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喹硫平和碳酸锂单药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为期8周的双盲随机平行可变剂量对照研究。对68例符合DSM-Ⅳ双相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与碳酸锂组,在基线和治疗期每周采用HAMD-17、HAMA、MADRS、YMRS、CGI-I和TESS进行评定。结果以MADRS评分,喹硫平组和碳酸锂组有效率分别为86.86%、82.45%,痊愈率分别为54.35%、52.48%,两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在治疗终末HAMD-17、HAMA、MADRS、CGI-I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HAMA减分值比较,喹硫平组起效快于碳酸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喹硫平单药可有效治疗双相抑郁,尤其适用于伴焦虑的双相抑郁。  相似文献   

2.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评价国产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奎硫平与氯氮平治疗8击,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治疗后PANSS总分减分率为50.4%。有效率为87.5%。氯氮平PANSS总分减分率为49.4%。有效率为85.0%。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EPS发生率低,安全性好。结论:奎硫平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6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标准的患者,疗程1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76.5%。PANSS阳性、阴性及一般精神病理总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TESS评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合并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喹硫平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喹硫平组40例平均剂量(701.3±150.5)mg/d,氯氮平组40例平均剂量为(375.4±101.6)mg/d。观察8周。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测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体重和体重指数(BMI),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喹硫平组各时点的PANSS总分及减分率与氯氮平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氮平组不良反应较多(P<0.05);氯氮平组在治疗第4、8周末的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喹硫平组和健康对照组的体重及体重指数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但副作用较少,对患者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喹硫平、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1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长期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研究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研究用诊断标准的首次发病患者262例,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各131例,开放性治疗12个月.疗效评估:以两药的停药率、持续治疗时间为丰要指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及减分率为次要指标,PANSS总分减分率≥50%为显效,25%~50%为有效,<25%为无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①停药率:喹硫平组33.6%,利培酮组35.2%;持续治疗时间:喹硫平组为(9.49±3.83)个月,利培酮组为(9.52±3.84)个月;复发时间:喹硫平组(3.29±2.34)个月,利培酮组(5.11±2.77)个月;两药的停药率、持续治疗时间、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第2、6、12个月末时,喹硫平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6%(103/131)、86.2%(113/131)、89.3%(117/131),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2.4%(108/131)、87.7%(115/131)、85.5%(112/131),二者的总体疗效相当(P>0.05).③不良反应:利培酮引起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如静坐不能、肌强直、震颤较喹硫平高(X2=14.94,P<0.05),喹硫平组的头晕和晕厥发生率高丁利培酬组(X2=10.08,P<0.05).结论 喹硫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和长期治疗疗效肯定,两药疗效相当,两药不良反应各有特点但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喹硫平对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例首发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与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相当(P〉0.05),喹硫平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利培酮(P〈0.05)。结论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喹硫平单药和帕罗西汀单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200mg/d治疗或帕罗西汀20mg/d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严重度(CGI-SI)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重评定安全性。结果喹硫平组55例患者中有51例完成研究,帕罗西汀组55例中53例完成研究。喹硫平组有效率为74.5%,痊愈率为27.3%;帕罗西汀组分别为81.8%、50.9%。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喹硫平组痊愈率高(χ^2=6.45,P=0.01)。两组HAMA、CGI-SI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喹硫平组第1周末HAMA总分低于帕罗西汀组;除第1周外,帕罗西汀组量表评分均优于喹硫平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喹硫平组嗜睡多见,帕罗西汀组出汗及激越多见;研究结束时,喹硫平组体重增加值高于帕罗西汀组[喹硫平组(M,QR)为1kg(0kg,1kg),帕罗西汀组为0kg(0kg,1kg);Z=4.0,P=0.01]。结论喹硫平短期控制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症状比帕罗西汀快,但是帕罗西汀6周总体的疗效优于喹硫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本院诊治的126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喹硫平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口服治疗,疗程8周.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来评估临床疗效,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组BRMS及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与喹硫平单药治疗相比,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阿立哌唑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予以喹硫平和阿立哌唑治疗,两组各入组34例,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精神症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共完成57例,两组在治疗4周、治疗8周时PANSS总分及其各因子分、BPRS分已明显降低(P=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10例,嗜睡3例;阿立哌唑组为失眠15例,静坐不能5例。结论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均能改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及认知缺损,两者疗效相当,两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舒比利对喹硫平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从我院筛选出120例喹硫平无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氯氮平治疗,另一组采取舒必利联合喹硫平治疗,治疗12周后应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其分量表、临床整体印象-严重程度量表(CGI-S)、临床整体印象-改善量表(CGI-I)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价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总体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喹硫平联合舒比利对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功能、阴性症状及安全性方面优于氯氮平( P<0.05)。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伴代谢障碍或阴性症状较重者,可尝试喹硫平联合舒比利作为初始治疗方案,以减少使用或替代氯氮平,降低氯氮平的致命风险及对代谢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奎硫平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奎硫平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组和奥氮平组,各30例。分别给予奎硫平和奥氮平治疗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均明显下降(P〈0.01);奎硫平组GQOLI总分及躯体健康维度中的躯体不适感、食与性功能、运动与感觉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1),与奥氮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ESS评分以奎硫平组(3.1±1.7)分明显低于奥氮平组(8.1±3.9)分(P〈0.01)。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奥氮平相仿,但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背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被日益广泛地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但其疗效是否一致尚有争议。假设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治疗未服药的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其1年的疗效是一致的。方法采用自然观察研究方法,对病程≤5年,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研究用诊断标准的未服药门诊患者随访1年。纳入398例患者,分别用利培酮(131例)、奥氮平(136例)、喹硫平(131例)单药治疗。在开始治疗后的第2周,2、3、6、8以及12个月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非盲法评定。结果共269例(67%)患者完成1年随访。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的停药率分别为35.1%(46/131)、31.6%(43/136)和32.1%(42/131),χ^2=0.43,P=0.809。对脱落患者的资料采用末次观察结转法,1年时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的PANSS总分平均值(标准差)分别减少46.8%(17.0%),48.6%(19.6%)和47.3%(16.2%),F=0.38,P=0.688。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无论是PANSS总分还是分量表分,治疗各时点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周时利培酮组发生震颤和静坐不能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1年时,3组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和嗜睡,奥氮平组体重增加的比例(69.9%)高于其他两组。根据持续存在不良反应症状的时点数与总随访时点数的比值衡量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锥体外系症状在利培酮组最明显,体重增加在奥氮平组最明显,心动过速在喹硫平组最明显。结论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单药治疗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1年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2名住院或门诊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n=32)和氟哌啶醇(n=30)治疗,随访16周。分别在基线、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自评问卷(Q-LES-Q)、持续性操作测验(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以及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中的数字广度项目盲法评定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以及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喹硫平组有17例完成16周的随访,氟哌啶醇组为14例。喹硫平组与氟哌啶醇组各时点PANSS评分均比基线改善,组间无明显差异。喹硫平组的4个时点平均(标准差)Q-LES-Q得分改善[分别为:49.0(8.1)分,51.2(7.0)分,54.3(10.6)分,54.1(10.3)分,F=11.70,P〈0.001],而氟哌啶醇组无明显改善[分别为:49.5(7.8)分,51.3(8.0)分,50.0(8.7)分,50.5(8.9)分;F=0.33,P=0.701]。在第16周时喹硫平组Q-LES-Q得分高于氟哌啶醇组(t=2.27,P=0.026)。第8周至第16周,喹硫平组WCST完成分类数、CPT的反应时间、WAIS数字广度评分与基线比均明显改善,而氟哌啶醇组的不同时点间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虽然根据PANSS结果,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的疗效相当,但是持续用喹硫平治疗16周者比持续用氟哌啶醇治疗者的生活质量更好,认知缺陷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奎硫平联合米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奎硫平联合米氮平治疗)和对照组(奎硫平单药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韦克勒斯记忆量表修订版(WMS-R)、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及威斯康辛分类测验(WCST)对患者进行病情及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治疗第2周末起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4、8周末研究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CG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4~8周末,两组各项认知功能测验成绩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1),且研究组各项成绩显著好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奎硫平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较奎硫平单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可变剂量的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单组、多中心研究,使用可变剂量的帕利哌酮缓释剂(3~12mg/d)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8例,观察期8周,通过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价有效性。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报告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有效率(PANSS减分率≥30%)随治疗时间而增加,治疗8周末有效率为82.6%。研究终点PANSS总分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点平均剂量为(7.9±2.2)mg/d。治疗8周时40.11%患者的治疗剂量保持6mg/d的水平,4.44%患者的治疗剂量下调至3mg/d。常见的不良事件为锥体外系反应、便秘、肝功能异常、睡眠障碍、嗜睡、疲乏及恶心。结论可变剂量帕利哌酮缓释剂(3~12mg/d)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有效,且耐受性、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心理社会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情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对120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病例配对对照的前瞻性研究。试验组60人,服用抗精神病药配合心理社会干预。对照组仅单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入组时、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时进行大体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时,试验组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中的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P=0.039)及思维障碍因子(P=0.043)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试验组在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P=0.03)及反应缺乏因子(P=0.018)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个月时,试验组除了阳性量表和思维障碍因子外,其余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时,试验组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社会干预能更好地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各方面的精神病症状、改善抑郁情绪、提高自知力同时改善大体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奎硫平、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疗程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缺陷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组GQOLI评分和SDSS某些因子评分较利培酮组显著为好(P〈0.01);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奎硫平较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仿,但更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与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开放分配接受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和氯丙嗪药物治疗。12周的急性期治疗后,获得临床稳定期的患者[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总分≤60或减分率/〉50%]进入固定剂量的24周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12周和24周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言语流畅性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VLT-R)、持续操作功能测验(CPT)、韦克斯勒记忆测定(WMS)、韦克斯勒智能测定(WAIS)、连线试验测定、手指叩击试验测定。结果:奎硫平组、奥氮平组、氯氮平组治疗12周和24周后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明显优于氯丙嗪,而氯丙嗪组无显著改善。治疗12周后奎硫平组在改善执行功能、言语流畅性和警觉性显著优于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P〈0.05)。奥氮平组在数字特征和连线测定上明显优于氯氮平组(P〈0.05)。3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在认知功能总分的改善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的改善有显著相关性(r=-0.32,P〈0.05)。结论:3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奎硫平、奥氮平、氯氮平可不同程度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四种抑郁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诊断效能.方法 10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入研究,以CCMD-3抑郁发作标准判断是否存在有抑郁症状,同时进行CDSS-C、MADRS、HAMD-24、PANSS及RSESE测评.结果 (1)100例患者中符合CCMD-3抑郁发作标准诊断抑郁者22人,抑郁发生率为22%;(2)CDSS-C、MADRS、HAMD-24、PANSS-G相互之间相关性均较高,但只有CDSS-C与PANSS-N、阴性症状各条目及RSESE无相关;(3) CDSS-C与MADRS、HAMD- 24、PANSS- G6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933、0.826、0.883及0.887,CDSS-C的AUROC要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抑郁量表(P<0.05).结论 CDSS-C是较理想的测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工具,可在临床尝试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