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较多,近年来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认为:高血糖、高血脂/脂蛋白血症、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等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理想血糖、血压控制、调节血脂水平、加强抗凝治疗、减轻体重和戒烟等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8岁,因血糖升高14年,反复双足皮肤破溃2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于14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12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2,5%,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平素仅间断自购降糖药物治疗.有饮酒史,每周约500 ml,无吸烟史.  相似文献   
3.
骨骼肌占人类体成分的40%~ 50%,是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重要组织,70%的葡萄糖通过胰岛素依赖的方式被骨骼肌摄取;同时骨骼肌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靶组织.现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内细胞器发生重构、外膜细胞退化及凋亡、肌膜下线粒体减少、肌细胞内脂质沉积、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比值降低等,在临床上表现为胰岛素抵抗、骨骼肌萎缩等糖尿病骨骼肌肌病特征.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的发病机制至今不甚明确,自噬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症状,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60例肾上腺肿瘤的病历资料,分析13例手术治疗的病理结果。结果意外瘤20例;非意外瘤40例,其中醛固酮瘤、嗜铬细胞瘤各15例,皮质醇瘤10例。结论肾上腺肿瘤临床表现、功能及病理表现多样,最多见为醛固酮瘤和嗜铬细胞瘤。意外瘤的发现率在不断增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如果诊治不及时就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 ,临床常以检测尿酮体的方法间接判断患者血液中酮体的浓度 ,此方法虽然简便易行 ,但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当时的病情[1 ] 。 2 0 0 3年 6月~ 2 0 0 4年 5月 ,我院为 76例DKA患者利用微量末梢全血检测血β -羟丁酸 (β -HB) ,指导DKA的诊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 0 0 3年 6月~ 2 0 0 4年 5月 ,我院为 76例DKA患者检测血 β-HB ,男 4 0例 ,女 36例 ,年龄…  相似文献   
6.
赖妍靓  耿艳  杨兵全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1):1035-1040
免疫检查点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新模式,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免疫检查点单抗药物即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获批进入临床,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膀胱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PD-1/PD-L1抑制剂在临床上的逐步推广应用,其引起的各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均有多个内分泌腺体受损的相关不良反应报道。本文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引起的各内分泌腺体相关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以及对应临床处理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疗程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对口服降糖药(OHA)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48例OHA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按CSII疗程分成三组,7天组10例、14天组18例、28天组20例。结果14天组和28天组在疗程结束时,血糖达标的胰岛素基础用量和餐前日追加量均较治疗第一天减少;28天组平均胰岛素日用总量显著低于7天组;14和28天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和C肽分泌显著改善;三组HbA1c均下降,以28天组最明显。P均〈0.05。1年后28天组60%单用口服降糖药即可有效控制血糖。结论CSII治疗4周更有利于OHA失效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西布曲明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并比较西布曲明和安慰剂对静息代谢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 5 8例单纯性肥胖作为期 2 4周的临床观察。结果 :1.西布曲明能明显降低肥胖的各项指标 ,包括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 ,与治疗前相比 ,P <0 .0 0 0 1,而安慰剂组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 2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 .西布曲明在治疗 4、8、12周心率及舒张压有明显升高 ,但仍在正常范围内 ,安慰剂组无明显变化。西布曲明及安慰剂组静息代谢率的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西布曲明有明显的减肥作用 ,对静息代谢率无明显影响 ,但西布曲明能明显增加心率 ,升高舒张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受活化调节、由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趋化蛋白(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水平的影响。方法在西药降糖治疗基础上,40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安慰剂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六味地黄软胶囊及银杏叶片或安慰剂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RANTES、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中药组治疗后血清RANTE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软胶囊及银杏叶片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ANTES水平,可能通过抗炎机制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饮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措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虽对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有益,但严格的碳水化合物控制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差距较大,导致患者长期饮食依从性欠佳。目的 探讨低碳水化合物早餐治疗新城镇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就诊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卫生院的90例新城镇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以标准碗和基于此而制定的食物定量图谱为研究工具,为对照组进行指南推荐早餐教育,试验组进行低碳水化合物早餐教育,两组午餐、晚餐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不做限定。于干预前和干预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自我效能量表(SED)评分,干预2周和干预3、6个月记录饮食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2例患者分别因脑梗死复发、嫌控制饮食麻烦退出研究,试验组3例患者分别因搬迁、外出打工、拒绝随访退出研究;失访率为5.6%。干预3个月试验组患者早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3、6个月早餐后2 h血糖、HbA1c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试验组干预3个月早餐后2 h血糖、HbA1c、HDL-C、LDL-C、TG低于组内干预前,干预6个月FPG、早餐后2 h血糖、HbA1c、HDL-C、LDL-C、TG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干预6个月试验组患者SE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3、6个月SED评分均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6个月SED评分高于组内干预3个月(P<0.05)。两组患者干预3、6个月饮食依从性均高于组内干预2周(P<0.05)。结论 指南推荐早餐教育和低碳水化合物早餐教育均能有效改善新城镇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自我效能和饮食依从性,且低碳水化合物早餐在改善糖脂代谢、自我效能方面优于指南推荐早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