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纤维脑窥镜行脑内血肿清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纤维脑窥镜行脑内血肿清除术索耀华王婀美张铁岩我科利用NK-Ⅰ纤维脑窥镜,在直视下清除脑内血肿12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例脑出血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男8例,女4例。年龄46~73岁。血肿量40~80ml。全组均行CT扫描,...  相似文献   

2.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14(5):508-508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将于2006年11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一脑窥镜辅助显微外科高级学习班。学习班由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和上海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办,德国贝朗一蛇牌学院协办。学习班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窥镜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国产硬质脑窥镜治疗脑出血16例,应用加拿大人神经病学评分判断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6例病人中,血肿清除量在80%以上者9例,其中完全清除4例;60~80%清除者3例;清除量小于60%者2例;2例未复查CT。发病后12小时内治疗者4例,3例死亡,1例转脑外科手术,均为再出血,其加拿大人神经病学评分(CNS)由治疗前的6.85±0.21减少为治疗后的3.46±0.41(P<0.001),发病后24~72小时内治疗者9例,72小时以上治疗者3例,均全部存活,其CNS由治疗前的6.94±0.37增加到8.99±0.26(P<0.001)。结论:脑窥镜直视下清除血肿方法简便、直观,血肿清除率高,术后病人意识障碍恢复快,但早期手术易引起再出血而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减少脑组织损伤、并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临床应用脑内窥镜处理脑深部病变。方法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应用AESCULP及HB-2型神经内窥镜,治疗脑深部病变54例患者;其中包括脑肿瘤切除30例,脑内异物摘除8例,脑囊肿摘除5例,脑脓肿摘除3例,脑内病变活检2例,脉络丛烧灼治疗脑积水2例,脑内血肿清除及取出脑内寄生虫各2例。结果手术有效率96%(术后1个月)。术后无昏迷、偏瘫、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脑内窥镜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1990年5月~1995年12月我院和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使用自制脑窥镜对180例高血压脑出血作血肿清除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80例中男性112例,女性68例,年龄28~78岁,平均54.5岁。发  相似文献   

6.
脑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几个概念: 1983年澳大利亚皇家儿童医院Duncan医师在北京作了一次题为《脑复苏》的学术讲演,他在讲演中首先解释了三个容易混淆的术语:1.脑保护(Cerebral protection):指的是预料有可能发生脑损害之前所采取的保护性措施。2.脑复苏(Cerebtal resuscitation):指的是脑受损后减轻神经功能缺陷的一些操作措施。3.脑保养(Cerebral preservation):只作为保存脑的病理标本时使用。我们所说的脑保护当然是对前二者而言  相似文献   

7.
脑叶出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脑叶出血(Lobar Cerebral Homorrhages),又称皮质下出血,是指发生在脑叶皮质下白质的出血。在脑出血中,壳核出血要远远超过脑叶出血。在非外伤性脑出血中,脑叶出血的发病率为20%左右。国内高血压脑出血尸检材料报告,仍以基底节出血占绝大多数,而脑叶出血仅占3.6—5%。随着对高血压病的重视,壳核出血与丘脑出血的发病率有所下降,而脑叶出血的发病率相对增加。CT脑扫描问世以来,对各部位脑出血的诊断有了显著的提高。脑叶出血的临床与CT扫描报告甚少,脑叶出血在内、外科疗法的选择上分歧较大。目前国内对脑叶出血的报道不多,本文就脑叶出血病因,临床表现,CT脑扫描所见、治疗及预后几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评价脑内窥镜治疗三脑室样胶囊肿的价值和直上手术的经验,方法:使用硬质神经内窥镜,利用立体定向方法置入神经内窥镜或采用徒手导入内窥镜,并利用并节臂来固定。胶样囊肿采用穿刺针先穿透,随后用显微剪刀扩大开口吸除囊肿内容物并热凝残壁。结果:平均随访18.5个月,10例在术后MRI复查显示囊肿全部吸附,除2例术胶记忆丧失外,其余病例术前的症状全部消失。结论:三脑室胶样囊肿在内窥镜下处理是一种首先的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 mall v essel d isease, C SVD)指由脑微循环(包括脑小血管或微血管) 的病理变化而引起的急性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脑微循环的动脉粥样硬化与栓塞、 内皮功能障碍与血脑屏障破坏、淀粉样蛋白沉积、血流低灌注及静脉胶原性疾病与其发病机制密切 相关,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脑小血管病的明确诊断依赖组织活检,但此时常常是疾病的终末 期,且组织病理难以获得,故临床上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来获得诊断。本文就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 现、分类、微循环相关性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微循环检查方法进行阐述,以期寻找脑小血管病新的 诊断与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脑复活片     
脑复活片NaofuhuoTablets治疗脑功能障碍脑萎缩的首选药物—脑复活片脑复活片是中国吉林省长白山生物化学制药厂新近推出的治疗脑功能障碍、脑萎缩的首选药物。本品以国内外治疗脑功能紊乱的新制剂—健康动物的大脑水解物为主要成分,辅以多种维生素、L—...  相似文献   

11.
脑复活片     
脑复活片NaofuhuoTablets治疗脑功能障碍脑萎缩的首选药物-脑复活片脑复活片是中国吉林省长白山生物化学制药厂新近推出的治疗脑功能障碍、脑萎缩的首选药物。本品以国内外治疗脑功能紊乱的新制剂—健康动物的大脑水解物为主要成分,辅以多种维生素、L—...  相似文献   

12.
脑屏障改变是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较早期的病理改变 ,它促使免疫细胞及免疫信息分子大量入脑 ,从而引起脑组织的免疫炎性反应。本文对脑屏障概念 ,EAE时脑屏障变化情况及其可能的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肺癌性脑损害患者的脑电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63例肺癌患者脑损害的临床表现,头颅CT、EEG和BEAM检查结果,其中31例出现肺癌性非转移性脑损害;32例发现脑转移,分子了肺癌脑损害的脑电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头颅CT可以确定脑转移病灶的存在,EEG和BEAM既可显示肺癌脑转移病灶的脑电变化,还可显示非转移性肺癌性脑损害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脑动脉炎     
在脑血管疾病中,除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外,脑动脉炎(包括颅外段颈内动脉,椎动脉)也是构成脑血管病比较常见的原因,但是引起脑动脉炎的原因很多,病变性质,临床类型,各不相同,现仅就各类脑动脉炎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脑室脑池改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创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CT扫描脑室与脑池的改变,以此估测预后。方法:2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经CT扫描发现有脑室与脑池改变,重点对三脑室、基底池有改变和年龄、GCS计分作分析。结果:268例三脑室、基底池改变124例,死亡65例。三脑室、基底池皆消失者18例,死亡16例。三脑室明显改变者47例,死亡33例。基底池明显改变者59例,死亡16例。在124例三脑室、基底池改变中,儿童26例,死亡8例。成人98例,死亡57例。结论:弥漫性脑肿胀者,三脑室与基底地形态改变与预后有直接关系,而三脑室的改变比基底池的改变更为重要,儿童弥漫性脑肿胀与成人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预后明显好于成人。GCS评分分数低,多为三脑室、基底池改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随着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脑胶质瘤导致脑功能网络的损害,并且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脑功能网络的异常模式比脑解剖结构的异常模式更加适合用来分析脑胶质瘤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对脑胶质瘤病人的脑功能网络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以及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中央执行网络(centre executive network,CEN)和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的神经科学基础、网络功能以及目前的临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脑功能研究的脑电信号源显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多数精神疾病的脑结构性改变,与其脑功能障碍非常不相称,难以从脑结构性改变的部位和程度去解释患者的丰富临床症状。因此,从宏观脑功能机制角度进行研讨,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脑保护涉及的危重脑功能损伤主要包括下面几类:(1)脑缺血:心脏停博(cardiac arrests)和急性脑梗死;(2)脑出血: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3)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19.
脑和缺氧     
由于医疗的进步,能够抢救成功的急性呼吸和循环障碍的病例虽然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由于缺氧而后遗脑机能障碍的患者也有增加,这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脑机能当然不能与作为整体的呼吸循环机能分开来考虑。但是,脑是最容易影响呼吸循环机能的一个脏器。脑缺氧的原因1、局部性1.头部外伤:脑挫伤,急性颅内血肿。2,脑血管障碍:脑动脉瘤破裂,脑动静  相似文献   

20.
胶样囊肿的内窥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脑内窥镜治疗三脑室胶样囊肿的价值和直视下手术的经验。方法:使用硬质神经内窥镜,利用立体定向方法置入神经内窥镜或采用徒手导入内窥镜,并利用关节臂来固定。胶样囊肿采用穿刺针先穿透,随后用显微剪刀扩大开口,吸除囊肿内容物并热凝残壁。结果:平均随访18.5个月(10~28个月),10例在术后MRI复查显示囊肿全部吸除。除2例术前有记忆丧失外,其余病例术前的症状全部消失。结论:三脑室胶样囊肿在内窥镜下处理是一种首选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