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2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诊治的150例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50例,慢性丙型肝炎组50例,原发性肝癌组50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日本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PIVKA-Ⅱ浓度,德国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浓度。   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IVKA-Ⅱ和AFP浓度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 < 0.05)。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5.3%;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和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和0.848。   结论   血清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优于AFP,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血塞通治疗脑梗死7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76例脑梗死患者行血塞通治疗,并以37例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6.5%,2组相比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浅谈护患沟通技巧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护理的开展,给我们广大护理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护患关系成为整个护理过程中最主要的成分,护理人员在入院宣教、收集资料、护理评价、健康指导、心理引导等诸环节中,如何解患者的思想顾虑,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状况,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主要就护患沟通技巧问题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5.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属于中医学"崩漏"的范畴.自1992年以来,运用自拟益肾固崩汤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124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依据<妇产科学>[1]诊断标准确诊.124例患者中,11~16岁58例,17~20岁66例.其中学生96例,工人12例,农民6例,其他1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现状和对相关健康知识的需求,指导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访调查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住院患者(均经过骨密度仪监测诊断为原发骨质疏松症),了解骨折部位功能恢复情况、心理、饮食和生活习惯、运动、服药、安全措施、合并内科疾病等,收集资料并分析。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对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很大,特别在功能锻炼、再次骨折预防等方面。结论本地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对预防措施、功能锻炼等相关知识的需求较迫切,护理人员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更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延续护理,在改善生理功能的同时,注重患者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大脑后动脉(PCA)偏侧优势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预后价值。方法 53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梗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在入院时常规进行初期(最初4.5h)MRI检查和定期头颅CT(脑卒中发病后14和21d)检查。将有PCA偏侧优势23例作为优势组,30例无偏侧优势作为无优势组。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结果脑卒中发病后7d,与无优势组比较,优势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低[2.8分vs 13.5分,P=0.005],脑梗死面积较小[8.5分vs 6.0分,P=0.007],再灌注成功率高(82.6%vs 60.0%,P=0.001)。存在PCA偏侧优势的患者出现预后良好的校正风险比为8.11(95%CI:1.8050.2,P=0.005)。结论可以将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MRA中存在PCA偏侧优势用作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出现良好功能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椎动脉起始部迂曲对血管性眩晕的影响及其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连续入选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老年眩晕患者206例,记录脑血管病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眩晕分级、治疗缓解天数,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颈部CT血管成像(CTA)或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将眩晕患者分为椎动脉起始部迂曲组(137例)与非迂曲组(6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椎动脉起始部迂曲的临床危险因素. 结果 椎动脉起始部迂曲组合并椎动脉优势者多于非迂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例比26例,x2 =2.496,P<0.01).椎动脉起始部迂曲患者眩晕级别:1级17例,2级36例,3级79例,4级4例,5级1例;治疗缓解天数为1~1o d.非迂曲组眩晕级别:1级18例,2级35例,3级10例,4级3例,5级1例,治疗缓解天数1~6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4,2.849,均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高血压病、高LDL-C、糖尿病、吸烟、脑卒中史、椎动脉优势及颈椎病等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98、5.182、3.724、10.461、6.883、2.748、4.496、8.26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95%CI:5.36~18.23,OR=4.84)、高血压病(95%CI:2.79~16.45,OR=3.21)、椎动脉优势(95%CI:3.25~13.49,OR=5.48)和颈椎病(95% CI:4.38~21.28,OR=3.57)为椎动脉起始部迂曲的临床高危因素. 结论 椎动脉起始部迂曲者眩晕级别高、治疗缓解天数延长;年龄>65岁、高血压病、椎动脉优势和颈椎病为椎动脉起始部迂曲的临床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elecoxib对脑胶质瘤细胞环氧化酶(COX)-2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前列环素E2( PGE2)、转化生长因子(T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影响.方法 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celecoxib作用后,C6细胞COX-2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celecoxib对C6细胞TGF-β、VEGF mRNA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celecoxib作用后C6细胞上清PGE2、TGF-β、VEGF分泌水平.结果 celecoxib可呈浓度依赖性下调C6细胞COX-2蛋白表达水平;celecoxib作用后,C6细胞TGF-β、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相应细胞上清中PGE2、TGF-β、VEGF分泌水平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 celecoxib可通过抑制COX-2蛋白活性,降低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PGE2水平,并进一步下调TGF-β、VEGF的表达,从而改善胶质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无花果Ficus caric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天然产物化学分离、纯化技术对无花果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技术(MS、1H-NMR、13C-NMR)、元素分析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无花果果实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得到1个新喹啉和2个新酸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6-甲酰氧基-8α-甲氧基-喹啉-2-酮(1)、5′β,6′α-(双二乙基)-5β,6β-环氧己烷基-环戊酐基-[2,2,1]-2α,3β-环庚烷(2)和5′β,6′β-[双-(11-甲基丁基,11′-甲基丁基)-9,9′]环-8,8′-己二烯基-5α,6α-环氧己烷基-环戊酐基-[2,2,2,1]-2β,3α-环庚烷(3)。结论 3个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无花果果素K-1、无花果果素G-1和无花果果素G-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