组表达蛋白rhIL-24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将测序验证的人IL-24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IL-24,转染CHO细胞进行稳定表达,经RT-PCR鉴定后用MTT法、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HO细胞表达的rhIL-24诱导A549人肺腺癌细胞凋亡的抗肿瘤效应,用ELISA检测其刺激免疫细胞分泌IL-6和IFN-γ的功能。结果经双酶切和PCR鉴定,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人IL-24在CHO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且所表达的人IL-24具有较强的诱导A549人肺腺癌细胞凋亡及上调免疫细胞表达IL-6和IFN-γ的免疫刺激活性。结论人IL-24基因的稳定表达和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人IL-24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及潜在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克隆人白细胞介素-17F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高效表达hIL-17F的基因工程菌。方法 利用RT-PCR法,以PHA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RNA为模板,扩增出hIL-17FFeDNA的编码序列,并分别亚克隆至pUCm-T载体和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中,进行PCR、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121后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包涵体融合蛋白,且Western印迹鉴定。结果 PCR产物大小及其单酶切鉴定均证明所克隆的基因是hIL-17F,DNA序列测定进一步证实与GeneBank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hIL-17F,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5%,且Western印迹证实确为目的蛋白。结论 该基因系国内首次克隆,hIL-17F基因重组体的构建和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实再生丝素膜可促进pcDNA3.0-VEGF165转染的L929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目的:进一步观察再生丝素膜对经腺病毒介导的人VEGF(Ad—VEGF165)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细胞基因工程实验,于2007-11/2008—04在苏州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再生丝素膜由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李明忠教授提供。方法:将Ad—VEGF165腺病毒感染培养在再生丝素膜、聚氯乙烯膜及聚乙烯膜上的QBI-293A人胚肾和WI-38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以空载体Ad-GFP腺病毒和未接种病毒的PBS组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通过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材料对成纤维细胞VEGF mRNA转录的影响;ELISA法检测其对VEGF、血管生成素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再生丝素膜组成纤维细胞VEGF mRNA呈高水平表达,但聚氯乙烯膜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P〈0.05)。再生丝素膜组Ad—VEGF165转基因293A细胞及WI-38细胞不仅目的基因VEGF细胞因子的分泌呈高水平表达,并可促使血管生成素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而且再生丝素膜还可使成纤维细胞自身分泌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呈现正常表达水平。结论:再生丝素膜不仅利于VEGF目的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呈现高效表达,并促进血管生成素1基因的表达,而且能维持成纤维细胞自身分泌的与组织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β-NGF的基因制药选择一种新方法。方法:直接从人血细胞基因组DNA中PCR扩增出β-NGF基因片段,将构建的重组体pBV220-β-NGF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将筛选的阳性克隆通过4212诱导表达。结果经限制酶酶切电泳和DNA测序证实,确为β-NGF全长序列(约380bp);全菌经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了β-NGF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了β-NGF基因全长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获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