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半球间硬膜下血肿(ISH)是硬膜下血肿的一种相当少见类型,作者报告3例,并结合以往文献进行复习。例1,女性,78岁,因头部外伤后行走困难逐渐加重4天,言语障碍半天住院、查体:神清,项强,右侧面部及上下肢轻瘫。头CT示左侧ISH,保守治疗2周复查CT血肿消退。例2,女性,70岁,头摔伤10小时,伴右侧头痛,呕吐及进行性步态不稳而入院。查体:神清,左侧面部及上下肢轻瘫。CT扫描证实右侧ISH,保守治疗3周血肿消退。例3,男性,75岁,头痛2周,意识改变1天。查体:木僵状态,右侧轻偏瘫。CT发现左侧ISH。后因病情迅速恶化,家属拒绝手术治疗,入院22小时后死亡。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hematoma ,ISH)是一种特殊的硬膜下血肿,较为少见。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直到1940年才由Airrng和Erans首次在尸检中发现。自Jacobsen于1955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至今仅有110例[1]。我科新近收治ISH患者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大脑纵裂血肿临床不多见,国内外报道不多[1-3]。大脑纵裂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s,ISH)病变发展相对较慢,表现为对侧下肢单瘫或偏瘫,下肢重于上肢,称之为大脑镰综合征,但合并有额叶脑挫裂伤后临床表现不典型,因而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本文总结了自1994年以来收治的26例外伤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ISH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伤致大脑间纵裂血肿临床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间纵裂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ISH)的临床特征、发生机理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以来收治的大脑问纵裂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情况。结果本组治愈29例,死亡2例.分别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和脑疝,治疗后复查有6例出现纵裂硬膜下积液。结论在大脑纵裂间积血达20mL以上,或出血厚度超过1cm,有明显的占位效应的,可以作为大脑间纵裂血肿诊断的一个参考标准。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多以功能障碍或病情稳定与否来考虑选择手术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1996年6月~2000年6月,我们对24例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进行血肿清除,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7~68岁。全部病人均因急性颅脑损伤入院。入院时,头颅CT扫描示脑内血肿或脑室内血肿;12~24h后复查CT,脑内血肿无进行性增大。本组病人均在48h内手术,其中24h内手术者12例。血肿位置:大脑深部白质内血肿14例,脑室内血肿6例,小脑内血肿4例。血肿量由CT扫描时计算机测得。血肿量:大脑半球内30~60ml,小脑内10~15ml。病人入院时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收治的67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根据72 h内复查CT的情况分为血肿扩大组(77例)和血肿稳定组(593例),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 结果670例患者中发生血肿扩大77例,发生率11.49%(77/670),其中预后不良45例,预后良好32例,血肿稳定组593例,其中预后不良261例,预后良好332例,2组患者预后不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扩大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首次CT血肿体积、血肿形态、高血压病、卒中病史与血肿稳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卒中病史、血肿形态是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出现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卒中病史、不规则血肿形态,血肿扩大可增加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慢性硬膜下血肿系外伤后3w以上出现症状的血肿,多见于小儿及老年人,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血肿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有包膜形成。血肿一旦形成,会逐渐增加,大部分均需手术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血肿形成后早中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晚期最终血肿大部分或全部机化,此类患者一经发现,一般均无明确外伤史或外伤史较长一般数月至数年,往往因刺激性症状或缺血性症状发病,按照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诊治,待术前准备或术中时发现血肿为机化型。本院自2000年~2010年所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479例,其中机化型7例,手术治疗6例,现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2例行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21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37例行穿刺引流血肿(3例行一侧脑室穿刺引流,10例行血肿加脑室穿刺引流,11例行血肿穿刺引流,13例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结果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术后生存率分别为70%和78.4%,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8.6d和24.8d。结论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术前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颅内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右侧外侧裂池蛛网膜囊肿合并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首次按传统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式,行右侧颞部钻孔引流,术后3周血肿复发;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蛛网膜囊肿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0个月,血肿无复发。结论 对于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显临床症状者需手术治疗,对于单纯硬膜下血肿,可行钻孔引流术;若合并囊内出血,建议开颅手术,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0.
术中实时超声导航辅助脑内血肿清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条件下术中实时超声导航进行微侵袭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急诊手术病例36例,诊断包括自发性和创伤性脑内血肿,所有病例在清除血肿前进行术中实时超声导航定位,手术在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结果36例术后复查结果提示血肿清除彻底,无残留血肿。GOS预后评分,良好29例,中残4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术中实时超声在急诊脑内血肿清除术中应用能够更好的定位血肿,为选择合理的皮层切口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