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和评价。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n Bandura)提出,其机制为对人类的认知行为有调控作用。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慢性疾病的I临床研究越来越多,近年来有关对慢性病患者增强自我效能干预的相关研究也开始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专科分组式整合培训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效果,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5届和2016届的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2016届为实验组,在新护士轮训期间接受专科分组式整合培训;2015届为对照组,在新护士轮训期间接受常规轮训科室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比较两组理论成绩、培训满意度及护士临床基本能力。结果 接受专科分组式整合培训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一年后的实验组的新入职护士临床基本能力自评总分与接受二年常规科室专业培训的新入职护士基本接近(P>0.05),且在处置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及职业心理素质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科分组式整合培训增加了新护士专业理论及技能培训内容,能增强新护士临床工作自信心,提高新护士临床基本能力,促进其胜任临床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新护士通科知识技能培训中运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将136名新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76人和观察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新护士通科知识技能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培训方法。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操作成绩和临床应用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新护士对培训形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培训方法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新护士操作技能和临床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顾斐斐  徐燕  倪军  阮春凤  马林  秦彦雯 《全科护理》2021,19(28):4026-4030
目的:探索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学》课程,并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依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体验式学习的策略,在护理本科教学中开设《护理信息学》课程;并以开设本课程的大学二年级学生54人为试验组,未开设本课程的大学二年级学生54人为对照组,从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教学满意度两个角度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护理信息学》采用体验式学习方法做课程导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涵盖护理学、信息学与计算机学3个领域的学习知识.通过比较发现,试验组学生在信息素养的信息意识和检索结果评价两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试验组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满意度评价得分为(8.61±1.17)分,处于满意度较高水平;其中,满意度最高项为"课程对临床实践有应用价值"(98.1%)、"课程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98.1%)、"对临床见习课的设置满意"(98.1%)和"对见习后分享汇报的设置满意"(98.1%).结论:以体验式学习为导入的《护理信息学》课程适用于护理本科学生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护理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消化科住院的80例IBD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取增强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方法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药物治疗,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中文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进行调查.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差异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增强了IBD患者处理解决问题、完成目标和应付事情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IB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阮春凤  周利迦 《全科护理》2022,20(4):544-546
目的:调查新入职护士规培期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发新入职护士心理资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18年—2020年入职应届新护士进行中文版心理资本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新入职护士829人,其心理资本总分为(89.00±13.31)分。心理资本4个维度的得分依次为自我效能(26.86±4.16)分,希望(26.65±4.27)分,韧性(22.19±3.67)分,乐观(13.30±2.6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49)、工作年限(P=0.019)、职称(P=0.002)影响新入职护士的心理资本。结论:新入职护士规培期整体心理资本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新入职护士的积极心理状态,发挥其心理资本韧性和乐观效应;注重高学历新入职护士的心理资本开发培养,促进其良好职业发展,确保护理人才队伍稳定,助推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监护室体验式教学在护生人文关怀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对84名临床毕业实习本科护生在监护室实习期间开展体验式教学的人文关怀培训,培训前后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医院关怀氛围的感知量表对本科护生进行测量,同时培训后进行小组访谈培训后的感悟。结果 培训后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培训后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给予病人关怀的感知得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尤其是主动关怀的能力,注重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开展多形式的体验式教学,促进护生人文关怀行为的固化。  相似文献   
8.
阮春凤  胡嘉乐 《护理研究》2013,27(14):1317-1319
[目的]对高职护生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可行的教育措施。[方法]对172名高职护生进行非智力因素问卷调查,分析高职护生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高职护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分为(3.26±0.24)分;非智力因素总水平与护生的学习成绩及所花费时间相关(P<0.05);其中学习毅力、学习责任心、注意稳定性、支配性因素与护生的学习成绩及所花费时间相关(P<0.05)。[结论]重视高职护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情感为切入点,运用教育激励理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护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多见急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引起的主要原因大多为坠落伤、斗殴和交通事故伤。随着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比例也在逐步增加,脑外伤的发病率也日益上升。脑外伤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会引起病人脑组织器质性病变或功能障碍,同时这种不寻常的痛苦体验对患者的精神构成一定的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行为、语言、思维活动的障碍,引起情感活动和心理功能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躁狂症等。随着颅脑创伤救治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各种类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生存率及治疗效果不断的提升。可是,有很多被救治成功的患者,他们在身体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病人和医护人员要面临的更为重要的临床诊疗及康复问题是心理或精神方面的[1]。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产生的心理并发症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不进行诊治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它的严重程度、转归和预后在司法精神医学中对伤残评定中起着重要作用[2]。对于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心理并发症,可采用药物、物理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同时对于出现颅脑损伤后精神心理并发症的患者,加强心理层面的护理是临床诊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福建省宁德市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数据,了解宁德市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落实及宫颈疾病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09-2018年宁德市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季报表数据,比较初筛阳性进一步接受检查落实、宫颈病变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宫颈癌初筛方法宫颈病变检出率的变化。初筛方案根据卫生经济资源采用巴氏涂片或者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BC)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方法。初筛阳性妇女转诊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采用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2009-2018年全市共有195299人次农村妇女接受了宫颈癌检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分别为710.71/10万和71.69/10万。研究期间,初筛阳性病例转诊阴道镜检查比例逐年增高,阴道镜检查率从51.03%升高到85.63%,组织病理学检查率从85.55%升高到99.95%(P<0.001);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从295.32/10万(126/42666)上升到1270.23/10万(456/35899),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从656.26/10万(280/42666)上升到1066.88/10万(383/35899)(均P<0.001);但原位腺癌、微小浸润癌、浸润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增加;早期诊断率2012年为88.4%,其他年份均>90%;宫颈癌筛查技术:采用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BC)和HPV分型检测进行初筛的比例分别为59.18%、25.2%和15.62%,3种筛查方法宫颈疾病检出率分别为巴氏涂片90.24/10万(1043/115583)、LBC检查174.3/10万(858/49216)、HPV检查296.07/10万(903/30500),宫颈病变检出率、宫颈癌早期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5)。结论宁德市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检出率、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高,随着宫颈癌筛查方法的优化及随访的加强,筛查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