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龄3个月)患者临床资料、血流量、超滤量、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分析首次血液透析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不同类型血管通路的分布情况,并按性别、年龄、透析龄对各种血管通路的选择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所纳入的290例患者中,男性165例,女性125例,年龄(54.6±14.5)岁;2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比例分别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88.28%,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10.34%,移植物内瘘(AVG)1.38%;首次使用各种血管通路的比例为AVF 15.17%,TCC(CGN)1.38%,临时透析导管83.45%;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高血压肾病的患者比较,AVF使用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66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AVF使用比例较2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使用AVF透析患者中,有AVF失功重建史占比32.68%,有临时导管置入史占比达82.28%。290例维特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44岁、45~59岁、60~74岁和≥75岁的患者中AVF的使用率分别为88.89%、90.20%、90.11%、88.00%,各年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057,P=0.982);在透析龄1年、1~5年、5~10年、10年的患者中AVF使用率分别为72.73%、86.51%、96.20%、98.08%,组间比较,透析龄1年、1~5年与5~10年或10年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透析龄为5~10年与10年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23)。结论血管通路选择与年龄、性别无关,与原发病、透析龄等密切相关。在本中心,动静脉内瘘作为主要血管通路,但透析导管使用比例较高以及有导管置入史比例高,对内瘘长期使用影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盘造影证实12个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均撕裂,行PELD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前、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30~60(42±15.5)min。住院时间5~7(5.6±0.7)d。10例均获随访,时间12~20(15.4±3.3)个月。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VAS术前为6~9(7.5±0.8)分,术后为0~3(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术前为40.0%~82.9%(74.6%±13.1%),末次随访时为8.6%~14.3%(1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2例,良7例,可1例。结论 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重度杯状耳三维立体重建的有效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乳突区皮瓣及自体肋软骨切取的Ⅱ期再造方法对中重度杯状耳进行三维重建.Ⅰ期行外耳皮肤脱套、乳突区皮瓣分离;切取肋软骨与耳轮软骨桥接重建耳上极及乳突区皮瓣包盖.Ⅱ期行再造耳上极掀起,耳后筋膜瓣覆盖及植皮重建.结果 18例中重度杯状耳畸形患者,1例桥接处糜烂,软骨部分坏死,其余均Ⅰ期成活,随访3~26个月,外形满意.结论 应用乳突区皮瓣法重建中重度杯状耳,强调细节亚单位构建,再造耳更加安全、美观,手术成功率和医患满意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肺原发性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及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基因突变及表达谱特征。方法:纳入14例原发性肺ACC及24例原发性肺MEC患者,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样本,分别提取DNA;通过416panel靶向捕获测序进行DNA层面的突变分析,提取RNA,通过mRNA全转录组测序进行基因融合及表达谱分析。结果:原发性肺ACC最常见的突变为MYB/MYBL1融合,占比为78.5%(11/14);肺MEC患者中最常见变异为MAML2融合,占比50%(12/24),另有3例MEC患者检测到EWSR1融合,1例MEC患者出现ROS1融合。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NA差异表达基因中,肺ACC检测到SOX10、BCL11A等基因表达上调,肺MEC最主要差异上调基因为TFAP2A。结论:SOX10、BCL11A可能成为肺ACC新的生物标记点,TFAP2A与肺MEC对安罗替尼的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5.
骨性Bankart损伤是与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相伴随存在的肩盂前缘的骨折或骨缺损,其发生率在肩关节前脱位中占4%~70%,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当骨缺损的面积20%~25%时,单纯行软组织的修复如Bankart修复术效果不佳,建议行骨质重建,如Latarjet术、取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术等。目前行切开手术修复治疗已十分娴熟,但开放手术存在创伤大、出血多、对关节活动度影响大等缺点。随着关节镜工具及技术的发展,目前可以在全关节镜下处理骨性Bankart损伤。本文就骨性Bankart损伤的分类、生物力学背景、临床评估及关节镜下处理骨性Bankart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作一综述,为临床骨科医师在行肩关节镜治疗此病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过程中大家都基于对新药的开发,对于给药途径对疗效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通过双盲比较发现内镜下在溃疡周围行药物的局部注射疗效可有显著的提高。内镜对溃疡的治疗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实验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子宫内膜,8例单纯/复杂性增生内膜,7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69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GF-Ⅰ、IGF-ⅠR的表达情况.结果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IGF-Ⅰ蛋白表达阳性率是54.5%、40%(P>0.05);IGF-ⅠR蛋白表达阳性率是18.2%、60%(P>0.05).结论(1)IGF-Ⅰ与子宫内膜增生可能无关.(2)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增高,推测其在内膜细胞的恶性转变及恶性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楔形切除术治疗淋球菌感染后继发男性尿道旁管扩张的疗效.方法 高频超声指导下,用楔形切除术切除男性淋球菌性尿道旁管扩张11例.详细记录患者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手术后4周内尿道外口小孔消失,挤压原小孔处,无分泌物自原小孔处溢出,高频超声未能检测到管道状回声判为痊愈.手术4周后尿道外口仍有小孔,挤压后仍有分泌物自小孔处溢出,高频超声仍能检测到管道状回声判为无效.结果 11例患者手术时间14~23 min[(19.19±2.71)min]、术中出血量8~14 ml[(11.09±2.07)ml]、伤口愈合时间13~17 d[(14.91±1.45)d].10例痊愈,1例无效.均无并发症,龟头均无缺损.结论 楔形切除术治疗男性淋球菌性尿道旁管扩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大鼠皮瓣,对皮瓣早期断蒂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9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动物实验中心及中心实验室完成。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目的组.绿色荧光蛋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所有实验大鼠背部设计2cm&;#215;6cm随意皮瓣,蒂位于髂脊水平。皮瓣形成后,术时即刻将磷酸盐缓冲液稀释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携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溶液(目的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溶液(荧光蛋白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溶液(空白对照组)1mL注射到大鼠皮瓣内,给药后即刻以3-0丝线原位缝合,继续单笼饲养。所有实验大鼠皮瓣4d后断蒂,断蒂后7d观测皮瓣存活面积,取皮瓣远端存活区组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表达情况,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血管密度。 结果:①断蒂后7d,所有实验动物全部存活,皮瓣存活区与坏死区已经明确。②皮瓣存活率、皮瓣血管断面密度目的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皮瓣存活率:目的组为(98.8&;#177;1.5)%,荧光蛋白对照组为(78.3&;#177;2.5)%,空白对照组为(79.2%&;#177;2.4)%;皮瓣血管断面密度:目的组为(49.6&;#177;6.3)个/高倍视野,荧光蛋白对照组为(37.5&;#177;3.0)个/高倍视野,空白对照组为(39.5&;#177;3.0)个/高倍视野,P〈0.05],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组均可见棕黄色颗粒沉积,目的组比对照组染色深。④组织学观察,目的组皮瓣真皮、肉芽及肌肉中可见大量毛细血管,而对照组较少。 结论:应用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携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大鼠皮瓣具有促进皮瓣早期断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