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童年期受虐经历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述情障碍及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受虐经历问卷(CTQ-SF)、贝克抑郁问卷(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多伦多述情量表(TAS)对109例SFD患者进行评定;以CTQ-SF得分均数为界,将SFD患者分为CTQ-SF高分组与低分组,分析CTQ-SF得分与CERQ-C、BDI、TAS的关系。结果:分别有48例及61例患者归入CTQ-SF高分组与低分组。与CTQ-SF低分组比较,CTQ-SF高分组在CERQ-C中积极重新评价因子分偏低,灾难化、责难他人因子及不适应性策略总分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DI总分及TASII因子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RQ-C中的不适应性策略总分与CTQ-SF的情感虐待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r=0.414,0.217;P0.05或P0.01)。BDI总分与CTQ-SF的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r=0.220,0.230,0.204,0.281,0.298;P0.05或P0.01);TAS总分与CTQ-SF的情感虐待及躯体忽视因子呈正相关(r=0.188,0.254;P均0.05)。结论:童年期受虐经历与SFD患者认知情绪调节、抑郁情绪及述情障碍有较密切的关系。童年期受虐越严重,认知情绪调节能力越差,更易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与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年创伤经历与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共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58例抑郁症共病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共病组)和60例单纯抑郁症患者(非共病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早年创伤间卷简表(ETI-SF)评估早年创伤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运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早年创伤与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共病患者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共病组相比,共病组的受教育年限(t=-2.26)、年收入(t=-3.13)均显著低于非共病组(P<0.05).共病组与非共病组ETI-SF总分(Z=-2.48)、早年躯体创伤(Z=-2.23)及早年情感创伤分量表分(Z=-5.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早年创伤问卷总分(B=0.226,OR=1.774;P<0.05)、躯体创伤分(B =0.327,OR =0.893;P <0.05)、情感创伤分(B =0.469,OR=1.627;P <0.05)和HAMD总分(B =0.254,SE =0.681;P <0.001)进入最终的回归方程. 结论: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共病患者经历较多早年创伤,其中早年情感虐待经历与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共病倾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精神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及与其文化智力水平的关联。方法:纳入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的203例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童年创伤问卷简化版(CTQ-SF)、文化智商问卷(CIQ)进行调查。根据童年创伤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童年创伤和文化智商的关联。结果:忽视组与忽视+虐待组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文化智商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不伴童年创伤组的患者(P均<0.05)。情感忽视与文化智商量表总分、认知因子得分负向关联(β=-0.3、-0.3);躯体忽视与元认知因子得分、行为因子得分负向关联(β=-0.2、-0.2)。结论:与不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精神障碍患者相比,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患者的文化智力水平低。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与此类患者的文化智力水平有较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待对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影响. 方法:对103例抑郁症患者行儿童受虐问卷、神经系统软体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自杀意念量表以及Beck绝望量表评定.结果:①儿童受虐患者较未受虐者额叶有更多的软体征(2.51±1.61,1.77±1.25,P<0.01).有情感忽视患者额叶软体征也明显高于无情感忽视者(2.53±1.63,1.80±1.25,P<0.05);有躯体忽视者额叶较无躯体忽视者软体征明显增多(2.41±1.63,1.65±1.00,P<0.01);有性虐待患者软体征明显高于无性虐待者(6.29±1.83,4.28±2.82,P<0.01).②受虐总分与额叶和颞叶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29,P<0.01;r=0.24,P<0.05);情感受虐待、情感被忽视及躯体虐待与额叶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284,0.345,0.218,P<0.01或0.05).③HAMD与神经系统软体征总分及各脑叶均呈明显正相关;自杀意念量表评分与神经系统软体征总分及额叶、顶叶、颞叶软体征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结论: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对大脑有不利影响,不同虐待可对不同脑区产生损害,主要在额叶.  相似文献   

5.
背景: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述情障碍,而关于其述情障碍的机制尚未明确,也较少有关于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以及抑郁症状、述情障碍与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计算机情绪调节实验,对36名抑郁症患者和3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病例组中述情障碍发生率为66.67%,对照组为3.23%,两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χ2=28.661,p<0.001).病例组的TA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7.378,p<0.001).情绪调节实验中,病例组观看中性图片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080,p=0.043);而负性-观看、负性-重评和负性-抑制三种实验条件下,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在病例组中,HAMD-24、HAMA与TAS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情绪调节实验得分与HAMD-24、HAMA、TAS之间均未发现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可能高于一般人群,其抑郁症状与述情障碍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情绪调节能力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特质,与抑郁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述情障碍,而关于其述情障碍的机制尚未明确,也较少有关于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以及抑郁症状、述情障碍与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计算机情绪调节实验,对36名抑郁症患者和3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病例组中述情障碍发生率为66.67%,对照组为3.23%,两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χ~2=28.661,p0.001)。病例组的TA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7.378,p0.001)。情绪调节实验中,病例组观看中性图片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080,p=0.043);而负性-观看、负性-重评和负性-抑制三种实验条件下,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在病例组中,HAMD-24、HAMA与TAS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情绪调节实验得分与HAMD-24、HAMA、TAS之间均未发现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可能高于一般人群,其抑郁症状与述情障碍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情绪调节能力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特质,与抑郁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儿童期虐待对新兵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505名入伍新兵进行儿童受虐问卷(CTQ-S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结果遭受儿童期虐待的新兵在应付方式选择及社会支持上显著低于无虐待组(P〈0.05)。简单相关分析显示儿童期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虐待分均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P〈0.01)。儿童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虐待分均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与主观支持成负相关(P〈0.05,P〈0.01)。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00,P=0.003);虐待总分、情感虐待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32,P=0.026),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00,P=0.011)。结论儿童期遭受虐待的新兵在应对方式上往往采取消极应对,且社会支持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创伤类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早年创伤问卷简表中文版(ETI-SF)、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对2 402名上海市中心区3所学校中预初至初二的学生施测。结果:有创伤经历者有更高的焦虑和抑郁检出率(χ~2=90.48,χ2=45.51;均P=0.00),在普通创伤得分上焦虑抑郁共存组与单纯抑郁组无差异,在其他各创伤因子上焦虑抑郁共存组得分均高于单纯焦虑组与单纯抑郁组(P=0.00~0.0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性创伤外,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普通创伤均与焦虑/抑郁关联,标准化回归数(β)分别为0.341/0.443,0.14/0.119,0.07/0.078(P均0.01)。结论:情感和躯体上的虐待,以及丧失等普通创伤均与初中生的情绪障碍存在较大相关性,其中情感上的虐待和忽视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37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根据是否伴有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HAMD总分≥14分且睡眠因子分≥4分)253例和非睡眠障碍组(HAMD总分≥14分且睡眠因子分≤3分)125例;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关联测验评估两组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睡眠障碍组RBANS即刻记忆(t=-4.309)、视觉广度(t=-2.321)、注意因子(t=-4.555)、延时记忆(t=-2.282)得分及总分(t=-2.549)、WCST完成分类数(t=-3.459)、学习到学会(t=-2.406)得分显著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或P0.001);错误应答数(t=3.621)、持续性错误百分比(t=3.753)、Stroop色-词关联测验单色时间(t=2.010)、字义干扰反应时(t=2.168)、颜色干扰反应时(t=3.089)显著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或P0.001)。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损害有一定关联;伴睡眠障碍者较不伴睡眠障碍者认知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惊恐障碍(PD)患者儿童期虐待经历与其认知功能水平的特征,并探讨儿童期虐待对PD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3例PD患者为病例组;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对正常对照组筛选出伴儿童期虐待对照组31名和不伴儿童期虐待对照组38名。采用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评定患者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估3组的认知功能。结果:PD组与伴儿童期虐待对照组和不伴儿童期虐待对照组在儿童期情感虐待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认知功能得分上,PD组与不伴儿童期虐待对照组在WCST持续错误数得分(P0.05)、WMS视觉再生和理解记忆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D组与伴儿童期虐待对照组在WMS理解记忆分量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与不伴儿童期虐待的两对照组在WMS4个分量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PD的症状得分与儿童期情感虐待存在较强的正相关(P均0.01);PD的WMS理解记忆得分与儿童期情感虐待呈负相关(P0.01),偏相关分析也显示两者呈负相关(P0.05)。结论:PD患者可能会具有更多的儿童期虐待,尤其是情感虐待。儿童期虐待不仅可能会影响PD患者的惊恐症状严重程度,还可能对工作记忆等认知功能产生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格、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在儿童期受虐待与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 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徐州市 3 所高校的 2 420 名大学生,使用焦 虑自评量表(SA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进行评估。采用 Pearson 相关和多重线性 回归分析儿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的焦虑、抑郁与人格、社会支持、生活事件、虐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儿 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焦虑、抑郁形成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共发放问卷 2 4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 374 份, 有效回收率为 98.1%。结果 2 374 名大学生中,有 929 名(39.1%)在儿童期遭受过虐待。儿童期受 虐待大学生的 BDI 评分、SAS 评分与 PRCA 总分、ASLEC 评分、神经质评分呈正相关(r=0.366~0.632, P< 0.001),与 SSRS 总分、外向性评分、开放性评分、友善性评分和谨慎性评分呈负相关(r=-0.440~ -0.128,P< 0.001)。NEO-FFI-R 各分量表评分、SSRS 总分、ASLEC 评分、PRCA 总分两两之间存在相关 性(r=-0.515~-0.065、0.220~0.456;P< 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受虐待对大学生人格、生活 事件、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有直接影响(P< 0.05);人格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有直接影响 (P< 0.01);社会支持对生活事件有直接影响(P< 0.01),对焦虑、抑郁无直接影响;生活事件对焦虑、抑 郁有直接影响(P< 0.05)。模型的拟合指数中,卡方 / 自由度为 3.361,简约调整适配度指数为 0.648、简 约调整比较适配指数为 0.712、简约调整规准适配指数为 0.696;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 0.049,适配度 指数为 0.952,调整后适配度指数为 0.930;规准适配指数为 0.925、相对适配指数为 0.900、增量拟合指数 为 0.946、非规准适配指数为 0.928、比较适配指数为 0.946,模型适配度良好。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大学 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在儿童期虐待和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之 间发挥着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伴自伤行为的女性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所感知的家庭功能健康状况与其童年创伤经历的关系,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且伴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女生为研究组(n=50),选取年龄和家庭结构与研究组相匹配的正常青少年女生为对照组(n=42)。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第2版(BDI-II)、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童年创伤问卷(CTQ)评定两组抑郁程度、家庭功能和童年创伤经历。结果除行为控制维度外,研究组FAD其余各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CTQ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FAD中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体功能评分与CTQ中躯体忽视、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评分均呈正相关(r=0.285~0.677,P0.05或0.01);FAD中问题解决、沟通、角色、行为控制、总体功能评分与CTQ中躯体虐待、性虐待评分均呈正相关(r=0.232~0.470,P0.05或0.01)。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情感忽视评分与家庭总体功能正向关联(β=0.318,P0.05)。结论伴自伤行为的女性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所感知的家庭功能健康状况较差,可能与其童年创伤经历有关,尤其与情感忽视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次抑郁发作患者米那普仑治疗后负性自动思维、述情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对89例首次抑郁发作患者给予米那普仑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进行负性自动思维问卷(AT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评估,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米那普仑治疗12周后,患者ATQ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5.90,P0.01);TAS-20中情感辩别不能因子分、情感描述不能因子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外向性思维因子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QLI中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1);物质生活条件维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ATQ评分与TAS-20中情感辩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因子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均0.01),与外向性思维因子分无相关性;治疗前ATQ评分与GQL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米那普仑治疗能够改善首次抑郁发作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水平,降低述情障碍的强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应对方式在大学生抑郁与儿童期创伤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6月772名新乡医学院在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是否≥5分将研究对象分为心理亚健康组和健康组。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反刍思维问卷(R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心理亚健康组PHQ-9、RRS与CTQ得分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P均<0.05),SCSQ得分显著低于心理健康组(P<0.05)。心理亚健康组PHQ-9与RRS、SCSQ和CTQ均呈显著相关(P均<0.05)。反刍思维、应对方式在大学生抑郁与儿童期创伤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儿童期创伤不仅可以直接作用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反刍思维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SPD)共病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人口学及心理环境影响因素。方法:对1 804名服刑人员使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进行评估,筛选出反社会型、边缘型及共病人群,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儿童期虐待量表(CTQ-SF)、冲动性量表(BIS-11)、自杀意念量表(SIOS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ASPD共病BPD组在冲动性、儿童期虐待、焦虑、抑郁、自杀意念各个维度和因子的得分均高于ASPD组和BPD组,除儿童虐待中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外,其他维度和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Logstic回归显示,情感忽视、抑郁、绝望对ASPD形成共病人格产生影响。结论:童年期情感忽视和情绪问题可能是ASPD患者发展成ASPD共病BPD患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学生儿童期虐待、自尊、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26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等问卷进行现场测试,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7.0作路径分析。结果:儿童期虐待对焦虑、抑郁有直接正向影响(Sβ=0.342,0.389;P<0.01),对自尊、自我效能感有直接负向影响(Sβ=-0.130,-0.148;P<0.05);自尊对焦虑、抑郁有直接负向影响(Sβ=-0.061,-0.217;P<0.05),自我效能感对焦虑、抑郁有直接负向影响(Sβ=-0.133,-0.087;P<0.05)。结论:自尊、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儿童期虐待对医学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年创伤经历与双相障碍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纳入221例双相障碍患者和154名正常对照。用早年创伤问卷简表评估早年创伤情况,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应对方式,运用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早年创伤与双相障碍及其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双相障碍患者的普通创伤(χ^2=7.161,P=0.007)、情感虐待(χ^222.079,P〈0.001)和性创伤(χ^24.603,P=0.032)3个早年创伤分量表分和总分(χ^24.067,P=0.044)均高于对照组;躯体创伤和性创伤存在性别差异(χ^23.946,P=0.047;χ^216.092,P〈0.001);双相障碍患者的消极应对方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Z=-6.890,P〈0.001);情感虐待与双相障碍的发生及患者采用的应对方式相关(β=1.490,P〈0.001;β=0.739,P=0.035)。结论双相障碍患者有较多的早年创伤,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情感虐待可影响双相障碍的发生以及患者采用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期虐待与成年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 病临床数据与生物样本库的受试者数据库(2 142 例),从中选取符合分析要求的健康对照(111 例)和精 神分裂症(82 例)受试者,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儿童期虐待问卷的数据,探讨儿童期虐待与成年后精神 分裂症的关系。并将病例组按照发病次数分组(≤2次或>2次)后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分数的比较。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儿童期虐待问卷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数(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 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8、-10.58、-8.98、-7.39、-6.09、-7.89,均P< 0.05)。 精神分裂症组发作次数≤2次组与发作次数>2次组的儿童期虐待问卷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数(情感虐待、 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29,13.22,7.77,8.60,12.59,9.33, 均P< 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儿童期虐待问卷的分数值高于正常人群,并且发作次数多的虐 待问卷分数高,提示成年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儿童期受虐待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D)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的躯体症状报告单、贝克抑郁问卷(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多伦多述情量表(TASk0)、儿童期受虐经历问卷(CTQ-SF)对115例SD患者(研究组)进行评定,使用TASk0量表对10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 纳入研究的109例研究组患者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躯体症状报告单、CERQ-C、CTQ-SF及BDI多个因素中与TAS-20总分及TAS-20因子Ⅰ、Ⅱ、Ⅲ有相关性(P<0.05,P<0.01).躯体症状报告单总分、躯体忽视、呼吸系统症状和睡眠障碍依次进入TAS-20总分的回归方程;BDI总分、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积极重新关注依次进入TAS-20因子Ⅰ的回归方程;躯体症状报告单总分与情感虐待依次进入TAS-20因子Ⅱ的回归方程.结论 SD有明显的述情障碍.SD述情障碍的不同纬度影响因素不同,躯体化症状、抑郁情绪等为SD患者述情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娩前、后产妇述情障碍、领悟社会支持、抑郁变化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孕期≥28周的52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追踪调查至分娩后一周,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孕产妇社会支持量表(MSS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包括情感识别障碍(DIF)、情感描述障碍(DDF)、外向性思维(EOT)3个分量表]进行测评。结果产妇DIF得分低于分娩前[(19.11±4.67)vs.(18.14±4.46),P0.05]。产后EPDS得分与MSSS得分呈负相关(r=-0.39)、与TAS-20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16~0.37,P均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PDS得分与MSSS得分呈负相关(β=-0.42)、与DIF得分呈正相关(β=0.26,P均0.05)。MSSS在TAS-20对EPDS影响中不完全中介效应成立(β=-0.33),χ2/df=0.909、P=0.436、RMSEA=0.009、NFI=0.995、RFI=0.983、IFI=0.991、TLI=0.971、CFI=0.989。结论产妇述情障碍直接或间接通过降低产妇对社会支持的领悟能力而影响产后抑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