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膈俞穴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膈俞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穴.日前.国家中管局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穴典》腧穴主治临床研究项目已将膈俞穴纳入首批招标的36穴之中.本文将有关膈俞穴占籍记载及近20年的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用"妙手仁心"来形容一个好的医生.这4个字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医德,一是医术."医者,仁术也",一名医生既要有慈悲为怀、善良博爱的"仁心",又要有精妙的济世活人的"慧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与艾灸补泻效果产生的有关因素。认为艾灸之补泻手法不是产生补泻效果的直接原因;而文与灸的作用、腧穴和衬隔物的选择以及机体的机能状态才是构成文灸补泻效果的基本原因。也论灸法之补泻@崔瑾$贵阳中医学院针灸系!550002  相似文献   
5.
杨兆宇  崔瑾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83-2184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保守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是冠心病两种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实践证明介入治疗具有创口小、术后恢复比较快、效果明显以及相对较安全等特点,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介入术后发生第二次缺血性事件的风险也非常大,应采取积极的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1,2〕。  相似文献   
6.
陈昉  何庆  黄雨蒙  刘铭  崔瑾 《天津医药》2019,47(3):299-301
倾倒综合征是食管、胃及减肥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介绍胃贲门癌术后8年因反复严重低血糖就诊的迟发性倾倒综合征1例,对患者予以阿卡波糖治疗后血糖控制稳定;随访2年,未再出现过乏力、心慌等低血糖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迟发性倾倒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方法等,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作为现今为止灸法的最早文献记载,灸其"太阳脉、少阳脉"等,并非现代人直观所理解的经络概念。根据后世医书如《脉经》、《内经》等传承关系可知,《十一脉》中之"脉"乃是血管在手足腕踝关节搏动之处。从古代文献中进一步考察可知,灸的诊断、治疗方法均与血管有密切相关性。现代医学认为,血管不仅是血液的运输通道,而且其本身在不同部位和器官中均具有各自的活动规律和调控系统,称之为血管活动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在针灸技能实训教学中设计运用"加强师资培训,规范操作方法"、"做好课前准备,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改革考试方法,增加技能考核"四步教学法。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实训报告书写、理论知识考试、操作能力考核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四步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可能机理。方法病因模拟法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捏脊、中药、捏脊与中药联合治疗,观测捏脊疗法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大鼠体重、食量、尿D-木糖排泄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较模型组体重和食量改善,各治疗组尿D-木糖排泄量明显增加。结论捏脊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治小儿厌食症,其可能作用机制与改善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明确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课程建设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的需要,针对本实验学科特点我们制定了一整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