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发病在48 h内的4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死组19例,脑出血组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11例)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较重的中重型亚组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较轻型亚组水平高(P<0.05)。结论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对早期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有鉴别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影像学检查的脑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2.
序贯肠内营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序贯肠内营养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0例ACI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序贯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各40例.肠内营养组患者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总量按每天84~126 kJ/kg)鼻饲3 d,第4 d起改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鼻饲;对照组给予普通流质食物鼻饲;均持续≥10 d.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治疗第1 d、7 d、14 d的营养指标[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三头肌肌围(MAM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含量]、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结果 肠内营养组在治疗后第14 d营养指标(TSF、MAMC、血清Alb、血清PAB、H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肠内营养组治疗后第14 d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序贯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ACI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住院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38例和保守治疗组42例.在入院当时及2,4,7,14d各留取血液标本1次,测定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在入院时和7、14、21d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NSE含量即有升高,微创组与保守组NSE水平均在2d达到高峰,4、7、14d时微创组NSE水平低于保守组(P<0.05),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能降低ICH患者血清NSE水平,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分析测定 4 0例脑出血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血清 NSE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 SSS标准 ,出血量以入院时 CT结果计算。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清 NS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与出血量呈明显正相关 (P<0 .0 5 ) ,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P<0 .0 5 ) ,与预后呈负相关 (P<0 .0 5 )。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检测血清 NSE浓度 ,有助于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疏血通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疏血通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8mL/d,连用2周。入院当天,疗程第7、14天查头CT检测血肿大小和周围低密度容积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入院第l天,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大小、周围低密度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及周围低密度容积的大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能促进急性期脑出血的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改善,不引起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6.
纳洛酮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静脉应用纳洛酮,观察溶栓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及继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溶栓前后有显著差异,溶栓前(24.50±5.10)分,溶栓后(5.05±3.15)分(P<0.01),而B组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不佳,溶栓前(23.80±4.10)分,溶栓后(18.65±6.15)分(P>0.05);A组继发颅内出血发生率7.69%,B组43.7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纳洛酮敏感的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继发颅内出血发生率低,因此静脉应用纳洛酮可作为筛选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病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36例非糖尿病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发病后24h内空腹血糖,并根据血糖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观察血糖水平与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随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血糖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5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升高与预后有明显关系,高血糖组病情重,预后差,并发症严重,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3、7、14、21d血清中NSE浓度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影响。结果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第3d时,该组患者血清中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至治疗第14d时仍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9.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7例中、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微创治疗组)33例,B组(保守治疗组)34例,A组采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B组单纯行保守治疗,并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A组有效率(63.6%)及显效率(39.4%)均明显高于B组(35.3%,20.6%)(P<0.05),而A组病死率(27.3%)明显小于B组(55.5%)(P<0.01);(2)A组血肿消失速度[(15.1±3.4)d]明显快于B组[(35.3±5.2)d](P≤0.01);(3)治疗前、后15d A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快于B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纯保守治疗效果好,且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及缩短患者血肿消失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Ab)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评估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按随机原则将15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普罗布考组(77例),常规治疗组(75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oxLDL-Ab及hs-CRP水平.以神经功能评分为标准,观察治疗14 d后两组的疗效.结果 (1)普罗布考组治疗14 d后,血清oxLDL-Ab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2)治疗14 d后,普罗布考组血清oxLDL-Ab及hs-CRP水平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 普罗布考能降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oxLDL-Ab及hs-CRP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炎性反应,减轻缺血性脑损伤,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情况。方法选择住院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治疗组从入院起给予口服或鼻饲由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产的辛伐他汀20mg·d-1。所有患者均于入院、7d进行判定使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21d、30d评定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评分采用Batherel指数量表。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明显减少;Barthel指数均较常规治疗组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住院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38例和保守治疗组42例.在入院当时及2、4、7、14 d各留取血液标本一次,测定血清中S100蛋白含量.在入院时和7、14、21 d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 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S100含量即有升高,微创组与保守组S100水平均在第2天达到高峰,第4、7、14天时微创组S100水平低于保守组(P<0.05),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能降低ICH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并利于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3.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大小、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脑梗死大小、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24h内测定血清CRP值,分为CRP正常组(A组)及CRP异常组(B组)。并于入院后24~48h行脑CT检查,确定责任病灶,测定责任病灶最大截面直径。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的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30d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A组最大截面直径明显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颅脑钻孔引流术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06—2011-06 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给予颅脑钻孔引流术治疗,B组给予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血肿清除率及血肿消失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A组手术时间(37.03±9.86)min短于B组(116.12±8.73)min,首次血肿清除率(40.23±8.47)%低于B组(72.54±9.16)%,血肿消失时间(4.96±1.30)d长于B组(3.61±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24±3.17)分低于B组(21.68±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率2.33%低于B组16.28%,术后再出血率18.60%高于B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预后不良率25.58%低于B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单,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但血肿消失时间长、首次血肿清除率低及术后再出血率高,可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营养支持对急性卒中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因素对急性卒中患者产生的血清氨基酸谱变化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急性卒中伴吞咽困难的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入院后48 h内、入院后(7±1)d及入院后(14±1)d时患者血清氨基酸谱、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感染率.随访发生急性卒中后的1、3个月患者的NIHSS及BI评分.结果 肠内组患者入院(7±1)d及(14±1)d的血清氨基酸谱、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随访1、3个月,NIHSS评分肠内组(9.0±1.4,7.9±1.3)优于对照组(11.1 ±1.5,10.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42,P<0.05),而BI评分肠内组(50.1±1.8,52.0±2.4)与对照组(49.0±2.1,51.3±2.8)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07,P>0.05).结论 对急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血清氨基酸水平,从而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感染并发症,促进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IL-6、hs-CRP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炎性反应指标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情况予以分组,对比分析不同病情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下患者血清IL-6、hs-CRP、NSE、S100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血清IL-6、hs-CRP、NSE、S100B蛋白表达水平上,高血压脑出血病情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预后死亡或植物生存组残疾组良好组(P0.05)。结论随血清IL-6、hs-CRP炎性指标及NSE、S100B蛋白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的升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步加重,且预后越差,四者可作为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紫外线辐射血输注疗法对急性脑血管病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塞患者紫外线辐射血输注疗法+传统疗法组(UBI组)40例,传统疗法组(对照组)48例,脑出血患者UBI组46例,对照组45例,两组年龄、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伴发病积分和既往史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差值脑梗塞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UBI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UBI疗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降压控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于入院后第4、7、10天行降压治疗,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治疗后血压变化,记录缺血性事件发生率。结果 3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2个月后NIHSS评分为(9.65±3.52)分明显高于B组(3.28±4.05)分、C组(2.57±1.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缺血事件和复发率分别为13.33%、10.0%均高于B组(3.33%、3.33%)、C组(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脑中患者入院后于第7天行降压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9.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12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1例)和常规治疗组(6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14 d检测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治疗前、治疗后7 d、21 d行头部CT检查,计算血肿和水肿体积;治疗后28 d和90 d进行疗效及Barthel指数(BI)的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血清S-100β及NSE水平、NDS、血肿及水肿体积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依达拉奉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均P<0.01);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86.89%)和显效率(21.34%)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63.93%,9.84%)(均P<0.01)。结论依达拉奉通过减少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脑出血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营养评估对脑卒中延髓性麻痹患者鼻饲的指导意义.方法 用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每组各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经10d治疗后,营养正常组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无明显改善(P>0.05),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营养不良组中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且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早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如营养不良应尽早予鼻饲加强支持治疗;如营养正常可不予鼻饲,但需监测水电解质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