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的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采用电磁导航辅助CT引导系统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的98例肺结块病变的病例资料,记录扫描次数、辐射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等参数,记录穿刺成功例数、穿刺阳性例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98例患者,96例穿刺成功,成功率97.96%。其中81例患者可以判断良恶性,穿刺阳性率82.65%。平均扫描次数(1.24±0.59)次,平均辐射剂量(401.3±41.2)mGy·cm,平均操作时间(10.63±2.34)min,平均穿刺次数(1.35±0.70)次。15例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15.31%,17例发生出血,发生率17.35%;无血胸及空气栓塞发生。结论: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穿刺活检中应用价值大,扫描次数和穿刺次数较少,辐射剂量较低,操作时间较短,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IG4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0例患者20例行IG4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20例行常规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记录2组定位时间、调针次数、扫描次数、辐射剂量、瞄准精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IG4电磁导航系统辅助组中20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成功应用该系统,其肺活检平均定位时间为(10.05±1.75) min(7.5~14.0 min);穿刺针平均调整次数(1.10±0.31)次(1~5次);平均扫描次数为(3.30±0.73)次(3~6次);剂量长度乘积(DLP)均值为(724.25±186.23) mGy·cm (415.50~1 080.50 mGy·cm);20次穿刺定位中,15次瞄准精度<5 mm,4次为5~ 10 mm,1次为13 mm,穿刺针瞄准精度均值为(4.72±3.33) mm(1~13 mm).常规穿刺组肺活检平均定位时间(15.10±2.40) min(11~19 min);穿刺针平均调整次数(4.05±1.32)次(3~7次);平均扫描次数为(6.05±1.32)次(5~9次),剂量长度乘积(DLP)均值为(1419.10±387.59) mGy·cm (900.50~1 958.90 mGy·cm).4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平均定位时间、平均穿刺针调整次数、平均扫描次数、剂量长度乘积均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磁导航系统辅助下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可缩短定位时间,减少调针次数、扫描次数,同时可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影像引导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经皮穿刺肺组织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活检的技术方法,并评价MSCT在经皮穿刺肺组织活检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2例患者的42个肺部病灶进行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结果42个病灶均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肺外周小病灶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2%(15/17),肺门部病灶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7%(13/15)。病理检出40例,诊断成功率和活检准确率均为95.2%。术后并发肺出血2例,发生率为4.8%;气胸2例,发生率为4.8%。结论MSCT引导不仅能提高经皮穿刺肺外周部小病灶和肺门部病灶的技术成功率、诊断成功率和活检准确性,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细针活检术对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技术成功率、诊断正确率和安全性.方法 在CT引导下采用18G带芯穿刺针穿刺40例纵隔占位性病变,然后经18G穿刺针的外套针同轴引入20 G切割活检细针对纵隔病变行经皮同轴穿刺活检.结果 40例患者的纵隔占位性病变接受41次活检,其中1例患者先后接受2次穿刺活检.CT证实41次经皮穿刺的穿刺针皆位于纵隔占位病灶内,37次活检病理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相一致.本组资料穿刺技术成功率100%,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90.2%.2例出现少量气胸,肺组织压缩程度小于20%,随访过程中自行吸收,无其他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术诊断纵隔占位性病变是安全、准确、微创的介入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型导引通道辅助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及置钉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新型导引通道辅助经皮椎弓根置钉技术治疗的35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同一术者共完成178枚椎弓根螺钉置钉.记录分析每枚椎弓根螺钉置人时间及术者射线暴露时间,根据术后连续2次手术节段CT扫描结果,对置钉准确性进行分级和评估.结果 本组置钉技术成功率为100%.单枚椎弓根螺钉平均置钉时间为(11.35±2.82) min,平均射线暴露时间为(8.06±2.15)s;156枚(87.64%)螺钉评定为A级,20枚螺钉(11.24%)为B级,1枚螺钉(0.56%)为C级,l枚螺钉(0.56%)为D级.结论 新型导引通道有助于辅助经皮椎弓根置钉过程中定位穿刺点,提高置钉准确性,明显减少置钉时间及射线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基于电磁导航的影像引导系统,采取经皮经肝的斜行穿刺途径,对膈顶部肝癌进行消融治疗.评估该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消融治疗的膈顶部肝癌患者(19个病灶)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包括5个步骤:靶灶分割、路径规划、空间配准、穿刺布针、消融实施.以布针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消融效果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7例患者,19个病灶,直径在16~50 mm,平均(32±10) mm,SⅦ6个,SⅧ10个,SⅣA3个.共完成消融治疗32次,其中射频消融27次,微波消融5次,技术成功率100%.无气胸、出血、膈肌损伤等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6个病灶(84.2%)完全消融,3个病灶(15.8%)不完全消融.结论 在电磁导航系统引导下,采用经皮经肝的斜行穿刺途径可安全、准确地完成膈顶部肝癌的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臂CT在肺小结节(直径≤3 cm)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3月在C臂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肺小结节55例,病灶直径1.0 ~ 3.0 cm.术前、术中及术后均行C臂CT扫描.结果 C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灵敏度86.8%(33/38),特异度100%,无假阳性病例,假阴性率13.2%(5/38);气胸11例(20.0%),2例行闭式引流术;咯血2例(3.6%),无需特殊处理而自愈.结论 C臂CT引导肺结节(≤3 cm)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能提高肺小结节穿刺阳性率,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影像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的技术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穿刺适应证、穿刺技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穿刺病理标本质量等进行总结。结果 16例患者中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腹腔积液患者10例(62.5%),同时行肝静脉压力梯度检测患者6例(37.5%);所有患者手术技术操作均取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3例(18.7%)患者术后出现颈部穿刺点局部血肿,所有患者均无肝周出血、下腔静脉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平均每例穿刺次数为3.8次;所有患者均取得足够肝组织并获得组织学诊断,病理诊断率100%。结论 对于存在经皮肝活检禁忌症的患者,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总结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技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10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肺周围型病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内部有无坏死、进针角度和进针次数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41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44例,良性病变206例,穿刺成功率为85.4%(350/410)。病灶最大径≤2.0 cm、2.1~6.0 cm、>6.0 cm者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8.6%、91.7%和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1,P<0.05);病灶内部有坏死和无坏死者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4.6%和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2,P<0.05)。大病灶(最大径>6.0 cm)坏死率为36.4%,显著高于病灶最大径≤6.0 cm者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30,P<0.05)。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进针角度、进针次数对穿刺成功率均无显著影响(χ2=0.057、1.717、1.140、0.372、0.094,P>0.05)。结论病灶大小和病灶内部有无坏死是影响超声引导下肺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掌握小病灶的穿刺技巧和大病灶穿刺过程中避开坏死灶是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附5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并对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进行探讨.方法:对53例患者的55个肺部病灶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栓,用COOK公司18G、21G活检针或活检枪进行病灶穿刺,穿刺后行细胞学,并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5个病灶穿刺成功率100%,阳性率94%,敏感率94%,并发症发生率5%.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彩色超声(彩超)与CT经皮穿刺在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定性诊断中的病灶刺中率、病理诊断阳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影像学资料提示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患者112例,病变与皮肤之间无骨骼及肺气遮挡,其中经超声引导下穿刺52例(超声组),经CT引导下穿刺60例(CT组),比较两组的病灶刺中率、病理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刺中率100% (52/52),高于CT组91.7% (55/60),超声组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6.2% (50/52),高于CT组80.0% (48/60),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3.8%(2/52),低于CT组18.3%(11/60).结论 对于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较CT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2.
多层面螺旋CT Pinpoint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穿刺系统(Pinpoint系统)在多层面螺旋CT(MSCT)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2例发现体部肿块者进行MSCT下Pinpoint系统导向穿刺。包括肺部病变25例,纵隔4例,胸腔人口、肝、胰各l例。取出标本分别作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评价穿刺的到位率、病检的准确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2例经Pinpoint系统均成功取材,穿刺针到位率100%,一针刺中率71.9%。穿刺病理诊断准确性87.5%(28/32)。5例(15.6%)发生并发症,其中l例出血,4例气胸。结论 Pinpoint系统与MSCT配合使用可以取得较高的活检准确率,是一种准确、安全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右侧头臂静脉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右侧头臂静脉入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采用BCV入路植入TIVAP共49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7例,女356例;年龄29~78岁,平均(47.3±13.2)岁.总结穿刺成功率及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9% (488/493).手术时间18~35 min,平均(22.5±8.3) min.术中误穿动脉3例(0.61%,3/493),未见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携TIVAP时间为124~986 d,平均(271.1±53.8)d;并发症发生率为2.25%(11/488),包括港穴出血2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部分血栓形成2例,纤维蛋白鞘形成6例,未见导管异位、断裂、置管相关夹闭综合征(POS)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右侧BCV入路行TIVAP植入,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植入TIVAP提供另一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CT导引下半自动活检枪经皮软组织活检术对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提高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技术的水平。方法采用ToshibaXvision螺旋CT机和SiemensEmotion6型多层螺旋CT扫描仪及半自动活检枪(16G~22G),对100例胸、腹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术。病灶直径1.5cm~11.7cm。结果99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9%,其中,93例取得满意的细胞和组织学材料。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经皮半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捡成功率和确诊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胸、腹部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通过透视导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SVC)提高置管成功率,更好地确定导管头端位置,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方法 对183例1~16岁明确诊断为血液病患儿行透视下SVC术.观察置管成功率、穿刺针数、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3例患儿透视下SVC术均成功(100%).穿刺<3针成功151例(82.5%),4~6针成功25例,7~10针成功7例,全部导管头端均成功置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手术时间5~25 min,平均(10.38±4.04) min.透视时间16~607 s,平均(65,46±55.86)s.术中穿刺动脉2次(2例).平均随访35 d,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例,未发生局部穿刺点血肿、血气胸、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血液病患儿透视导引SVC术置管成功率高,穿刺针数较少,导管头端置放位满意率高,手术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GE—Hispeed螺旋CT机,各种型号病理穿刺针及切割针对36例胸部占位性病变,实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结果病灶直径1.5cm~10cm大小,平均3.5cm。穿刺成功35例,活检阳性率100%,并发症有气胸3例,咯血1例,术后经抗炎及止血处理,气胸很快吸收,咯血停止。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轻,对胸部占位性病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导丝交换技术在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接受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患者257例临床资料,将其中186例Ⅱ型、Ⅲ型主动脉弓患者依据Simmons-2导管成襻技术不同分为试验组(n=90)和常规组(n=96).观察两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Simmons-2导管成襻成功率、弓上动脉插管成功率、造影时间、曝光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桡动脉穿刺均获成功.试验组和常规组Simmons-2导管成襻成功率分别为97.8%和72.9%,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7.8%、97.8%、97.8%和72.9%、72.9%、72.9%,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右锁骨下动脉、右椎动脉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时间分别为(22.5±9.4) min、(28.3±8.3) min,X线辐射时间分别为(8.9±4.5)min、(12.6±6.5) min,试验组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7,P=-0.035);并发症发生率分为别为4.4%、5.2% (P>0.05),两组均未出现颅内动脉栓塞事件、穿刺出血、动脉闭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长导丝交换技术可提高Simmons-2导管成襻、主动脉弓上动脉插管成功率,缩短造影时间及X线辐射时间,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作为Ⅱ型、Ⅲ型主动脉弓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常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We assessed the usefulness of real-time CT fluoroscopy for needle guidance and evaluated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a unified CT fluoroscopy and angiography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BJECTS AND METHODS: A single-session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was performed with CT fluoroscopy guidance and monitoring for 15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2.5 cm (range, 0.7-4.7 cm) in 10 consecutive patients. Of these, seven lesions were not seen on sonography. To mark the lesion for puncture, we performed CT arteriography or arterial injection of iodized oil. A puncture guide was applied to 12 lesions. RESULTS: The average depth from the skin's surface to the lesion was 9.3 cm (range, 4.5-11.5 cm), and the puncture route was transthoracic in five lesions and transabdominal in 13. The overall success rate in puncturing the lesions was 94.4% (17/18 sessions). The average number of punctures was 3.3, and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introduction of a puncture guide compared with freehand puncture (p < .01). The average amount of injected ethanol was 12.7 ml (range, 4-27 ml). The ratio of injected ethanol dose to calculated ethanol dose was 0.6. Local recurrence occurred in four (26.7%) of 15 lesions after an average of 5 months. CONCLUSION: Using CT fluoroscopy for guidance of the needle and for monitoring ethanol infusion in the target lesion, we have found single-session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o be possibl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smaller than 5 cm or not revealed by sonography. The puncture guidance equipment was helpful for accurate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into the lesion, allowing a minimum number of punctures and minimal radiation expo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