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 7(P2 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CNA)的表达 ,探讨两者与IgA肾病病理分级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行肾穿刺活检的IgA肾病住院患者 5 2例 ,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其分为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证、湿热证六型。系膜增生的病理组织学分为 4级。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 7、PCNA的表达。结果 :(1)IgA肾病各个病理分级P2 7、PCNA的表达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显示随着系膜细胞增生的病理分级程度增高 ,PCNA的表达增高 ,而P2 7的表达则按相反方向进行。病理分级和P2 7、PCNA表达的等级相关性检验 (Spearman法 )显示 :P2 7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而PCNA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呈显著正相关。 (2 )IgA肾病三个中医证型的病理分级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气阴两虚证的病理分级比湿热证、肝肾阴虚证高 ,湿热证与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分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3)随着湿热→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的进展 ,P2 7的表达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而PCNA的表达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 :(1)P2 7、PCNA作为判断IgA肾病肾脏组织学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值得深入研究。 (2 )IgA肾病中医证型之间病理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一期血凝法测定41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浆中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结果 ACS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116.37±36.40)%明显高于健康者(73.55±15.73)%(P<0.01).结论血浆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增高、高凝状态的存在为ACS的发病基础,可以为临床上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防治ACS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丁浩  徐修才  吴竟生 《安徽医药》2007,11(12):1118-1118
目的分析总结血小板无力症(GT)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资料。方法1990年1月~2006年1月经我院确诊的3例血小板无力症回顾总结分析。结果3例患儿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自幼即发生出血倾向,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时间延长、血快收缩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结论血小板无力症是Ⅱb/Ⅲa表达量减少或结构异常引起的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疾病。  相似文献   
5.
6.
郑京  王智  阮诗玮  洪江准  吴竟  丘余良 《现代康复》1999,3(12):1474-1476
目的:探讨血、尿内皮素在慢性肾炎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正常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血内皮素(PET)和12h尿内皮素排泄量(UET)、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所有患FET、UET水平均升高,UET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ET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结论:内皮素参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尿内皮素比血内皮素更能明确反映肾脏病理损害程度且能反映肾小管的损伤程度,是肾小管功能损害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单克隆抗体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过程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其主要方法、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血栓调节蛋白(sTM)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74例2-DM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组(K组)sEPCP和sTM,并根据24h尿白蛋白(24hUAE)分为A组(n=36,24hUAE<30 mg)、B组(n=24,24hUAE30~300mg)和C组(n=14,24hUAE≥300mg).结果与K组比较,DM患者血浆sEPCR和sTM显著升高,P<0.05和P<0.01;分组比较,A组正sER和sTM水平无显著差异,B组显著升高(P<0.05和<0.01),C组更进一步升高,P值分别小于0.01和0.001;sEPCR与sTM、24hUAE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sTM与24hUAE(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P<0.05)呈显著正相关;sEPCR和sTM与DM病程、空腹血糖、血脂和年龄均无相关性.结论sEPCR和sTM升高与DM血管病变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良好指标,并可能参与其高凝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五、住房供应和卫生再也没有比目前中国工人的住房条件更悲惨的了。例如,在上海、汉口、武汉、武昌各棉纺织厂附近的工人住房,一般都是简陋的两层棚里,朝向阴暗的街道,而这些街道,即使把成堆的垃圾清除掉,仍狭得连一辆黄包车也难以通过。两家,有时两家以上的亲属占用一间长十三英尺、宽十英尺的房间,这样的房间又用从旧包装箱拆下来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抗磷脂抗体和抗活化蛋白C(APCR)与狼疮性肾炎 (LN)的关系及APCR的可能形成原因。方法 :检测 33例LN和 37例无LN的系统性红班狼疮 (NLN) ,ELISA检测ACA -IgG、IgM、IgA、PTT -LA检测LA ,APTT±APC检测APCR。结果 :LN组APCR阳性率 5 7 6% ,明显高于NLN组 ( 32 4% ) ;LN组ACA(IgG、IgM )阳性率 42 4% ,明显高于NLN组 ( 18 9% ) ;APCR和IgG -ACA同时阳性LN的发生率 ( 7/ 7)明显高于APCR阳性而IgG -ACA阴性者( 12 / 2 4)。结论 :APCR和ACA在LN有较高的发生率 ,ACA引起的获得性APCR可能是LN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