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7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并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制酸的同时兼顾保护胃粘膜,加强支持疗法,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结果:20例(GCS 3-8分)重型颅脑伤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存活11例,死亡9例,结论:采用系统的非手术疗法可改善重型颅脑外伤并消化道出血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Transcutaneous ultrasound of the cervical esophagus was performed in 46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in 35 controls. The former had 24 upper segmental lesions and 22 lower segmental lesions. The level of the sternoclavicular joint was used to divide the esophagus into the upper segmental (USE) and lower segmental esophagus (LSE). The anterior esophageal wall thickness and luminal dimension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immediately after phonation. The mean wall thickness in the controls was 1.8 mm before phonation and 2.1 mm after phonation,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test,P<0.05). The mean wall thickness in the USE carcinoma group was 4.3 mm and 4.4 mm before and after phonation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is and USE carcinoma groups (t test, P<0.05). The cross sectional area, which was calculated as the product of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diameters, averaged 28 mm~2 before phonation in the controls and increased to 44 mm~2 after phonation (t test, P  相似文献   
4.
3月20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济南燕子山庄礼堂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共青团山东省卫生厅直属机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这里热烈举行。  相似文献   
5.
背景 脑卒中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健康体检纵向数据累积了大量的健康信息,由于缺失数据多、样本量小等诸多问题,导致其利用率低、重要信息未能得到充分挖掘,进而对常见慢性病的有效防控等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目的 基于贝叶斯多变量联合模型,探讨体检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因素,为慢性病风险因素分析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使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健康医学中心2008—2015年的体检资料。随访情况:以首次发生脑卒中为结局事件,发生结局事件立即停止随访;若未发生,到2015年体检信息收集完成后结束随访;体检间隔时间为1年。依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纵向观察变量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质指数(BMI)和收缩压(SBP)。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基线情况对脑卒中结局事件的影响;采用贝叶斯多变量联合模型,分析随访过程中TC、TG、LDL-C、HDL-C、BMI和SBP的纵向变化轨迹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4例研究对象,1 581条纵向随访记录,平均随访时间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苏州市学生近视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近视的风险模型,为学生近视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招募苏州市四至十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标准化问卷收集学生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用眼环境、读写习惯、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睡眠及父母近视史等,现场测量教室照明,对每名学生进行屈光检测和裸眼远视力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Framingham模型构建近视风险评分模型。结果 本次纳入9~18岁学生2 859人,近视2 264人,近视检出率为79.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 1.544,95%CI:1.258~1.896)、年龄(OR = 1.404,95%CI:1.325~1.487)、父母近视(一人近视:OR = 2.114,95%CI:1.694~2.638;均近视:OR = 3.450,95%CI:2.590~4.594)、黑板面照度不合格(OR = 1.316,95%CI:1.017~1.703)和躺着或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OR = 1.464,95%CI:1.099~1.950)是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Framingham近视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733~0.777),最佳临界值点为6.6,灵敏度为68.3%,特异度为70.9%,约登指数为39.21%(95%CI:34.90%~42.35%)。结论 Framingham近视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近视预测能力,可用于近视的健康管理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了解北京、湖南、宁夏三地儿童青少年甜饮料摄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湖南、宁夏三地通过方便样本整群抽取21所中小学校4 087名10~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膳食问卷进行甜饮料饮用行为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甜饮料摄入情况.结果 共纳入有效调查对象3 796名,人均甜饮料摄入(7.1±10.3)杯/周(每杯250 mL);每周饮用甜饮料的对象有3 040名,其人均甜饮料摄入为(8.9±10.8)杯/周.儿童青少年摄入更多甜饮料的独立危险因素(R2=0.262)包括:男生(β=-0.079,95%CI=-0.114~-0.045)、每日视屏时间长(β=0.131,95%CI=0.096~0.165)、家中甜饮料储备多(β=0.218,95%CI=0.183~0.253)、家庭社会经济学得分高(β=0.164,95%CI=0.126~0.203)、不正确的甜饮料饮用观念(β=-0.190,95%CI=-0.225~-0.155)、缺乏健康意识(β=-0.099,95%CI=-0.134~-0.064)以及自我控制力薄弱(β=-0.210,95%CI=-0.244~-0.175).结论 10~ 18岁儿童青少年甜饮料的摄入情况受性别、每日视屏时间、家中甜饮料储备情况、家庭社会经济学得分以及对甜饮料饮用的态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p pallidum)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梅毒血清学检验已列入献血员和临床患者输血前、手术前以及各种创伤性检查前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目的: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方法:采用乙酰甲胆碱和磷酸组胺引喘豚鼠实验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平喘作用;采用氨水引咳小鼠实验、枸橼酸引咳豚鼠实验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镇咳作用;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实验观察桂芍子喘颗粒的祛痰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桂芍子喘颗粒高剂量组豚鼠引喘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桂芍子喘颗粒各剂量组小鼠和豚鼠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桂芍子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和豚鼠咳嗽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桂芍子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酚红排泌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桂芍子喘颗粒具有一定的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