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二维(2D)及三维(3D)重建,分析其CT、2D及3D征象。结果:寰枢椎骨折23例,其中寰椎骨折5例,枢椎椎体6例,椎弓5例,齿状交7例;寰枢关节脱住9例。CT结合2D及3D重建确诊病例中,依据X线正确诊断仅23例,准确率为71.9%。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是安全准确诊断寰枢推骨折及脱位并确定其类型的较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线检查在先天性肠闭锁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肠闭锁42例,术前均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其中12例经胃管行胃及小肠碘水造影,18例行碘水灌肠检查。结果:42例中,十二指肠闭锁6例,空肠闭锁14例,回肠闭锁19例,结肠闭锁3例,腹平片可显示不同平面的肠梗阻征象。12例胃肠造影中,显示肠闭锁盲端8例,盲端未显示4例。18例灌肠造影显示为细小结肠16例(显示结肠闭锁盲端3例),正常结肠2例。结论:腹部立位平片是先天性肠闭锁的首选导向检查方法。灌肠检查对其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是十分必要的,碘水胃肠造影检查应慎重。  相似文献   
3.
国人寰枢椎影像解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供国人寰枢椎影像学解剖数据,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R片、CT横断面、二维及三维重建,采用游标卡尺、量角器及CT、CR现有标准测量120例国人寰枢椎影像学解剖正常值.结果:CR张口位侧位齿状突测量与CT二维重建测量无明显差异,寰椎下关节面外倾角两侧不对称分别占20.5%,横突孔内侧至侧块内缘距离(侧块横径)均大于11mm,横突孔纵横径均大于4.5 mm,枢椎椎弓根上倾角变异较大(33~47°),内倾角变异不大;齿状突后倾角变异较大(12~22.5°).结论:CT测量能够全面观察寰枢椎影像解剖的立体结构,准确提供寰柩椎影像学解剖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X线辐射剂量及低碘浓度等渗对比剂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L-LWiDose4)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T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需行心脏CTA检查的连续10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不同的扫描方案:常规组(A组)53例,采用100 kVp、100 mAs、碘海醇(350 mg I/mL),重建方式为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实验组49例,采用80 kVp、80 mAs、碘克沙醇(270 mg I/mL),根据iDose4迭代算法可以得到iDose4-1~iDose4-7 7组图像,选取iDose4-2~iDose4-6 5组图像,分别记为B组、C组、D组、E组、F组。依据新生儿体质量采取不同的对比剂注射剂量并计算碘摄入量。测量主动脉弓、气管分叉水平降主动脉、肺动脉干及主动脉弓层面两侧胸大肌和竖脊肌CT值,测量气管分叉层面周围空气CT值的标准差(SD),记为背景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和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以手术或心导管造影为“金标准”,统计并比较各组CT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CTDIvol、SSDE、DLP、ED较常规组分别降低了57.08%、56.62%、58.31%、56.97%(P<0.05)。常规组、实验组对比剂碘摄入量分别为(1.83±1.27)g和(1.61± 1.3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组图像客观评价不及A组、C组、D组、E组(P<0.05)。A组、D组、E组图像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实验各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6%、81.6%、87.7%、97.9%、97.9%、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 kVp、80 mAs、碘克沙醇(270 mg I/mL)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TA检查,在降低患者的电离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剂量的同时,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5.
原发于骨的恶性淋巴瘤较少见,因其临床及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给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收集我院近年来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骨的原发性恶性淋巴瘤5例,旨在探讨其CT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小儿胸部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低剂量扫描在小儿胸部的应用。方法水模测试:在水体模的同一层面做3mm层厚的150、80、50、35、15mAs扫描。在每幅图像的5个相同感兴趣区测CT值,做CT值的均匀性和噪声水平比较。病例扫描:随机选择肺部感染的患儿40例,先行常规剂量(150mAs)扫描以确定感染部位,再在感染局部做低剂量扫描(50,35mAs及15mAs)。其他参数为:120kV,床进28.8mm/圈,0.5s/圈,16×1.5mm准直,重建层厚及间隔均为3mm。比较不同剂量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由2位高年资医师按优、良、合格及不合格的等级盲法评价不同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T图像的均匀性随着扫描剂量的减少而变差,图像噪声水平随扫描剂量的减少而增高。小儿胸部150、50、35、15mAs的CTDIw分别为:10.0、3.3、2.3、1.0mGy,其DLP分别为:117.8、39.3、27.5和11.8;150、50、35mAs的符合临床诊断图像(包括优,良,合格3个等级)所占比例,肺窗和纵隔窗均不小于90%,而15mAs的不合格图像所占比例为20%。结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多排螺旋CT小儿胸部检查采用35mAs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髋关节解剖结构复杂,骨块相互重叠,X线平片及CT轴位像难以直观、全面地显示髋关节损伤情况。螺旋CT三维重建(3D)在髋关节外伤诊断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清晰显示髋臼及股骨头各部立体形态,全面地评估髋关节损伤程度。我院2003年7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髋关节损伤74例,均行X线平片、CT薄层扫描及多维重建,现对各种重建技术在显示髋关节骨折和脱位形态、类型及腔内骨碎片的优点及局限性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脑低剂量CT扫描的最佳参数,降低扫描辐射剂量。方法选取颅脑CT检查的新生儿150例,随机等分成5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层厚、层间距6mm,管电流分别使用250、200、150、100、50mAs行全颅脑CT扫描,统一于左基底节层面测量各组CT值及标准差(SD)。对5组剂量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全头颅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噪声及图像质量对比分析。结果(1)随着扫描剂量的降低,CTDIw(mGy)及DLP值明显下降,50mAs组仅为常规剂量组的20%;(2)50mAs组扫描图像质量等级以较好和一般为主,100mAs及以上各组以好、较好为主,mAs降低,图像质量也下降;(3)50mAs组图像噪声较大,但颅内正常结构及病变组织显示尚清,且可通过调整窗宽和窗位,使图像质量得到提高,基本不影响诊断。结论50mAs低剂量新生儿颅脑扫描的图像质量有所下降,但不影响诊断,且由于辐射剂量显著降低,有效地保护了新生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摄影诊断相关性因素,提高诊断率。方法:常规采用双侧乳房轴、斜位,部分加拍特殊位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乳腺癌的影像特点和技术因素。结果:28例乳腺癌直接征象包括显示肿块型18例(64.3%),结构不良型6例(21.4%),致密型4例(14.3%)。并见乳晕皮肤增厚(8例),乳头内陷(5例),血管增粗(2例)及腋下淋巴结肿大(6例)等间接征象。结论:乳腺癌诊断率的提高,有赖于多角度摄片,认真分析x线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小儿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小儿胸部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随机选择肺部感染的患儿30例,先常规剂量(150mAs)扫描,再在感染灶局部加作低剂量扫描,剂量为50,35及15mAs.其他参数为:120kV,床进28.8mm/圈,0.5s/圈,16×1.5mm准直,重建层厚及间隔均为3mm.分别记录不同剂量扫描时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及剂量长度乘积(DLP).(2)由2位高年资医师按优、良、合格及不合格的等级盲法评价不同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小儿胸部35mAs和15mAs的CTDIw与常规剂量150mAs的比值分别为23.0%及10.0%,其DLP与常规剂量比值为23.3%和10.0%.(2)图像质量评价结果:150,50,35,15mAs的可诊断图像χ2检验,肺窗P>0.05 ,纵膈窗P<0.05,提示上述剂量肺窗图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纵膈窗图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用150,50,35mAs的可诊断图像进行χ2检验, P>0.05,提示其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小儿胸部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采用35mAs左右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