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环维黄杨星D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D(Cycloirobuxiure D,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PC12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和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引起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探讨CVB-D对模型大鼠神经行为、脑梗塞范围、脑含水量、脑指数的影响,以及其对PC12细胞缺氧样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CVB-D能降低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塞率、脑指数、脑含水量,抑制Na2S2O4造成的PC12细胞缺氧样损伤,降低LDH的漏出,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CVB-D对实验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红花酸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祥春  钱之玉 《药学学报》2004,39(3):172-175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部分狭窄术致心肌肥厚,采用试剂盒测定Na+-K+ ATPase和Ca2+-Mg2+ ATPase的活力及羟脯氨酸的含量,SDS-PAGE检测MMPs的活力。结果 模型组ATPase活性降低更加明显,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加,MMPs活力明显增强。西红花酸能显著提高心肌组织的ATPase活力,降低胶原的含量,抑制MMPs的活力。结论西红花酸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抑制MMPs的活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沈祥春  钱之玉  陈琦  王雅娟 《药学学报》2004,39(10):787-791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1 μmol·L-1 NE损伤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LDH、心肌细胞ATPase、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MSDH)的活力,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观察西红花酸保护作用。结果模型组细胞培养上清液LDH增加,心肌细胞MSDH和ATPase的活力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西红花酸明显降低培养上清液LDH增加,提高MSDH和ATPase的活力、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对心肌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西红花酸对NE所致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和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木豆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结晶、重结晶、正相硅胶色谱、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MCI柱、大孔树脂柱及HPLC等技术对木豆枝叶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木豆枝叶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叶黄素(1)、3β,23,28-trihydroxy-12-oleanene-23-caffeate(2)、3β,23,28-trihydroxy-12-oleanene-3β-caffeate(3)、白桦脂醇(4)、5,22-二烯-7-酮-3β-羟基豆甾烷(5)、7-oxo-β-sitosterol(6)、(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7)、alternamide B(8)、n-butyl-β-D-fructofuranoside(9)、leonuriside A(10)、(2S)-1-O-heptatriacontanoyl glycerol(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漆姑草(HSJ)醇提物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NB4)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设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漆姑草组(30、60、120μg/m L);作用NB4细胞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NB4细胞增殖抑制率;Wright-Giemsa染色法观察NB4细胞形态;Real time-PCR检测Jagged1、Notch1、c-myc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Jagged1、Notch1、c-myc蛋白表达。结果漆姑草作用NB4细胞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漆姑草组NB4细胞形态向成熟细胞改变,可见核/浆比例减小,核形呈肾形核或分叶核;与对照组比较,30、60、120μg/m L漆姑草组NB4细胞中Jagged1 m RNA表达量[分别为(0.78±0.10)、(0.32±0.15)、(0.07±0.02)]降低,Notch1 m RNA表达量[分别为(1.27±0.14)、(1.39±0.23)、(1.53±0.30)]升高,c-myc m RNA表达量[分别为(0.88±0.05)、(0.67±0.02)、(0.47±0.16)]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30、60、120μg/m L漆姑草组NB4细胞中Jagged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95±0.10)、(0.69±0.02)、(0.59±0.01)]降低,Notch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56±0.08)、(0.81±0.03)、(1.33±0.14)]升高,c-myc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2±0.14)、(0.70±0.07)、(0.65±0.2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漆姑草能诱导NB4细胞向成熟细胞方向分化,其分化诱导作用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探讨整合素αvβ3抑制剂(Cyclo-RGDfK)对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诱导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MCF-10A细胞,采用FN诱导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MT)模型。Western blot实验检测αv integrin、β3 integrin、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N作用48 h后可明显增强αv integrin、β3 integrin、N-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在给予Cyclo-RGDfK作用后,FN诱导的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上调和E-cadherin表达下调被明显逆转;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表明,FN能显著增强MCF-10A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Cyclo-RGDfK能显著抑制FN的诱导作用。结论 Cyclo-RGDfK能抑制FN诱导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的EMT过程,降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其可能是治疗乳腺癌转移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HA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p-Akt/eNOS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HAEC,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阿司匹林组,建立ox-LDL(150 mg/L,24 h)诱导的 HAEC细胞损伤模型,阿司匹林组在建模前用阿司匹林预处理1 h,利用MTT法检测HAEC存活率、LDH外漏率分析细胞损伤,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 NO)含量,蛋白印迹法及RT-PCR方法检测p-Akt、eNOS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诱导损伤后细胞MTT值显著降低,LDH外漏明显增加,内皮细胞NO分泌与释放减少,p-Akt、eNOS的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阿司匹林干预后能显著改善上述指标。结论:阿司匹林对ox-LDL诱导的HAE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激活p-Akt/eNOS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α受体拮抗剂哌唑嗪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分析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外漏实验和吉姆萨染色实验观察原代心肌细胞损伤;JC-1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NE(100 μmol·L-1)作用于原代培养心肌细胞48 h,细胞存活率降低;LDH外漏增加;细胞形态改变,细胞数减少、胞体膨大、胞核居中、胞间间隙增大,呈明显病理学特征;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哌唑嗪明显改善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原代培养心肌细胞损伤,增加MTT值、降低LDH外漏量、改善心肌细胞病理形态、增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或P<0.01)。结论:哌唑嗪能显著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本实验为α受体阻断剂改善高交感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血药浓度检测对比分析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人群茶碱体内代谢与临床疗效特点的差异。方法:分别测定少数民族与汉族患者达稳态血药浓度后的茶碱及其代谢物1,3-二甲基尿酸的血清浓度;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者茶碱及其代谢物1,3-二甲基尿酸血药浓度的差异以及2组患者用药前后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检查等量化指标改变值的差异。结果:少数民族与汉族患者茶碱血药浓度的差异、用药前后肺功能检查中FEV1/FVC的改变值以及用药前后血气分析检查中SpO2的改变值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汉族患者组茶碱血药浓度要普遍高于少数民族患者组,且以上临床检查指标的改变值也高于少数民族患者组。结论: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患者使用氨茶碱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改善程度各有不同,汉族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更高,肺通气功能的改善情况更好,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提示不同民族人群中茶碱在体内经肝药酶CYP1A2代谢可能存在基因多态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柠檬桉油自微乳递送系统(SMEDDS)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能.方法 通过改变处方配比,制备不同的柠檬桉油自微乳,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液的有效自乳化区域;以自微乳平均粒径为响应值,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柠檬桉油自微乳处方进行优化,筛选柠檬桉油自微乳处方中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并验证;取最佳处方制备所得的柠檬桉油自微乳超纯水稀释10倍,观察外观,采用马尔文激光电位粒度仪测粒径大小、分布情况及Zeta电位.结果 柠檬桉油SMEDDS的最佳处方是柠檬桉油(45%)为油相、巴斯夫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HS15,36.7%)为乳化剂、无水乙醇(18.3%)为助乳化剂、乳化剂及助乳化剂比例为2:1,滴加纯水9 mL,得外观呈半透明带蓝色乳光的柠檬桉油SMEDDS,激光粒径电位仪测得平均粒径为(49.05±0.33)nm,Zeta电位为(4.66±0.18)mV.结论 柠檬桉油SMEDDS制备方法简便,重复性好,所得柠檬桉油SMEDDS外观良好,理化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