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肥胖程度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程度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行睡眠监测者374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分为4组:正常组及轻度、中度、重度OSAS组。按照体重超重比将其分为无肥胖、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及重度肥胖4组。结果肥胖者82.67%合并OSAS,OSAS中42.32%合并肥胖。OSAS组的颈围、体块指数和体重超重比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程度越重,AH I值越高,夜间最低SaO2值越低。体重超重比与AH I呈正相关(r=0.1326,P<0.05),与夜间最低SaO2呈负相关(r=-0.2509,P<0.001)。结论肥胖是OSAS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程度与OSA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用人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细胞株)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第3代hBMMSC株)建立Transwell非接触分层共培养体系,分4组:(1)空白对照组;PBS+A549; (2) LPS诱导组;LPS+A549; (3) BMMSC对照组:BS+A549+BMMSC; (4) BMMSC干预组:LPS+A549+BMMSC.采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 3、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10 μg/mL LPS可体外诱导A549细胞凋亡;BMMSC干预组A549细胞凋亡率、caspase-3与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LPS诱导组、空白对照组和BMMSC对照组(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PS诱导组、空白对照组和BMMSC对照组(P<0.01).结论 与LPS诱导的A549细胞共培养,BMMSC能促进A549细胞表达抗凋亡蛋白bcl-2和抑制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反复低热,咳嗽7月余,于2005年5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无胸痛、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检查胸部CT示双上肺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给予头孢哌酮、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种异体肝移植合并肺部感染细菌学的特点。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22例肝移植病例的术后咽拭子、痰液、血液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咽拭子、痰液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液,咽拭子、痰液培养两种方法之问无差别,主要为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光滑球拟酵母菌、草绿色链球菌、粪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同种异体肝移植合并肺部感染主要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真菌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补体受体1(CR1)和补体受体3(CR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断细菌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40例,根据细菌检出结果分为细菌检出组25例,未检出细菌组15例。同时纳入COPD缓解期患者20例,同期无吸烟史体检指标正常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Anthonisen标准对AECOPD患者分组,40例分为Ⅰ型11例、Ⅱ型12例和Ⅲ型17例。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的CR1和CR3水平。运用ROC曲线分析,判断CR1、CR3区分AECOPD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AECOPD细菌检出组中CR1、CR3明显高于AECOPD未检出组、COPD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②Anthonisen标准分组发现Ⅰ型CR1、CR3明显高于Ⅱ型、Ⅲ型。③CR1的ROC曲线分析最佳临界点为11,此时的敏感性为0.875,特异性为0.925。CR3曲线下最佳临界点为52,此时的敏感性为0.925,特异性为0.925。结论 CR1、CR3在区分细菌感染引起AECOPD具有较好的判别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控制的现状.方法分别从患者和医生的角度,通过问卷的方式,从戒烟、肺功能检查、吸氧、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吸入装置的使用、康复锻炼、随访情况以及开展的健康教育等方面调查缓解期的控制情况.结果 (1)患者的调查显示:33.8%的患者表示需要长期氧疗,34.78%平时坚持吸入气雾剂,41.54%的患者能够正确使用不同吸入装置,有24.15%对呼吸康复治疗方法略有了解,只有4.83%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肺功能,没有患者在缓解期曾到过医院行氧饱和度监测,28.02%COPD患者认为参加COPD防治知识讲座很有必要.(2)医生的调查显示:45.2%医生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肺功能(χ2=24.723,P〈0.01),介绍患者行肺康复治疗的医生50.7%(χ2=17.656,P〈0.01),调查患者能否坚持长期氧疗的医生为63%(χ2=8.96,P〈0.05),建议长期吸入激素治疗的医生为49.3%(χ2=12.68,P〈0.01),建议长期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医生为48.6%(χ2=15.51,P〈0.01),认为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为52.1%(χ2=14.11,P〈0.01),省市级医生明显高于县级.而对固定开展健康教育、定期随访、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率及氧饱和度的监测的调查三级医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昆明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管理存在严重不足,应该提高缓解期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痰诱导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气流受限和气管炎症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目前对气道炎症的研究主要有:自发排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粘膜活检及痰液诱导管。但就临床实用性、可信性和可操作性而占,痰液诱导技术可能是最佳的途径。自从Bickerman等人在1958年首次尝试在肺癌患者中通过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发现肿瘤细胞开始,到90年代初Pin等才运用到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指南对治疗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17例CAP患者遵循指南选择首剂抗生素情况以及指南对治疗的成功率的影响.结果本资料首剂抗生素使用遵循指南的占68.8%,5 a间首剂抗生素的遵循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5 a间遵循指南选择抗生素治疗与未遵循指南选择抗生素治疗失败率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差异(χ2=20.458,P〈0.001).结论遵循CAP指南能够降低首选抗生素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Openvigil药物警戒数据分析网站检测和评价引起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药物不良事件的信号,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在Openvigil药物警戒数据分析网站使用OpenVigil 2.1-MedDRA-v24(data 2004Q1-2022Q3)在线分析系统,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2004年第1季度—2022第3季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PT为“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的数据,查询RxNav网站进行商品名和药品通用名查询,合并相同通用名药物,重新计算合并后药品不良事件的相关数据及比例报告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s,PRR)值、Chi_squared值,筛选DE≥30,PRR>2,Chi_squared> 4的条目,药品比对ATC码进行分类,形成旭日图,对比SIDER、药品说明书、国内外文献等分析药物不良事件信号真伪。结果 设定时段内,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来源首要引起ILD不良事件的药品共计报告113 854例,前5位引发ILD信号最强的系统依次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L)、消化系统及影响代谢药物(A)、全身用抗感染药(J)、心血管系统药物(C)、肌肉-骨骼肌系统药(M),结合药品说明书、国际不良反应网站及国内外文献报道,吉非替尼、比卡鲁胺、紫杉醇、阿法替尼、奥沙利铂、多西他赛、依维莫司、决奈达隆、他克莫司、伊马替尼、徳喜曲妥珠单抗、复方磺胺甲恶唑、柳氮磺吡啶、地诺单抗、替吉奥、瑞巴派特为最可能引发ILD不良反应的药品。结论 通过Openvigil药物警戒数据分析网站进行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通过严谨医学评价得出最有可能引发ILD不良反应的16个药品,可为临床做好预警工作,早期发现ILD并及时停药,积极予以对症治疗,以降低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Wells评分、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二者相结合对肺栓塞(PE)的诊断和排除价值.方法 2008-03~2010-05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疑似PE患者,均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血浆D-二聚体检测,采用Wells评分进行临床可能性评估.以CTPA结果 为标准,分析各组患者的PE诊断率.结果 入选的126例疑似PE患者,进行CTPA检查后诊断PE 32例,D-二聚体阳性、Wells评分阳性、二者均为阳性的PE发生率分别为49.1%、41.7%、51.5%,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阴性、Wells评分阴性、二者均为阴性的PE发生率分别为8.2%、30.0%、2.2%,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检测和Wells评分诊断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似,分别为81.3%、78.1%和71.3%、62.8%;二者阴性预测值也相似,分别为91.8%、89.4%;二者均为阳性诊断PE的敏感性为53.3%,特异性为83.0%,阴性预测值为83.9%;二者均为阴性排除PE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47.8%,阴性预测值为97.9%.结论 D-二聚体阳性、Wells评分阳性和二者均为阳性对PE的诊断率相近;D-二聚体和Wells评分均为阴性时并不能完全排除PE;D-二聚体检测结合Wells评分能更准确地预测PE的发病风险,当二者均为阴性时,排除疑似PE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