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梭形动脉瘤的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梭形动脉瘤,均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基底动脉处4例,椎动脉远端7例,11例全部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的表现。7例造影随访3-12个月,无复发及狭窄。结论 在栓塞颅内梭形动脉瘤时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提高了颅内梭形动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 ,瘤颈 /瘤体比为 0 5~ 1∶1,均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16例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的动脉瘤 ,12例完全栓塞 ,4例大部 (>95 % )栓塞。有 7例随访 6个月~ 1年 ,有 1例出现动脉瘤复发。 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的表现。结论 在栓塞宽颈颅内动脉瘤时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 ,可避免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 ,提高了宽颈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疗效和长期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3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4例,覆膜支架治疗15例,载瘤动脉闭塞术13例。结果单纯弹簧圈完全栓塞1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完全栓塞7例,覆膜支架11例,载瘤动脉闭塞13例,总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达到56.9%;单纯弹簧圈近完全栓塞17例,支架辅助弹簧圈近完全栓塞6例,覆膜支架4例,总术后即刻近完全栓塞率37.5%;单纯弹簧圈不完全栓塞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不完全栓塞1例,总术后即刻不完全栓塞率5.6%。随访6~72个月,平均随访24.2个月,所有患者无再出血。围手术期总的并发症率为9.7%,无死亡病例。不同血管内治疗方法对动脉瘤复发率的比较发现,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比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动脉瘤患者复发率高。总的复发率是23.6%。再次用血管内成功治疗14例复发动脉瘤。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安全有效,远期复发率较高,应加强随访观察。根据动脉瘤部位及形态特点,合理采用相应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以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对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水解脱和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71个动脉瘤中完全闭塞52个,闭塞95%以上12个,闭塞90%以上7个,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脑血管痉挛5例,死亡2例。42例随访3~30个月无复发。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采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疗效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95个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1个,大脑中动脉瘤18个,后交通动脉瘤53个,大脑后动脉瘤3个。采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45例,颅内支架(LEO支架或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治疗23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10例。术后3~12个月进行临床和影像学(CTA或者DSA)随访。结果全部病例栓塞成功。23枚支架到位满意。79个动脉瘤完全闭塞,13个闭塞95%以上,3个闭塞95%以下。并发症5例,其中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脑血管痉挛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可靠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及长期随访结果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5例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定期的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比较其影像学特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影像学随访18-45个月(平均24.7个月),42例致密栓塞的患者中,无一例动脉瘤复发;23例部分栓塞的患者中,18例进一步血栓形成,瘤内无造影剂显影,4例结果稳定,1例动脉瘤复发而再次治疗。临床随访中无一例发生再出血或血栓栓塞症状。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后可改变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模式以防止动脉瘤复发,并通过促进瘤颈内膜形成达到解剖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要点、并发症及疗效的体会。方法:对43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颅内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处理出血并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结果:43例患者发现47个动脉瘤,栓塞导致出血的43个。其中38个100%闭塞,4个95%闭塞,1个90%闭塞。术中出血2例,血管痉挛5例,术后血管痉挛3例。术后39例临床痊愈,2例因合并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引流术,2例死亡,随访期间均无再出血。结论:作者体会对颅内动脉瘤可应用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疗效可靠,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镜像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21年6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8例(36枚动脉瘤)镜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者均一期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34枚动脉瘤(94.4%)致密栓塞,2枚(5.6%)瘤体残留。15例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术后随访6个月,30枚(88.2%)动脉瘤稳定闭塞。结论 颅内镜像动脉瘤一期弹簧圈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支架应用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0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探讨其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血管内支架技术应用。单纯支架技术6例,一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动脉瘤59例,二期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40例,一期治疗病例中,先放微导管后放支架28例,先放支架后放微导管31例。结果 106例患者宽颈动脉瘤60例,梭形动脉瘤25例、夹层动脉瘤15例、假性动脉瘤6例。支架无法到位1例,105例第一次栓塞术后即时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70例(66.7%),动脉瘤大部分栓塞35例(33.3%)。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术后脑梗塞4例,支架移位4例。80例3个月至24个月造影随访,动脉瘤消失50例(62.5%),部分残留30例(37.5%),其中20例行再次弹簧圈栓塞,完全栓塞15例(75%)。80例两次完全栓塞共65例(82.5%)。临床随访105例病人死亡1例,术后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结论 支架技术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提高了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0.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205例颅内囊状动脉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介绍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205例颅内囊状动脉瘤。方法:用微弹簧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205例。使用国产和进口的普通微弹簧圈和机械性可脱性微弹簧圈,大多数病例在局部麻醉下施术。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治疗请麻醉师协助。结果:本组205例中无死亡率,手术当时完全闭塞动脉瘤183例,不完全闭塞22例。126例经1~3年随访无一例再出现SAH。结论: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是可行的治疗方法,特别是窄颈动脉瘤。其效果确实,创伤小,病人恢复快。但是动脉瘤栓塞治疗的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大宗病例的血管造影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可脱性弹簧图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可脱性弹簧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方法 32例颅内动脉瘤患均采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N)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治疗。结果 32例中成功栓塞30例,1例椎基动脉瘤术后并发脑血管弃挛死亡,另1例栓塞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机械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是目前较理想的动脉瘤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急诊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52例。结果成功栓塞52例55个颅内动脉瘤。51例痊愈,1例死亡。完全栓塞(>95%)32个,大部分栓塞(80%-95%)20个,部分栓塞(<79%)3个。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其中1例痊愈,1例死亡。并发脑梗塞3例,局部溶栓后,遗留轻偏瘫和单瘫。2例弹簧圈末端遗留于动脉瘤外,经抗凝治疗未发生并发症。3例复发再次栓塞后痊愈。结论此方法是目前较为安全、可靠、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及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对1328例来自华南地区部分省市的颅内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寒治疗,其中85例90个动脉瘤用机械式可脱性弹簧圈(MDS)栓塞,825例847个动脉瘤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67例巨大动脉瘤中37例片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18例用GDC.11例川EDC,1例用MDS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成功栓塞1328例1370个动脉瘤,1322例痊愈,6例死亡。栓寒程度:100%栓寒1281个(包括载瘤动脉闭塞者),95%栓寒65个,90%栓塞20个,80%栓寒4个术中动脉瘤破裂9例,并发脑梗死5例,1例微弹簧末端逸出并顽固性脑血管痉挛。2例复发者冉给予GDC栓塞而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动脉瘤较大者,术后复发率高;术前反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时机、技术要点、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38例,其中26例(27个动脉瘤)用机械式可脱性弹簧圈(MDS)栓塞,12例(12个动脉瘤)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定栓塞疗效.结果成功栓塞38例39个动脉瘤,其中32例(84.2%1为100%栓塞,4例(10.5%)为95%栓塞,2例(5.26%)为90%栓塞;1例宽颈动脉瘤患者栓塞后并发同侧颈内动脉闭塞,3个月后仍遗留偏瘫、失语.2例动脉瘤患者栓塞术中并发破裂出血,经治疗后恢复;随访除1例老年患者因并发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死亡外,其余37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多数颅内动脉瘤患者可以进行有效的血管内栓塞治疗,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微创、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治疗后再出血、再通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304例,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79例,球囊辅助101例,支架辅助24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完全栓塞214例(70.4%),次全栓塞76例(25.0%),不全栓塞14例(4.6%)。其中GOS评分:恢复良好257例,轻度残疾23例,重度残疾10例,死亡14例。临床随访236例,平均时间26个月,发生再出血5例;其中DSA随访205例,平均5个月,发生再通37例,其中再治疗17例。随访显示:栓塞程度影响动脉瘤术后再通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低,不全栓塞是破裂动脉瘤治疗后再出血、再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电解可脱性弹簧罔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用电解町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成功栓塞208例220个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95%)128个,大部分栓塞(80%-95%)80个,部分栓塞(<79%)12个.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1例痊愈,1例死亡;并发脑梗死5例,局部溶栓后遗留偏瘫和单瘫;3例弹簧圈末端遗留于动脉瘤外的载瘤动脉内.经抗凝治疗未发生并发症.12例复发再次栓塞后治愈. 结论 早期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急诊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52例。结果成功栓塞52例共计55个颅内动脉瘤。51例痊愈,1例死亡。完全栓塞(>95%)栓塞32个,大部分栓塞(80%~95%)20个,部分栓塞(<80%)3个。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其中1例痊愈,1例死亡。并发脑梗死3例,局部溶栓后,遗留轻偏瘫和单瘫。2例弹簧圈末端遗留于动脉瘤外,经抗凝治疗未发生并发症。3例复发再次栓塞后治愈。结论早期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背景:以往多采用电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但电解脱弹簧圈解脱时间较长,解脱区质地硬,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微小动脉瘤的栓塞。 目的:观察水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方法:经头颅CT检查确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有脑叶出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证实为颅内动脉瘤,采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结果与结论:经过治疗,患者破裂动脉瘤致密栓塞,填塞达99%,出血得到控制。提示水解脱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操作方便,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的可能,应该为目前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较好的栓塞方法。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水解脱弹簧圈;介入治疗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40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破裂中期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期(4-10d)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根据在DSA影像上有无脑血管痉挛(CVS)将全组4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26例为有CVS者,B组22例为无CVS者.全组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4-10d采用可脱性微弹簧圈对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行囊内栓塞.患者均在治疗后3个月时行Glasgow预后评分(COS),治疗结果经,检验.结果 全组动脉瘤腔100%闭塞42例,95%闭塞者4例,90%闭塞者2例;其中100%闭塞的患者中A组22例,B组20例,两组完全栓塞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术中出现与栓塞技术相关的并发症3例.A组GoS:ⅠI级10例,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1例,Ⅴ级3例;B组COS:Ⅰ级17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0例,Ⅴ级1例.全组死亡率8.3%.术后随访3-58个月均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复发.结论 动脉瘤破裂后在中期(4-10d)并不是都伴有CVS;在该期对破裂性颅内动脉瘤采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