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脑电图(EEG)监测对癫痫致痫灶的定位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影像学和常规EEG检查不能确定致痫灶部位的2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经双侧颞叶植入硬膜下条状电极进行长时间EEG监测,观察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变化,结合常规EEG、MRI检查结果对癫痫灶进行综合定位;术后随访,评估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0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为1—5d,每例监测到/〉2次临床发作并记录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20例患者发作期颅内电极EEG均能准确定位,15例致痫灶发作间期与发作期一致,2例发作间期为双侧棘波,3例发作间期定位与发作期不一致。术后按Engel疗效分级:发作消失13例(65%),显著改善3例(15%),良好3例(15%),无效1例(5%)。未出现因颅内电极安置所致的并发症。结论颅内电极EEG监测可为癫痫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灶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性脑功能失词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目前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国际分类的依据:(1)临床发作特点;(2)发作间期脑电图(EEG);(3)发作期EE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脑电图在预测癫痫控制效果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术前间期、发作期脑电图及术后脑电图特征,分析其与术后癫痫控制效果的关系。结果术后癫痫控制情况:14例术后无癫痫发作,6例术后6个月内存在癫痫发作。术前脑电图健侧半球慢波增多、间期双侧半球独立痫性放电以及术后脑电图健侧半球痫性放电预示术后癫痫发作可能性大。而术后存在健侧半球放电的患者中,如术后6个月内放电消失或演变为患侧半球放电,仍可获得良好预后。结论半球病变性癫痫术前间期脑电图及术后脑电图对术后癫痫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下电极脑电图(ECo G)监测对磁共振阴性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定位作用。方法对经临床、影像学和头皮EEG检查不能确定致痫灶部位的6例难治性额叶癫痫患者,植入硬膜下条状电极进行视频EEG监测,观察颅内电极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变化,结合头皮EEG、临床发作结果对癫痫灶进行综合定位;术后随访,评估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6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为2~5 d,每例监测到2次临床发作并记录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5例患者发作期颅内电极EEG均能准确定位,5例显示一侧局灶性放电起源,1例患者显示双侧放电起源。术后按Engel疗效分级:EngelⅠ级4例(57.1%),EngelⅡ级1例(14.3%),随访不满1年的按谭氏术后效果分级,达到了满意。结论颅内电极EEG监测可为癫痫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灶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电视脑电图(Video-EEG)监测在癫痫及其他发作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6例具有各种发作性症状的患者进行连续24h的包括清醒、睡眠及诱发试验的Video-EEG监测。结果:216例患者中130例(60.2%)监测到临床发作,其中53例伴有发作期痫样放电,证实为癫痫性发作;73例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均无痫样放电,为非癫痫性发作。216例患者中共80例监测到了痫样放电,其中64例通过发作期的脑电-临床表现和(或)发作间期的EEG特征,结合有关病史资料确定了癫痫的发作类型,27例监测后发作分类得到了修正。结论:Video-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癫痫发作与非癫痫发作的鉴别及癫痫的分型。  相似文献   

6.
下肢袖带释放实验(thigh c uffs r elease t est,TCRT)是由Rune A aslid于1989年首先提出, 在双侧大腿绑上袖带,先充气,后快速放气,使血液重新汇集于双侧大腿,造成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与脑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急骤下降,同时记录ABP和 CBFV的变化,进而评估dCA,是评估dCA常用诱发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TCRT多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 头外伤、重度子痫等的dCA评估。该方法具有价廉、简便、无创、可重复等优势。本文就TCRT在dCA评估 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痴笑发作(GS)是一种特殊类型癫痫,又叫发笑性癫痫,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正式命名为GS,并将其归类在局灶性发作中。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发笑,伴或不伴其他类型痫性发作,发作期或发作间期脑电图(EEG)可见痢性放电。为进一步探讨GS的病因和临床特征,我们总结我院近15年来诊断的26例G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癫痫目前可以通过外科干预进行治疗,外科治疗的主要依据三个原则:(1)切除致痫灶;(2)阻断癫痫放电的传导通路;(3)提高致痫灶的阈值。如大脑半球切除、慢性电刺激[1]。大脑病变和致癫痫的皮层切除、立体定向毁损均可减轻癫痫的发作,甚至消除其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玩麻将诱发癫癎患者发作间期脑电图(EEG)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1年3月在本院癫痫 间中心行长程(8~24h)视频EEG监测的13例因玩麻将诱发癫癎患者发作间期的EEG改变.结果 本组中有2例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患者发作间期EEG可见双侧大脑半球或双侧中央、额区多量单、连发棘波、尖、棘慢复合波、多棘波慢波发放,给予抗癫痫 间药物治疗,并嘱避免打麻将,未再发作.9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和2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的患者发作间期EEG背景活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一种或多种异常改变,表现为α节律慢化、反应性及调节性消失、慢波性异常、快波性异常增多、清醒及浅睡眠中6或14Hz阳性棘波、中线θ节律.11例均未给予抗癫痫 间药物治疗,只嘱戒掉麻将并远离麻将环境.其中有1例发作间期EEG呈广泛间断性中-高幅5-7Hzθ节律,1例呈双侧额、中央、颞区阵发性高波幅3~5Hz慢波节律的患者在看家人打麻将、或通宵玩麻将中再次发作.结论 玩麻将诱发的癫癎属于反射性癫癎,虽然戒掉麻将是避免发作的最佳方法,但对于EEG检查有明显癫痫 间样放电,或遵医行为不良,不能彻底摆脱打麻将或麻将环境的患者,则应按癫癎发作类型正规服用抗癫癎药物.同时由于玩麻将诱发癫痫 间发作的刺激因素非常复杂,声光等视觉刺激、思考、躯体感觉、本体感觉、焦虑、惊吓、激动、劳累等刺激因素影响常使大脑处于过度兴奋、乏氧状态,导致EEG背景活动不同程度的改变,在患者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定时行长程EEG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同步EEG-功能性MRI(fMRI)对颞叶癫痫致痫灶的定位作用.方法 对17例症状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同步EEG-fMRI检查.对EEG出现痫样放电时的fMRI数据进行分析,将痫样放电导致的脑组织血氧水平依赖信号改变区域叠加在MRI图像上,确定癫痫灶的位置;并与手术中脑皮质电极和深部电极EEG确定的致痫灶位置进行比较.结果 10例患者同步EEG-fMRI与皮质电极和深部电极EEG确定的致痫灶的位置和范围完全相同;另外7例患者同步EEG-fMRI确定的致痫灶中心位置与皮质电极和深部电极EEG相同,但范围比后者显示的扩大.癫痫灶切除术后14例发作控制,3例发作频率明显降低.结论 同步EEG-fMRI对颞叶癫痫致痫灶的定位准确,无创伤性;对手术定位具有可靠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出血急性期伴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2018年住院的既往无癫痫病史的自发脑出血(发病14 d内) 患者。根据脑出血急性期是否伴癫痫发作分为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组和脑出血后无癫痫发作组。比较 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肺部感染、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特点,同时分 析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的出血部位、侧别、病因等临床特点。 结果 共入组2836例脑出血患者,其中脑出血后伴发癫痫发作者106例,无癫痫发作者2730例。与 脑出血后无癫痫发作组患者相比,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年龄较小[(50±17)岁 vs(55±15)岁, P <0.001],合并高血压者比例较低(60.4% vs 86.9%,P <0.001),合并肺部感染比例较高(42.5% vs 28.5%,P =0.003)。进一步分析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组脑出血特点,发现脑叶出血比例较高 (57.3%),且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比例较高(59.0%)。 结论 与脑出血后无癫痫发作患者比较,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年龄较小,合并合并高血压的比 例低,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比例高;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出血多位于脑叶,多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s,RLS)与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 CA)受损可能在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RLS是否与d CA受损有关。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6例偏头痛患者,其中36例无RLS,30例有RLS。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连续监测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同时采用无创手指血压连续监测仪实时同步监测动脉血压。利用传递函数分析得出以下脑血流自动调节参数:增益、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PD)和自动调节指数(autoregulation index,ARI)。结果 RLS组偏头痛患者的PD为50.6°±22.9°,明显低于无RLS组(67.2°±18.2°,P0.001)。大量分流组的PD(45.4°±22.6°)明显低于少量分流组(64.9°±17.1°,P0.01)和无RLS组(P0.001);然而,少量分流组与无RLS组的PD值差异无显著性。RLS固有分流组的PD值(48.8°±19.9°)与潜在分流组(52.6°±26.1°)差异无显著性,但都明显低于无RLS组(P0.05)。ARI结果与PD一致。结论伴有大量RLS的偏头痛患者d CA受损,这也许是联系RLS、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住院 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2018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SAH患者,根据住 院期间是否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非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模型,分析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生肺炎对SAH患者院内死亡、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的影响。 结果 共纳入457例SAH患者,平均年龄54.3±11.2岁,男性219例(47.9%),发生肺炎76例(16.6%)。 男性(OR 2.31,95%CI 1.17~4.58,P =0.016)、吞咽障碍(OR 6.06,95%CI 1.09~33.70,P =0.039)及 Barthel指数0~20分(OR 15.58,95%CI 4.17~58.23,P<0.001)是SAH患者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发生肺炎与院内死亡风险、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增加无关。 结论 男性、吞咽障碍、Barthel指数0~20分是SAH患者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肺炎与院内 死亡风险、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增加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和慢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特点,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 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在后循环脑梗死早期识别和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3月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 对象,分为急性脑梗死组和慢性脑梗死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BAEP的Ⅰ、Ⅲ、Ⅴ各波峰 潜伏期(peak latency,PL),Ⅰ~Ⅲ波、Ⅲ~Ⅴ波和Ⅰ~Ⅴ波峰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IPL),Ⅲ~Ⅴ波 /Ⅰ~Ⅲ波I PL的比值等指标的特点。 结果 研究共入组急性脑梗死组患者36例,慢性脑梗死组32例,健康对照组32例。急性脑梗死组 Ⅲ波、Ⅴ波PL较慢性脑梗死组(P<0.001、P =0.005)和对照组(均为P<0.001)均延长;慢性脑梗死组 Ⅴ波PL较对照组延长(P<0.001)。急性脑梗死组Ⅰ~Ⅲ波、Ⅰ~Ⅴ波I PL较慢性脑梗死组延长(P<0.001、 P =0.029);急性脑梗死组Ⅰ~Ⅲ波(P<0.001)、Ⅲ~Ⅴ波(P =0.006)和Ⅰ~Ⅴ波(P<0.001)IPL较对照 组延长;慢性脑梗死组Ⅲ~Ⅴ波I PL(P =0.003)较对照组延长。慢性脑梗死组Ⅲ~Ⅴ/Ⅰ~Ⅲ波IPL比值 异常者有9例(25.0%),急性脑梗死组2例(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结论 ①BAEP检查能灵敏地检测出急性和慢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听觉感觉通路的电生理异常。 ②急性脑梗死患者BAEP的Ⅲ波和Ⅴ波PL、Ⅰ~Ⅲ波和Ⅰ~Ⅴ波IPL均显著延长,以Ⅲ波PL、Ⅰ~Ⅲ波IPL延 长为主;慢性脑梗死患者BAEP以Ⅴ波PL、Ⅲ~Ⅴ波IPL的延长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 ICAS)的发生率和6个月预后情况。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唐山工人医院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住院患者231例,均经头及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评估颅内外大血管,按血管病变分布情况,分为s ICAS组、非s ICAS组,并对s ICAS组进行6个月随访,按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s ICAS患者6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31例,其中有108例(包括单纯颅内动脉病变95例和颅内外联合病变组13例)存在s ICAS,s ICAS发生率为46.8%。单因素分析显示s ICAS患者6个月良好预后与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值比(odds ratio,OR)0.87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75~0.980,P=0.02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 0.354,95%CI 0.132~0.984,P=0.039)、抗凝治疗(OR 2.597,95%CI 1.123~6.004,P=0.026)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轻度狭窄患者相比,血管重度狭窄(OR 0.182,95%CI 0.035~0.943,P=0.042)和闭塞(OR 0.156,95%CI 0.029~0.833,P=0.021)患者、入院NIHSS评分更高(OR 0.768,95%CI 0.661~0.892,P=0.001)患者以及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 0.177,95%CI 0.051~0.608,P=0.006)患者6个月预后更差;给予抗凝治疗(OR 7.714,95%CI 2.440~24.389,P=0.001)患者6个月预后更好。结论唐山地区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中接近半数存在s ICAS。入院NIHSS评分更高、血管重度狭窄和闭塞、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s ICAS患者6个月预后更差,而抗凝治疗能够改善s ICAS患者的6个月神经功能残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患者发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5月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病后3个月的mRS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根据 RDW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分析RDW与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 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RDW对溶栓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结果 最终共纳入363例患者,男性232例(63.9%),年龄34~95岁,平均71.15±12.42岁。207 例(57.0%)预后良好,156例(43.0%)预后不良。①RDW与入院时NI HSS评分呈正相关(ρ=0.224, P <0.001);②多因素Logi sti 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卒中史(OR 2.257,95%CI 1.302~3.914,P =0.004), 入院时NI HSS评分较高(OR 1.145,95%CI 1.084~1.209,P <0.001),基线收缩压高(OR 1.015, 95%CI 1.005~1.024,P =0.002),高龄(OR 1.023,95%CI 1.002~1.044,P =0.030)和RDW较高(OR 1.308,95%CI 1.072~1.694,P =0.011)是溶栓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③RDW预测溶栓 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618(95%CI 0.561~0.676,P<0.001),最佳界值为12.75%,敏感 度为65.4%,特异度为55.1%。 结论 RDW与AIS溶栓患者入院时的卒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 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规律服用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卒中二级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入组首次缺血性卒中的326例汉族患者,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随访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情况,分析规律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卒中复发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对入组患者经过1~37个月[平均(14.44±5.07)个月]的随访,共139例规律服用氯吡格雷,其中29(20.86%)例出现卒中复发。中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患者的复发风险较快代谢型升高,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3.0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1~8.43,P=0.025]和9.17([95%CI2.39~35.16,P0.001]。携带*2(G681A)A等位基因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是携带G等位基因患者的2.63倍(P0.001)。携带*2突变杂合子和纯合子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分别是野生型的2.82倍(P=0.026)和9.69倍(P0.001)。携带有1个失功能(loss of function,LOF)等位基因者卒中复发的风险是未携带者的3.02倍,(95%CI 1.13~8.05,P=0.030),携带2个LOF等位基因者卒中复发的风险是未携带者的11.01倍(95%CI 2.67~45.2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携带LOF等位基因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规律服用氯吡格雷进行二级预防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慢代谢型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较快代谢型升高,携带CYP2C19 LOF等位基因是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CYP2C19基因检测及血小板聚集率综合评估氯吡格雷抵抗,指导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对2018年1-10月就诊于嘉兴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复发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测序,分别收集氯吡格雷快代谢、中代谢、慢代谢基因型患者各30例,比较3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一般临床资料。3组均给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治疗,检测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前及使用7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根据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判断氯吡格雷抵抗情况,分析CYP2C19基因型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筛选出氯吡格雷抵抗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10%)分至氯吡格雷抵抗组,改用西洛他唑100 mg 2次/日,氯吡格雷半反应(10%≤血小板聚集抑制率30%)及氯吡格雷敏感(血小板聚集抑制率≥30%)者分至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继续氯吡格雷75 mg/d治疗。3个月后再次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不同药物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情况,并观察终点事件发生情况(主要终点:再发脑梗死;次要终点:脑出血和死亡)。结果最终入组患者90例,其中男性49例(54.4%),年龄40~89岁,平均年龄68.27±10.14岁。快、中、慢代谢3组糖尿病(P=0.036)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慢代谢组合并糖尿病比率高于中代谢组(P=0.010),慢代谢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高于快代谢组(P0.001)及中代谢组(P=0.006)。氯吡格雷抵抗组患者22例(24.4%),非氯吡格雷抵抗组患者68例(75.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OR 7.792,95%CI 1.899~31.968,P=0.004)、糖尿病(OR 4.466,95%CI 1.122~17.778,P=0.034)及CYP2C19基因慢代谢(OR 13.713,95%CI 2.352~79.959,P=0.004)是复发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氯吡格雷抵抗组(49.51%±4.33%vs 63.73%±7.84%,P0.001)和氯吡格雷抵抗组(55.42%±6.63%vs 76.95%±7.42%,P0.001)患者3个月后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较7 d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较非氯吡格雷抵抗组,氯吡格雷抵抗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更高(21.53%±4.30%vs 14.23%±6.90%,P0.001)。入组患者随访3个月均无终点事件发生。结论吸烟、合并糖尿病及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是复发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西洛他唑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作为氯吡格雷抵抗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替代性用药。  相似文献   

19.
高鸣  陈娇  赵倩倩  蒲爽  李雪梅 《中国卒中杂志》2018,13(11):1153-1157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非痴呆型血 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院前通知对取栓患者入院-再灌注时间(door-to-reperfusion time,DRT)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取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 学资料。将院前通知定义为当地医院在患者转运之前向本中心卒中小组进行短信告知。对院前通知 和非院前通知组的基线特点,以及两组DRT和预后进行比较。预后良好定义为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 评分≤3分。 结果 共纳入123例接受取栓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7例(46.3%)患者在转运到达前进行了院前 通知。在术后达到再灌注的人群中(100例),与非院前通知组患者相比,院前通知组患者的DRT明显 较短(P<0.001)。术前静脉溶栓[优势比(odds ratio,OR)=2.774,P =0.023]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 素,院前通知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OR =2.586,P =0.058)。但院前通知联合术前静脉溶栓是预 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 =7.662,P =0.006)。 结论 院前通知可以缩短DRT。在取栓后达到再灌注的人群中,术前进行静脉溶栓能够使患者获益, 而术前静脉溶栓联合院前通知将使获益概率增加2.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