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85篇
  免费   7871篇
  国内免费   4309篇
耳鼻咽喉   804篇
儿科学   1269篇
妇产科学   891篇
基础医学   8264篇
口腔科学   1936篇
临床医学   10192篇
内科学   11657篇
皮肤病学   1142篇
神经病学   4043篇
特种医学   32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8100篇
综合类   14683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53篇
预防医学   7432篇
眼科学   1897篇
药学   8187篇
  62篇
中国医学   5581篇
肿瘤学   5022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951篇
  2022年   2065篇
  2021年   3138篇
  2020年   2597篇
  2019年   1926篇
  2018年   2082篇
  2017年   2247篇
  2016年   1961篇
  2015年   2960篇
  2014年   3978篇
  2013年   4590篇
  2012年   6584篇
  2011年   6906篇
  2010年   5207篇
  2009年   4612篇
  2008年   5385篇
  2007年   5357篇
  2006年   4926篇
  2005年   4317篇
  2004年   3408篇
  2003年   2998篇
  2002年   2725篇
  2001年   1610篇
  2000年   1313篇
  1999年   1015篇
  1998年   677篇
  1997年   613篇
  1996年   511篇
  1995年   474篇
  1994年   436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354篇
  1991年   330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287篇
  1988年   253篇
  1987年   235篇
  1986年   197篇
  1985年   206篇
  1984年   200篇
  1983年   192篇
  1982年   212篇
  1981年   214篇
  1980年   201篇
  1979年   133篇
  1978年   137篇
  1977年   134篇
  1976年   139篇
  1975年   1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生菌由细菌、真菌、古菌和原生生物组成,它们生活在植物的活体组织中,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人参内生菌在人参的生长发育、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成和环境适应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人参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随着人们在微生物领域研究的深入,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植物内生菌的重要方法。文章主要从人参内生菌分离与鉴定研究方法、人参内生菌的多样性、人参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人参内生菌对宿主的影响等4个方面对人参内生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药用植物内生菌研究和品质改良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3.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蓬勃兴起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在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崭露头角,二者的融合不断加深,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争议挑战也引发了诸多思考。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入手,对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诊断、智能决策与数据挖掘、健康管理及中草药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AI视域下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赋能。  相似文献   
4.
张艺嘉  樊珂  崔小数  曹珊 《中医学报》2020,35(9):1908-1912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治疗方法可归于四类,即活血化瘀、化痰调脂、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研究者辨证施治,多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重复性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其次,对专家经验方及中药复方研究不够深入,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再次,目前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集中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斑块易损性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同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模式,以中医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结果选药组方,扩大辨证选药思路,加强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鉴定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将传统组方理论与针对发病机制的对病治疗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此外,应不断深入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结合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科学,积极研究中医药的药效学基础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BACKGROUND The adenoma detection rate(ADR)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interval colorectal cancer and serves as a benchmark quality criterion during screening colonoscopy. However, adenoma miss rates reach up to 26% an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 second inspection of the right colon in retroflected view(RFV) can increase ADR.AIM To assess whether inspection of the whole colon in RFV compared to standard forward view(SFV) can increase ADR.METHODS Patients presenting for screening or surveillance colonoscopy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d randomized into two arms. In RFV arm colonoscopy was initially performed with SFV, followed by a second inspection of the whole colon in RFV. In the SFV arm first withdrawal was performed with SFV, followed by a second inspection of the whole colon again with SFV. Number, size and morphology of polyps found during first and second inspection in each colonic segment were recorded and all polyps were removed and sent for histopathology in separate containers.RESULTS Two hundred and fiv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RFV(n = 101) and SFV(n = 104) arm. In the RFV arm, both polyp detection rate(PDR) and ADR were increased under second inspection in RFV(PDR 1~(st) SFV: 39.8%, PDR 2~(nd)RFV: 46.6%; ADR 1~(st) SFV: 35.2%, ADR 2~(nd) RFV: 42%). Likewise, in the SFV arm,PDR and ADR were increased under second inspection(PDR 1~(st) SFV: 37.5%, PDR 2~(nd) SFV: 46.6%; ADR 1~(st) SFV: 34.1%, ADR 2~(nd)SFV: 44.3%)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R and PDR between the SFV and RFV arm. Mean number of adenomas per patient(APP) was increased in the RFV and SFV(APP RFV arm: 1~(st) SFV: 1.71; 2~(nd) RFV: 2.38; APP SFV arm: 1~(st) SFV: 1.83, 2~(nd)SFV:2.2). The majority of adenomas additionally found during second inspection in RFV or in SFV were located in the transverse and left-sided colon and were 5 mm in size.CONCLUSION Second inspection of the whole colon leads to increased adenoma detection with no differences between SFV and RFV. Hence, increased detection is most likely a feature of the second inspection itself but not of the inspection mode.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至2018年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所有临床对照研究。两名研究员分别纳入研究、提取数据、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5.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病例数109114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手术夹闭组动脉瘤闭塞率为88. 2%,平均住院时间7. 7天,均高于介入栓塞组的65. 3%和4. 1天,P 0. 05。介入组患者的短期死亡率和致残率分别为0. 61%和2. 1%,均低于手术组的1. 27%和4. 7%,P 0. 05。介入组患者的1年期死亡率和致残率(2. 5%、2. 5%)均与手术组(2. 2%、1. 8%)无明显差异,P 0. 05。漏斗图未发现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介入栓塞相比于手术夹闭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短期不良预后发生率。但是动脉瘤的闭塞率较低,1年期预后与手术夹闭无明显差异。据此推测手术夹闭患者的长期预后可能要好于介入栓塞,手术夹闭更适合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基因表达数据集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BCAN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Oncomine数据库中挖掘BCAN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情况。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ccRCC患者临床资料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GEO数据库中GSE73731数据集的ccRCC样本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BCAN相关的蛋白。结果BCAN低表达组的ccRCC患者在病理分期及T分期方面低于高表达组(P<0.001;P=0.001);N分期及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AN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优于高表达组(P=0.033)。BCAN基因高表达组的样本主要富集在KRAS信号通路。结论BCAN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望成为ccRCC不良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调整光学切削直径及Kappa角后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13例(626眼),根据切削直径分成两组,试验组157例314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0 mm,对照组156例312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5 mm。试验组患者激光切削前修正Kappa角,对照组不做修正。患者术前进行裸眼视力、主视眼确定、验光、眼压、暗室下瞳孔直径、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散瞳验光、眼底检查、pentacam测量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及Kappa角等检查。术后1 d、1周、1个月随访,并检查裸眼视力、角膜厚度、波前像差及夜间视力、光晕、眩光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厚度变化、手术所用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的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别为18~44(24.19±5.33)岁、18~42(25.08±4.91)岁,屈光度分别为(-7.47±1.04)D、(-7.61±1.12)D。两组年龄、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Kappa角分别为,X轴:(210±40)μm、(200±30)μm,Y轴:(190±30)μm、(220±4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组手术前后的角膜厚度及术后角膜基质床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6±1.89)s和(20.83±3.0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的总高阶像差和垂直慧差的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 P<0.01),但两组间的水平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球差低于试验组(P<0.01)。结论 LASIK手术中科学合理地调整Kappa角可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简要介绍了GE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的技术特点,详细阐述了日常使用中出现的间歇性停机、无法进行Fastcal(快速空气校正)以及扫描中断和gantry(扫描架)自动复位3例故障的维修过程,为医院维修人员维修类似故障提供了参考。最后总结了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及主要故障原因,提出了快速排查CT故障的方法,并建议在日常使用中及时保养维护以降低设备故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