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颌下入路手术的解剖要点及其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具成人新鲜尸体标本下颌下区的重要血管和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并测量舌下神经与喉上神经内侧支之间纵向的最短距离;其中男3具、女2具,年龄39~62岁,均排除颈椎相关疾病病史。回顾分析2006年12月—2012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采用下颌下入路手术治疗21例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7~59岁;根据Levine-Edward分型,Ⅱ型骨折18例,Ⅱa型骨折2例,Ⅲ型1例。结果下颌下入路的相关重要解剖结构在尸体解剖中得以充分显露,舌下神经与喉上神经内侧支之间纵向的最短距离为(21.7±3.1) mm,通过适当牵拉能够充分暴露C2、C3水平,满足Hangman骨折手术治疗操作要求。21例临床病例随访(21.3±8.1)个月,骨折愈合均良好,术后神经症状及颈肩部疼痛程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JOA 改善率为64.9%。1例术中减压过程中出现脑脊液漏,术中行明胶海绵及Surgiflo填塞处理,术后常压引流3 d未引出脑脊液,引流拔除后手术切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症状,2个月后自行恢复。结论下颌下入路可充分显露手术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所需的手术节段,手术疗效满意。熟知下颌下三角区域解剖结构、重要神经血管的走行是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建喜 《吉林医学》2015,(4):736-737
目的:比较克氏针与锁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112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参照组56例,予以治疗组患者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锁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骨折愈合等手术指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优良率(80.36%)与参照组(7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与锁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的临床效果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实际伤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式中采用新型Zero-p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5月~2011年5月由同一主刀医师采用Zero-p颈椎椎间融合器连续完成的84例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先后依次分为三组(A、B、C),每组28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VAS评分、术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植骨融合等指标,分析各组间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9.8个月(13~2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术前各组患者之间在年龄、性别、神经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组(67.1±4.6) min,B组(56.2 ±4.7) min,C组(52.5±3.8) min.术中出血量A组(33.8±5.2) ml,B组(25.2 ±4.3)ml,C组(24.5±3.9)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A组(4.4±1.5)d,B组(3.6±1.7)d,C组(3.2±1.4)d.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经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F=2.842,P=0.042;术中出血量:F=2.056,P=0.039;术后平均住院时间:F =3.163,P=0.044),两两比较:A组与B组、C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而B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共有11例(13.1%)患者出现吞咽困难表现,其中A组6例,B组3例,C组2例.通过保守治疗后均在3个月内缓解.随访期间所有病例无脑脊液漏、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移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ACDF术式中采用Zero-p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椎病的近期临床效果良好,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较低;对有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经过30例左右手术可达到熟练和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4.
驻海南部队官兵口腔粘膜纤维性病变1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洋  王建喜 《西南军医》2008,10(2):54-55
目的调查驻海南官兵咀嚼槟榔引起的口腔粘膜纤维性变的发病状况。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63例OS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OSF患者中男性官兵147例(90.2%);36~45岁之间患OSF最多,(2)患者均有咀嚼槟榔史,其发病与咀嚼槟榔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3)担任运输、警卫任务的官兵发病频率高(28.9%),南方籍官兵(97例)较北方官兵(66例)发病率高。(4)临床表现:以口腔粘膜刺痛、当作口腔溃疡前来就诊的病人占总人数的73.6%,口干病人占53.4%,溃疡病人占59.5%,另外还有粘膜苍白(45%),板状化(20、9%)等体征,常合并多种症状体征。结论(1)驻海南官兵口腔粘膜纤维性变多发生于男性;(2)与咀嚼槟榔时间呈正相关关系;(3)人员分布与籍贯、职务有关;(4)注意口腔宣教,杜绝咀嚼槟榔习惯。  相似文献   
5.
皮样囊肿为皮肤的良性肿瘤,最常发生于面部、头皮、颈部及躯干。发生在骨的表皮囊肿比较少见,现报告一例。男,40岁。住院号19942。左无名指末节逐渐肿大6年余。曾于1956年搬石头时将左无名指末节砸  相似文献   
6.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应用口趋广泛,尤其在呼吸内科的尢创治疗效果越来越被临床认可.我科在保留自主呼吸下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患者拔管后行无创BiPAP辅助呼吸支持2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癌严重地危害我国劳动人民的健康,为了研究其根治的办法,建立胃癌模型非常必要。本实验企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小鼠诱发与人体胃癌类似的腺胃癌瘤。材料和方法第一批实验采用体重20克左右的小白鼠21只,第二批实验采用体重18~22克雄性小白鼠82只,无菌手术在腺胃粘膜面穿挂含甲基胆蒽线结。首先打开腹腔取出胃,在腺胃前壁作一长约2毫米的切口,然后将缝针自切口进入胃腔,从幽门小弯侧粘膜面经肌层和浆膜穿出,在浆膜表面打结固定,使含甲基胆蒽线结紧贴于粘膜。顺序分别将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手术麻醉前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骨折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小剂量氯胺酮,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入室时、给药后、侧卧后和翻身平卧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O2),以及两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时间节点SBP、DBP、HR水平显著低于入室时(P<0.05),对照组侧卧后和平卧后的SBP、DBP、HR水平显著高于入室时及给药后(P<0.05),观察组给药后及侧卧后的SBP、DBP、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O2水平仅给药后时间点显著低于入室时和对照组给药后时间点(P<0.05)。观察组Ramasay镇痛评分为(2.2±0.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0.5)分(P<0.05)。结论:麻醉前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可有效缓解下肢骨折患者摆放椎管内麻醉体位时的疼痛,有利于更好地实施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出一种采用动态骨骼肌肉综合分析系统(comprehensive musculoskeletal analysis system,CMAS)测量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新方法,并探讨其测量的重复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择本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的颈部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MAS测量和DSA动态影像测量颈椎ROM.50名受试者采用CMAS进行测量(A组),15名受试者同时采用动态X线(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影像进行测量(B组).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对A组进行观察者内、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采用测量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SEM)和最小可检测变化(minimum detectable change,MDC)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 两种测量方法在两组不同性别、年龄分组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观察者内一致性分析ICC=0.947,95%CI(0.763,0.980),P<0.01,两次测量具有高度一致的观察者内一致性;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ICC=0.899,95%CI(0.799,0.947),P<0.01,不同测量者测量具有高度一致的观察者间一致性.A组颈椎ROM测量的SEM为3.0°,MDC为6.9°;B组SEM为1.8°,MDC为4.1°;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方法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758;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方法的平均差值为0.29°,差值分布接近于0,所有测量的数据点均在95%CI内.结论 CMAS测量颈椎ROM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是用于测量颈椎RO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颈段血管畸形约占脊髓血管畸形的10~20%,合并髓内出血者少见报告,本病预后十分险恶,且容易误诊。现将我院经尸解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以引起警惕。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4岁,因四肢瘫痪和尿潴留收入观察室。患者就诊前20个月突然左上肢乏力,仍能劳动,1周后自行缓解。前2月又突发左上肢无力,穿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