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3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400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564篇
口腔科学   167篇
临床医学   2542篇
内科学   929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214篇
特种医学   4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01篇
综合类   3963篇
预防医学   1396篇
眼科学   209篇
药学   1443篇
  22篇
中国医学   1494篇
肿瘤学   395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378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973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671篇
  2005年   714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7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8篇
  196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许文燕 《家庭育儿》2020,(2):0056-0056
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户外体育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材料进行适宜性投放,有助于促进幼儿园科学、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需要教师充分认识户外体育活动材料适宜性投放重要性,结合教学内容及幼儿活动需求,探究科学合理的投放策略,以促进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教学水平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在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肌肉骨骼损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徒手肌力评定(MM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GU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步长、步宽以及步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肌肉骨骼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平衡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25%,其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对于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范围仍众说纷纭,综合各研究结论,笔者认为将血糖控制在7.8~10 mmol/L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范围。在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应联合多学科制定各项相应的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尤为注意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也亟待后续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确定有效的血糖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调式外固定支具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7例。A组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行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比较两组末次随访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和主观满意度。结果:随访4~10个月,两组患者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ROM)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观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可为第5掌骨颈骨折提供可靠、有效的固定,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 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2μL,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经Reaxys数据库检索番荔枝属类化合物信息,通过质谱信息比对各化合物的m/z值、保留时间、质谱特征碎片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鉴定的化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各化合物的特征裂解规律,从刺果番荔枝叶中共鉴定出45个化合物,包括16个生物碱类,14个番荔枝内酯类,7个黄酮类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以番荔枝内酯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居多,与文献报道番荔枝内酯与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发挥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一致。结论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准确的定性分析,为刺果番荔枝叶的提取分离与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进行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胃造口术发生周围皮下感染的300例患者,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占27.0%,溶血性链球菌60株占2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5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60.0%;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70.0%,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均为7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氯霉素、阿奇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尤其是阿奇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最高,需根据病原菌的药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06月至2018年04月在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2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出院护理指导,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护理3个月后A组患者生理、心理、性功能、婚姻、医务人员关系5个方面评分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利用卡氏百分比评分法评估A组患者化疗依从率96.7%,B组患者化疗依从率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院外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痛经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重新分析痛经患者的临床因素,提出新的认识。方法:将1 158例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工流产史与痛经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P<0.001)。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是引起痛经的主要原因。该手术所产生的副作用可对女性生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