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上海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析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为痴呆高危人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对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社区≥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14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MSE、CDR、GDS量表评价其总体认知功能情况。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正常(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轻度组)和重度认知功能损害(重度组),观察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析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等因素对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结果:轻度组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42.99%,重度组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21.50%。年龄、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发生率、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低血糖反应等影响因素在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和轻度组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脑卒中发生率、糖尿病病程和低血糖反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轻度和重度组的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发生率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结论:上海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包括糖尿病相关指标和非糖尿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闭锁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104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6分)136例。采用ELISA检测血清闭锁蛋白、ZO-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闭锁蛋白、ZO-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闭锁蛋白、ZO-1水平及MoCA评分显著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均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闭锁蛋白、ZO-1水平与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r=0.614,P=0.000;r=0.607,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09),闭锁蛋白、ZO-1水平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07,P=0.013)。结论急性脑梗死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中闭锁蛋白、ZO-1水平呈低表达,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而糖尿病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青年脑梗死患者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青年脑梗死患者58例,根据远期随访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 CA)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病情资料和活动功能,从中筛选出青年脑梗死患者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42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5.5年(3.3~7.1年),总体Mo CA评分(27.4±3.7)分。认知功能正常组18例,认知功能损害组24例,两组在性别、教育程度、TOAST分型、伴随疾病及嗜好、是否接受溶栓治疗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发病时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大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左前循环梗死、出院时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2、复诊时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8比例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入院时NIHSS评分、左前循环梗死、出院时mRS2、复诊时IADL8均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9,4.329,5.143,12.800,21.333;P0.05)。结论入院时NIHSS评分左前循环梗死、出院时mRS2、复诊时IADL8是青年脑梗死患者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认知功能与入院时NIHSS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梗死后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准确记录所得数据,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高血脂、糖尿病、内囊基底节区、大脑皮质、丘脑腔隙性梗死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P0.05);2组吸烟率、性别、年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掌握老年腔隙性梗死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积极给予各项干预措施降低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的12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83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评分测定认知功能,分析脑梗死后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照组中,认知功能障碍者12例,发生率为14.5%.脑梗死组中,认知功能障碍者97例,发生率达7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年龄、性别、高血压和冠心病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无显著相关性.文化程度、运动与否、交流沟通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呈负相关,而发病次数和并发糖尿病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呈正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文化程度、运动、交流、发病次数和并发糖尿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展致脑梗死的相关高危因素,降低TIA进展致脑梗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15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不同TIA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住院期间发作次数与TIA发展致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以及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房颤等并发症与TIA发展致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依TIA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住院期间发作次数分组,每组中3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发作频率越高、发作持续时间越长、住院期间发作次数越多,脑梗死发生率越高。TIA患者并发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房颤时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和不伴合并症时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患者并发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房颤时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发生率高。结论 TIA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并发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房颤是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TIA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人群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我院于2010-02—2013-11对高龄人群较为集中的多个社区老年人进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定,并对评分符合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245例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性格特征、饮食状况、参加社区活动情况以及有无业余爱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基础病是老年MI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女性、年龄增长、文化程度低下是影响高龄人群并发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以此作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额叶背外侧癫患者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及认知损害与脑电图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2例额叶背外侧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测试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47例)和认知损害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认知测试水平和脑电图检查结果;使用Logisitic回归分析患者认知损害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准确度;分析脑电图异常与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82例患者发病年龄≥20岁、受教育年限≤12年、病程≥8年、发作频率每月≥4次、发作持续时间≥1.5 min、抗癫药(单药或多药联用)均是影响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的准确度较高;认知损害组患者的顺背测试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损害组其他认知测试指标及脑电图异常病例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脑电图异常与认知损害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脑电图异常与额叶背外侧癫患者认知损害密切相关,认知损害的预测模型构建可为患者的风险因素识别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3—2014-01我院158例脑卒中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开后有无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62例)和对照组(9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年龄、气管切开时间、NIHSS评分、脑卒中类型、合并COPD、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呈正相关,其回归模型方程为:Logit(p)=—0.359+0.751×年龄+0.124×NIHSS评分+1.271×气管切开时间+0.207×脑卒中类型+0.833×合并糖尿病+1.238×合并COPD+1.470×侵入性操作。结论年龄、NIHSS评分、气管切开时间、脑卒中类型、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侵入性操作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76例颅脑外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将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设为观察组,未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176例颅脑外伤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25例,发生率14.20%;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开放性创伤、受伤部位、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性别、受伤至治疗时间、合并糖尿病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0岁(OR=2.423)、开放性创伤(OR=3.156)、额叶受伤(OR=4.012)、颞叶受伤(OR=2.319)是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受到年龄、开放性创伤、受伤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继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资料完整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374例,其中,病例组继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组72例,对照组(无抽搐发作组)259例,系同期住院患者;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用MicrosoftAccess2002建立数据库,共52个主项内容,部分主项有下属分项;对研究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经分析筛选出大脑皮质损害、多灶性损害、脑电图异常、昏迷、颅内压升高等5个因素为脑炎后继发癫痫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毒性脑炎后急性期强直-阵挛发作的发生主要与大脑皮质损害关系密切,昏迷、颅内压升高可促发脑炎后强直-阵挛发作。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求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对比分析了40名2型糖尿病患者及80名正常对照组的痴呆扩充量表评分,并就糖尿病组的认知功能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多元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认知功能ESD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时糖化血红蛋白(GHB),年龄(AGE),C肽基础水平(CPB)与糖尿病组的认知功能障碍明显相关。结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一多因素、多环节的致病过程,目前其相关因素,乃至危险因素的明确对延缓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痴呆及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仍在探索阶段.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高血糖均能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而低血糖事件也将损害认知功能;糖尿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脑部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损害认知功能;外周及神经细胞共同影响神经炎症影响认知功能;此外3个共同属于2型及阿尔兹海默病的易感基因PPARG,APOE和SORCSI被发现,并有望成为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及糖尿病的共同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硬化程度对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至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无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住院病人88名,按其颅内动脉硬化程度分为四组:正常组(20例)、轻度组(21例)、中度组(26例)、重度组(21例)。在一般情况、危险因素、NIHSS评分及MoCA量表评分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各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数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1)中、重度组NIHSS评分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2)颅内动脉硬化各组MoCA评分均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1-0.05),尤其重度组减低更明显(19.9±5.26,P<0.01);(3)各危险因素暴露率与正常组比较,重度组均明显升高(P<0.01-0.05),中度组也明显升高(除吸烟外P<0.01-0.05),动脉硬化组各危险因素暴露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4)认知损害比较,动脉硬化以前循环为主的患者(32例、47.1%)语言能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均较后循环为主的患者(15例、22.1%)明显减低(P<0.05),而后循环动脉硬化为主患者的视空间功能力减低更明显(P<0.05)。结论颅内动脉硬化与认知功能损害关系密切,随颅内动脉硬化程度的增加,认知功能损害呈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的认知损害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SI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将其分为无认知功能损害组(NCI组)50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MCI组)32例和痴呆组(VaD组)18例;根据患者是否具有抑郁症状,将患者分为抑郁组33例和无抑郁组67例。评价和比较所有患者的Framingham血管危险因素量表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评分、老年抑郁量表(GDS-30)评分。结果 NCL组MMSE评分和CAMCOG-C评分显著高于MCI组,MCI组MMSE评分和CAMCOG-C评分显著高于V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266~4.823,P0.05);抑郁组GDS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组,CAMCOG-C评分显著低于无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16、7.053,P0.05);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和抑郁症状与CAMCOG-C评分中语言总分、语言理解评分、注意评分、执行评分相关(F=3.292~6.374,P0.05)。结论 SIVD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与其抑郁症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两者对于患者的某些认知功能损害互相影响,临床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症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探索影响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三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1981年癫痫发作分类及1989年癫痫综合征分类标准的癫痫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该院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价两组的认知功能,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分析影响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MoCA总评分低于对照组[(19.34±7.22)分vs.(28.61±6.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CA各项目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病程长短、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类型及用药情况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显著(P均0.05)。结论癫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损害与发病年龄、病程长短、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类型及用药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脑白质疏松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0—2016-11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43例脑白质疏松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3例为对照组。统计2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本情况,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4mL,以血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水平。统计分析脑白质疏松发病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与脑白质疏松病情相关性及2组认知功能(MMSE、MoCA)评分。结果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是脑白质疏松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是脑白质疏松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检验可知,脑白质疏松发病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与脑白质疏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组MMSE评分(22.53±3.48)分、MoCA评分(23.01±3.50)分低于对照组[(28.04±0.89)分、(28.13±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疏松可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产生一定损害,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是导致脑白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与患者病情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临床可通过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防治脑白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66例癫患者进行认知评定。认知评定工具:听觉词语测验、逻辑记忆测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Stoop字色干扰测验、连线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Rey-Osterrieth复杂图片测验及Boston命名测验。影响因素与认知功能评分之间采用一元线性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起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复杂部分性发作(CPS)及抗癫药物数量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相关性。结论:癫患者的起病年龄与其认知损害成正比,病程越长对癫患者的认知损害越明显,原发或继发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与言语功能损害、复杂部分性发作与言语记忆损害之间的关系密切,用药种类与记忆、注意力以及精神运动能力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 调节蛋白-1(NRG-1)变化及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来徐州市东 方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将观察组 中认知功能损害57例作为认知功能损害组,认知功能未损害59例作为认知功能未损害组。并选取同期 10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BDNF、NRG-1变化,探究Hcy、BDNF、NRG-1变化与认知 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认知功能损害组Hcy为(29.49±6.36) 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0.47±3.31)μmol/L 及无认知功能损害组的(15.58±4.27)μmol/L,认知功能损害组BDNF 为(6.57±1.58) μg/L,低于对照 组的(18.26±4.73)μg/L 及无认知功能损害组的(13.24±3.45) μg/L,认知功能损害组NRG-1 水平为 (11.25±4.12) pg/ml,低于对照组的(32.50±7.14)pg/ml 及无认知功能损害组的(23.38±5.26) pg/ml,认 知功能损害组MMSE 评分为(21.36±1.05)分,低于对照组的(28.01±0.94)分及无认知功能损害组的 (27.93±0.71)分;且与对照组比较,无认知功能损害组Hcy 升高,BDNF、NRG-1 水平降低(P< 0.05)。观 察组MMSE 评分与血清Hcy 呈负相关,与BDNF、NRG-1 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0、0.778、0.777,P< 0.05)。预测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时,3项指标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84,优于单一的 Hcy、BDNF、NRG-1(P<0.05)。单因素分析,认知功能损害患者Hcy水平及独居人数高于认知功能未损害组, BDNF、NRG-1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未损害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cy(OR=3.688)、BDNF(OR=2.575)、 NRG-1 水平(OR=3.019),独居(OR=1.388)是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 结论 老年抑郁症认知损害患者的血清Hcy 高于健康人群及认知未损害患者,BDNF、NRG-1 水平低于 健康人群及认知未损害患者,临床检测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Hcy、BDNF、NRG-1 水平,能有效预测患者 认知功能受损的可能性,从而进行早期预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癫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66例癫痫患者进行认知评定。认知评定工具:听觉词语测验、逻辑记忆测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Stoop字色干扰测验、连线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Rey—Osterrieth复杂图片测验及Boston命名测验。影响因素与认知功能评分之间采用一元线性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起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复杂部分性发作(CPS)及抗癫癇药物数量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相关性。结论:癫癇患者的起病年龄与其认知损害成正比,病程越长对癫癇患者的认知损害越明显,原发或继发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与言语功能损害、复杂部分性发作与言语记忆损害之间的关系密切,用药种类与记忆、注意力以及精神运动能力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