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社区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为我国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兰州新区三个镇农村社区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42),两组均接受一般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6个月的社区康复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PANSS总评分[(55.54±14.75)分vs.(63.52±13.95)分,t=-2.504,P=0.014]、阴性症状[(15.64±4.50)分vs.(18.38±5.13)分,t=-2.547,P=0.013]和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25.67±7.39)分vs.(30.35±6.60)分,t=-3.015,P=0.003]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SDSS总评分[(8.21±3.78)分vs.(10.21±4.67)分,t=-2.118,P=0.037]和SQLS总评分[(18.97±6.23)分vs.(22.43±8.04)分,t=2.150,P=0.03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减轻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际社会节奏疗法(IPSRT)对首发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效果,为首发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首发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55)和对照组(n=155),研究组接受IPSRT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2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ICQ)进行评定,采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评定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A[(5.92±1.04)分vs.(10.23±1.09)分,t=-10.310,P0.01]、入睡时间[(0.26±0.09)h vs.(1.29±0.78)h,t=-4.701,P0.01]和卧床时间[(10.19±0.99)h vs.(11.30±1.38)h,t=-2.353,P=0.027]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ICQ的主动交往[(20.23±1.59)分vs.(17.38±1.33)分,t=4.959,P0.01]、适当拒绝[(14.77±1.17)分vs.(11.77±1.48)分,t=5.740,P0.01]、自我表露[(20.92±1.66)分vs.(16.15±1.46)分,t=7.780,P0.01]、情感支持[(21.00±1.53)分vs.(18.85±1.99)分,t=3.092,P0.01]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首发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实施IPSRT可能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调整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3.
卢迪  兰萌  邹萍 《四川精神卫生》2018,31(5):420-423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市儿童医院儿科护士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培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巴林特小组培训,培训时间均为8周。于培训前后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培训后,研究组MBI中情感枯竭和去人性化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 86±6. 63)分vs.(20. 45±7. 91)分,t=2. 668,P=0. 009;(4. 28±2. 64)分vs.(6. 37±3. 48)分,t=2. 871,P=0. 005;(29. 43±5. 58)分vs.(24. 82±6. 87)分,t=3. 125,P=0. 003];培训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 31±5. 56)分vs.(30. 46±5. 88)分,t=2. 336,P=0. 022;(26. 18±5. 27)分vs.(29. 76±5. 62)分,t=2. 788,P=0. 007]。结论运用巴林特小组可能有助于改善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佛山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1 620名,采用职业生活质量量表(Pro QOL)、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MSQ)、主观幸福感量表(SHS)进行评定。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 423份;30≤年龄40岁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高于20≤年龄30岁者[(28.29±5.38)分vs.(27.27±5.20)分,t=-1.02,P=0.014],医生职业倦怠评分高于护士[(28.34±5.29)分vs.(27.34±5.16)分,t=-1.00,P=0.009],中级职称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高于初级职称者[(28.28±5.16)分vs.(27.36±5.25)分,t=0.92,P=0.020],硕士学历者职业倦怠评分高于专科学历者[(28.49±4.96)分vs.(27.08±5.30)分,t=1.42,P=0.043],精神专科医院及口腔医院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低于其他医院医务人员[(25.39±5.00)分vs.(26.03±4.22)分,F=11.62,P0.01],而工作满意度评分[(72.98±9.52)分vs.(71.18±8.07)分,F=7.31,P0.01]和主观幸福感评分[(20.02±3.94)分vs.(20.33±3.67)分,F=5.65,P0.01)]均高于其他医院。结论 30≤年龄40岁、医生、中级职称、硕士学历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精神专科医院及口腔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低且工作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自测健康状况,为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抽取2012年9月-12月在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精神卫生防治所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家属组)和一般人群(对照组)各100例,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调查,并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调查家属组的应对方式特点。结果家属组SRHMS的健康总体自测维度得分和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28.39±8.95)分vs.(32.51±3.65)分,(75.47±25.52)分vs.(88.66±1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5、3.311,P0.01);家属组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6、4.494,P0.05或0.01);家属组SRHMS各维度与积极因子正相关(r=0.728~0.299,P0.05或0.01);除维度1、5、8、9及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健康量表总分外,其余各维度与消极因子负相关(r=-0.416~-0.304,P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健康水平偏低,可能与消极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使用阿立哌唑降低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及催乳素(PRL)水平升高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在原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阿立哌唑10mg/d治疗。共12周,在第0,4,8,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体重、体重指数、腹围评定体重改善情况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催乳素水平。结果 12周末两组PANSS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NSS阴性症状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16.60±4.20)vs.(24.60±5.20),(P<0.01)];12周末体重、体重指数、腹围、催乳素水平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54.20±9.50)vs.(58.40±9.30),(20.20±3.30)vs.(22.90±3.00),(71.50±9.30)vs.(74.20±8.70),(492.90±110.70)vs.(593.30±108.30)],8周未腹围、催乳素水平研究组也低于对照组[(73.20±8.80)vs.(74.20±9.60),(558.50±98.80)vs.(621.80±1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0.01)。结论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可有效降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所致的体重增加和催乳素水平升高,且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共情能力,探讨患者共情能力与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103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88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评估,比较二者的共情能力;同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组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组IRI-C共情性关心分及共情总分平均为(14.7±4.0)分和(44.2±11.3)分,均较对照组的(16.0±4.5)分和(46.3±11.9)分显著为低(P〈0.01或P〈0.05)。控制年龄、症状后的IRI-C与SDSS偏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IRI-C共情性关心分与SDSS中社会性退缩分(r=-0.421,P〈0.01)、责任心和计划性分(r=-0.344,P〈0.05)及总分(r=-0.335,P〈0.05)分别呈负相关。控制症状后的IRI-C与PSP偏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IRI-C观点采摘分(r=0.288,P〈0.01)、共情性关心分(r=0.301,P〈0.01)及IRI-C总分(r=0.268,P〈0.01)与PSP总分均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共情能力障碍,其共情能力与其社会功能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将76例有凶杀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研究组,同期589例无凶杀记录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家庭情况及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EMBU)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对照组[(7.67±2.79)年vs.(9.65±3.02)年](t=5.431,P0.001);无业、经济状况差、父母亲为农民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EMBU中的父亲因子Ⅳ(偏爱被试)和母亲因子Ⅴ(偏爱被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42±2.72)分vs.(9.73±2.77)分,(10.80±2.90)分vs.(9.94±2.90)分](t=-2.044,-2.454;P均0.05)。结论:有凶杀行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幼年期父母存在对子女过度保护和偏爱等不良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社区综合性精神康复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性精神康复措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接受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社区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社区常规精神卫生服务.在入组时及随访3年间用Krawiecka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社会功能、康复状况等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问差异.结果 入组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各量表评分分别为:Krawiecka[(11.36±6.08)vs(11.57±5.06)],SDSS[(7.17±1.78)vs(7.12±1.41)],MBSS[(80.86±24.17)V8(79.14±23.54)],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年末两组均分比较:Krawiecka[(5.77±5.01)vs(11.78±6.98)],SDSS[(4.91±2.16)vs(7.43±1.90)],MRSS[(51.94±28.50)vs(84.43±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实施社区综合性精神康复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站式"社区系统家庭治疗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和自测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病情处于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例均维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性健康教育,研究组在"社区工疗站"定期接受系统家庭治疗,对照组不参与"社区工疗站"活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在治疗前及治疗两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SRHMS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01±13.93)分vs.(78.59±14.88)分,(339.97±41.86)分vs.(290.46±41.84)分,P均0.01]。结论 "一站式"社区系统家庭治疗可能有助于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健康自测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共情缺陷、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的差异,探讨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对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男30例,女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个月,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及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共情水平、精神症状、社会功能进行评定,比较各项测量指标前后的变化,并通过各测量指标治疗后减分率的相关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临床症状以及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药物治疗对共情能力的影响。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予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3个月后,共情能力、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减分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与阴性症状呈负相关,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结论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改善共情能力、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随着共情能力的改善而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的社会功能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的147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7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81.6%.120例患者的总体社会功能均分为(18.89±7.12)分,说明这些患者存在着中度(SSPI总分18~28分)或量度(SSPI总分<18分)的社会功能障碍;(2)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及症状总分几乎均与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3)患者的一般情况与社会功能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住院次数是与其社会功能有关的因素.结论 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的社会功能普遍较差,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予以重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从影响因素出发,对患者制定相应的干预体系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随访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门诊随访和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3例,分别纳入门诊组和住院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住院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门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分均高于阳性症状分。门诊组患者的PSP总分为(71.17±11.40)分,高于住院组的(50.75±1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6,P=0.00);门诊组PANSS总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一般精神病理总分与PSP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84,-0.57,-0.78,-0.75;P〈0.01);住院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总分与PSP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0.53,-0.50;P〈0.01),阳性总分与PSP总分无相关性(r=-0.13,P=0.32)。结论长期住院不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康复;建立社区康复可能有效延缓精神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农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农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农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 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一般健康问卷(GHQ-28)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月末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月末时,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MRSS总分及GHQ总分均下降;研究组、对照组PANSS总分减分值分别为(6.59±1.80)、(2.66±1.06),研究组减分值优于对照组(t=-11.052,P〈0.01);研究组GHQ总分(10.03±1.87)低于对照组(17.37±1.4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农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孤独感的一般情况,观察儿童青少年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190名学生及其父母一方进行测试,并分析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情况,以及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 (1)年龄越大,儿童孤独感越强(F=12.95,P<0.01);独生子女孤独感小于非独生子女(t=2.39,P=0.018);父母受教育越高,儿童孤独感越低(F=7.38,10.05;P<0.01);(2)家庭功能评分越差,儿童孤独感越高(r=0.576,P<0.01);情感介入与儿童青少年孤独感呈负相关(t=-2.443,P=0.016).结论 儿童青少年孤独感在年龄、是否独生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儿童青少年孤独感与家庭功能关系密切,情感介入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儿童孤独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研究组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同时给予经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4周共20次高频(15Hz)rTMS刺激,对照组采用假rTMS刺激。治疗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ANSS量表阴性症状因子分由(35.1±4.5)降至(25.5±4.1),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92,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变化(P〉0.0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F=21.6,P〈0.05);其它因子分及HAMD17治疗前、后均无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在CZ点,研究组P300的P2、P3波幅升高(P均〈0.05);而对照组P300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rTMS能有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利培酮、氯丙嗪及氯氮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影响的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将门诊就诊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喹硫平组38例、利培酮组41例、氯丙嗪39例、氯氮平组4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泌乳素、放射免疫法检测睾酮水平,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的血清泌乳素(PRL)和睾酮水平.分别于基线及治疗第12周末使用简明男性性功能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性功能及精神症状,于治疗第12周末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2周末,利培酮组、氯丙嗪组、氯氮平组的性功能量表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治疗第12周末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基线水平[利培酮组:(12±5)ng/ml,(22±6)ng/ml,t=13.92,P<0.01;氯丙嗪组:(13±6)ng/ml,(19±5)ng/ml,t=8.27,P<0.01],喹硫平组和氯氮平组无明显变化.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治疗第12周末的血睾酮水平低于基线水平:利培酮组:(0.77±0.21)ng/ml,(0.27±0.11)ng/ml,t=13.22,P<0.01;氯丙嗪组:(0.90±0.11)ng/ml,(0.32±0.14)ng/ml,t=11.27,P<0.01;喹硫平组和氯氮平组无明显变化.影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的因素有泌乳素、睾酮、年龄及TESS分.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和氯丙嗪易引起血清泌乳素升高和血清睾酮降低,氯氮平具有较多药物不良反应,这些可能造成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吸烟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其中吸烟患者27例,非吸烟患者63例,均使用利培酮治疗。详细收集临床资料,使用住院患者烟草使用状态调查表对患者吸烟状况进行详细调查,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基线时及治疗12周末的临床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对患者在基线时及治疗12周末进行认知功能的检测,分别对吸烟组和非吸烟组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基线时吸烟组患者PANSS总分(91.3±20.9)vs.(80.6±17.2)、阴性症状量表分(20.7±8.6)vs.(17.4±6.3)、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分(43.4±12.3)vs.(38.2±10.8)均高于非吸烟组(均P〈0.05);非吸烟组的正确应答数高于吸烟组(50.6±18.2)vs.(42.2±14.3),P〈0.05,而错误应答数低于吸烟组(75.5±21.9)vs.(85.3±15.8),P〈0.05。治疗12周末,吸烟组患者阴性症状减分值为(12.2±10.4),非吸烟组(6.1±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7,P〈0.05);吸烟组患者WCST中完成测查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以及学习到学会的改善值显著高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2.1、2.0;P均〈0.05);RBAN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的增分值在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吸烟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受损程度重于非吸烟患者;但是吸烟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在治疗后的改善明显好于非吸烟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一36)以及自编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人口学资料、病期、住院时间、临床用药、目前状态、躯体疾病),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的16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评定,并与8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SF-36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患者的生理机能与药物不良反应呈负相关(r=-0.290,P〈0.01);躯体疼痛与患者的阳性症状(r=-0.144,P〈0.05)及阴性症状(r=-0.199,P〈0.05)呈负相关;一般健康状况与患者的阴性症状(r=-0.193,P〈0.05)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r=-0.219,P〈0.01)呈负相关;精力与患者的阴性症状(r=-0.342,P〈0.01)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r=-0.186,P〈0.05)呈负相关;社会功能与药物不良反应(r=-0.173,P〈0.05)呈负相关;情感职能与患者的阳性症状(r=-0.201,P〈0.05)呈负相关;精神健康与阴性症状(r=-0.214,P〈0.01)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r=-0.168,P〈0.05)、药物不良反应(r=-0.194,P〈0.05)呈负相关。结论 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