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2篇
  免费   922篇
  国内免费   411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157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701篇
口腔科学   198篇
临床医学   1095篇
内科学   1055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193篇
特种医学   394篇
外科学   798篇
综合类   238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54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1179篇
  12篇
中国医学   872篇
肿瘤学   42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561篇
  2012年   851篇
  2011年   854篇
  2010年   779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527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蛋白(SLC)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期NSCLC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为对照组92例和转移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根治术切除病灶,通过免疫组化方式检测病灶中SLC7A11及CCR7含量,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SLC7A11及CCR7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ROC曲线分析两者及其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SLC7A11及CCR7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转移组患者病灶直径、支气管受累及T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直径(OR=49.254,95%CI=11.062~507.604)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LC7A11(OR=8.622)及CCR7(OR=8.709)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SLC7A11、CCR7及联合诊断对NSCLC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均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显著高于 SLC7A11及CCR7单独检测(2=7.292,15.125;均P<0.01)。结论 SLC家族的中SLC7A11及其受体CCR7与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疫情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在保证临床诊疗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保护好医务人员及患者健康、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方法本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并总结医院的疫情防控经验及应对策略,在患者合理分流、喉镜室工作环境的布置及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喉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中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及检查后的清洁消毒工作等方面做好疫情期间周详合理的工作安排。结果疫情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每日临床工作顺利完成,所有医务人员及患者均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也未出现其他院内交叉感染。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镜室的防护策略合理有效,能够在完成临床诊疗工作的同时有效保护医患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omoTherapy QualityAssurance(TQA)数据趋势与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系统输出的 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HT系统近3年内TQA各个模块的参数和数据趋势,探讨其与HT系统的静态输出剂量和 输出能量(D20/D10)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楔形阶梯静态模块的z轴偏移参数与HT的静态输出剂量的相关性最强(r=0.883, P<0.01)。基本剂量测定模块的出口检测器平整度值对能量变化最敏感(r=0.902),其次是楔形阶梯静态模块的能量差异 (r=0.897)和楔形阶梯螺旋模块的能量差异(r=0.852),灵敏度分别为2.3×10-4、3.1×10-4和5.7×10-4。结论:TQA有助于用户 追踪HT输出剂量和能量变化,及早进行必要的机器维护或剂量校准。  相似文献   
4.
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之经典名方。该文对近年来桃红四物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目前,桃红四物汤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较为系统,其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活血化瘀、调经镇痛、促进骨折愈合等方面,临床可应用于多系统、多脏腑疾病的治疗,例如妇科疾病、内科疾病、骨伤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在此基础上,依照质量标志物(Q-marker)有效、特有、传递与溯源、可测和处方配伍的"五原则"对桃红四物汤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提示阿魏酸、芍药苷、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梓醇、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作为该复方的Q-marker,后续可选择这些Q-marker为指标,根据药材、饮片、中间体、对应实物的量值传递进行桃红四物汤全程质量控制并创建其质量可溯源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培养脊柱及相关疾病推拿治疗的应用型人才。方法采用编写应用型教材、把教室转移到诊室和示教室、教材-案例“逼真”教学法、创造学生在临床真实环境下的动手操作机会和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法等手段和方法,在内容改革上纳入目前医院和社会机构多使用的规划教材之外的手法技术、现代康复技术和世界各地的脊柱手法技术,拓宽知识面,与临床应用接轨;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通过改革考试和评价方法,切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结果教学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学生临床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结论以就业为导向的脊柱及相关疾病的推拿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续筋接骨方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骨折患者60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续筋接骨方联合正骨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正骨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分析2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血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疗效判定。结果干预前,2组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血清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钙、磷及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β-CTX、PINP、骨特异性ALP水平、钙、磷及骨密度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评分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续筋接骨方可以改善骨折患者骨代谢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Identification of deleterious variants in heredit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HBOC) susceptibility genes allows for increased clinical surveillance and early detection, and could predict the response to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 inhibitor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rcinoma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prediction factors for HBOC syndrome, 882 selected individuals underwent multigene panel testing for HBOC risk assessmen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5 to March 2018. Overall, 176 deleterious mutations were observed in 19.50% (n = 172) of individuals. Twenty‐six of 176 mutations could not be retrieved in related public databases and were considered to be novel. Among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115 deleterious muta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429 patients (48.6%) with significant enrichment for a 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or ovarian cancer syndrome (P < .05). In the breast cancer subgroup, 31 deleterious muta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261 patients. Besides BRCA1 (8; 25.8%) and BRCA2 (11; 35.5%), the 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 genes, an additional 12 deleterious mutations (38.7%) were found in seven other susceptibility genes. Higher mutation incidence (57.9%) was observed in subjects with histories of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Our results highlighted the genetic heterogeneity of HBOC and the efficiency of a multigene panel in carrying out risk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咽喉舒胶囊的主要药效作用。方法运用毛细管方法及浓氨水引咳法分别观察咽喉舒胶囊的祛痰止咳作用。运用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及腹腔注射醋酸方法,评价咽喉舒胶囊的抗炎消肿作用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采用25%氨水造模的SD大鼠急性咽炎模型,从病理组织学的角度评价咽喉舒胶囊抗急性咽炎作用。结果整体实验咽喉舒胶囊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大鼠分别为0.45、0.9、1.8g·kg-1;小鼠分别为0.9、1.8、3.6g·kg-1)。本品高、中剂量显著增加大鼠的排痰量、延长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咳嗽次数。本品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减轻大鼠足跖肿胀度并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咽喉舒胶囊具有抑菌、止咳祛痰和抗炎消肿作用,有利于咽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正常人和尿石症患者尿液中凝血酶原片段1(UPTF1)在含量及其与草酸钙晶体的结合能力,以探讨UPTF1含量或功能异常与草酸结石形成的关系,用ELISA法检测正常人和尿石症患者24h尿液、用过饱和结晶法制备的晶体表面结合物质和结石基质中UPTF1的含量。结果发现尿石症患者尿液中能与草酸钙结合的UPTF1的浓度及其在24h尿中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组;UPTF1普遍存在于含钙结石中。结果表明:尿石症患者尿液中抑制结石形成的UPTF1明显减少可能是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非同位素标记的探针杂交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长度的方法,借此探讨无偿献血对献血者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酚/氯仿提取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非同位素标记的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化学发光X线片曝光显示杂交谱带,积分光密度扫描计算TRF值。结果所测样本获得了较好的低背景杂交谱带,测得35~40岁无偿献血组TRF值平均为11.73kb,相应无献血史对照组平均为11.78kb。结论建立了非同位素标记的探针检测端粒DNA的方法,用上述方法初步显示了固定的长期无偿献血并未对献血者的造血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