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谷胱甘肽在沙纳唑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沙纳唑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与谷胱甘肽的关系。方法:用通氮法造成培养细胞乏氧模型,给药和^60Coγ照射后用集落形成的方法观察HeLa细胞存活率,由单靶多击模型拟合后测出放射增敏比来评价增敏效果;用四氧嘧啶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谷胱甘肽含量以探讨增敏作用机制。结果:SER大于1.4,谷胱甘肽含量随照射剂量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尤以乏氧时更为明显。结论:沙纳唑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沙纳唑复合^60Coγ照射使肿瘤谷胱甘肽含量明显降低可能是其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沙纳唑含量测定及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纳唑 (Sanazole,AK 2 12 3)是一个新型肿瘤放疗增敏剂 ,能明显提高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 ,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1 3] ,笔者进行了沙纳唑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和对离体肿瘤细胞放射增敏效应的评价。一、材料和方法1 药物 :沙纳唑原料药和对照品由本课题组制备。2 仪器和条件 :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Waters 5 10泵 ,4 86紫外检测器 ,APEX数据处理系统 ,KromasilKR10 0 5C1 8色谱柱 (Φ 4 6mm× 2 5 0m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 (2 0 0∶80∶3) ,检测波长 2 4 8mm …  相似文献   

3.
放射增敏剂已经使用很多年了,目前主要用于增敏乏氧细胞。肿瘤组织中有乏氧细胞存在,过去曾用高压氧使乏氧细胞增敏,但不同的试验结果不尽一致。因为动物全身长时间高压氧处理产生的生理反应使血管闭合,从而影响氧的增敏效果。后来有人试图用负π介子和中子来解决乏氧细胞的问题,虽有一定作用但未能完全使乏氧细胞增敏,而且设备非常昂贵。因此,Gray实验室开始着手化学放射增敏剂的研究。Adams研究了许多带有机环结构的化合物,目前已有甲硝哒唑(metronidazole)、misonidazole和9963等放射增敏剂。一种化合物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主要看其治疗增益,即对肿瘤组织的增敏是否比正常组织增敏大,否则就起不到放射增敏的作用。肿瘤组织中存有许多乏氧细胞,而正常组织中都没有。因此,增敏剂能提高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甘氨双唑钠对乏氧胰腺癌细胞放射增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在乏氧环境下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放射增敏效果.方法 在乏氧和加不同浓度CMNa环境下对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单次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通过微孔板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死亡率来研究放射增敏作用.CMNa在乏氧环境下的选择性增敏效果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胰腺癌Panc-1细胞30 Gy照射后的细胞死亡率在乏氧环境下随CMNa浓度的增加显著增高;而在常规环境下CMNa却无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CMNa在乏氧环境下的选择性增敏作用具有时间相关性.结论 CMNa在乏氧环境下对人胰腺癌细胞大剂量γ射线照射具有明显的增敏效果.  相似文献   

5.
放射增敏剂研究的先驱者Adamst[1]对放射增敏剂按照作用机制进行了分类.其中亲电子放射增敏剂由于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敏作用较强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效果较好的药物是眯嗦硝唑(misonidazo,MISO)但临床试验表明,该药物合并常规放疗无明显增敏效果,主要原因是肿瘤组织药物浓度低,不能产生明显的增敏效果,又因其不良反应较大,影响患者接受更大剂量来提高增敏效果[2].  相似文献   

6.
放射增敏剂研究的先驱者Adamst[1]对放射增敏剂按照作用机制进行了分类.其中亲电子放射增敏剂由于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敏作用较强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效果较好的药物是眯嗦硝唑(misonidazo,MISO)但临床试验表明,该药物合并常规放疗无明显增敏效果,主要原因是肿瘤组织药物浓度低,不能产生明显的增敏效果,又因其不良反应较大,影响患者接受更大剂量来提高增敏效果[2].  相似文献   

7.
Wort mannin对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 WT) 对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以探索放射增敏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克隆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WT 在不同时间对3 种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结果 50 μmol/L以上浓度的WT 在照射后6 小时内对LP3 细胞呈较明显的增敏效应,剂量存活曲线D0 增敏比在2 左右;50 μmol/L WT 对HeLa 细胞和SP/20细胞均呈明确增敏效应。结论 WT是一种新型放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8.
探讨3-硝基三氮唑衍生物的放射增敏作用,并对其生物学效应作出评价。方法本文用克隆形成法研究了22个3-硝基-1,2,4-三氮唑衍生物的体外放射增敏活性和乏氧、富氧细胞毒性。结果两个化合物的活性胜过MISO,有三个化合物与MISO和SR-2508相当,其余的其活性均较低。3-硝基三唑衍生物也像2-硝基咪唑类那样,其放射增敏活性与电子亲和性(用半波还原电位E1/2表示)有关。亲和性越大,即E1/2值越偏正,增敏活性越强。环核N1位和5位上取代基的结构和性质影响着化合物的E1/2、分配系数p和细胞毒性。结论3-硝基三唑衍生物对乏氧和富氧(空气)细胞的毒性差别是很有限的,所以它们不是有效的乏氧调节细胞毒剂。但某些的放射增敏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苯并杂环化合物的放射增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增敏指的是通过一些化学物质(化学合成药物、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生物制品等)的作用,能提高射线对肿瘤细胞,尤其是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的杀伤力,但对受照射的正常细胞影响不大。随着世界各国对放射增敏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增敏剂。它们都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分别起到了增敏的效果。其中最新和最有代表性的是苯并六元杂环的增敏剂。笔者主要介绍以苯并杂环为母体的衍生物的放射增敏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氯亚铂酸盐和带有正电荷的有机分子作用,制备了铂-染料复合物,希望获得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细胞毒的新一类放射增敏剂,并对Pt-(Rh-123)_2(铂-若丹明;Pt-Rhodamine-123)、Pt027〔Pt-(3,3′-diethyloxatricarbocyanineiodine)〕、PtSA(Pt-Stains all)、Pt Deca(Pt-Dequaliumchloride)进行了放射增敏和抗肿瘤的实验研究。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实验用人头颈部鳞癌细胞株Scc-25和Scc-25/CP,铂复合物的剂量为杀死50~90%细胞所需的药物浓度。对乏氧肿瘤细胞的放射  相似文献   

11.
甘氨双唑钠对肺鳞癌放射增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肺鳞癌放射增敏的临床研究,探讨甘氨双唑钠(CMNa)放射增敏的治疗效果。方法 402例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射增敏组和对照观察组,放射增敏组病人在放疗过程中,分别给予CMNa 1200mg/m^2静脉滴注0.5h,同步给予对照组病人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的近期疗效。结果 肿瘤原发病灶CR率与CR PR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原发病灶达CR时吸收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检查结果,治疗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MNa可提高肺鳞癌的CR率和总有效率,并可降低肿瘤达到CR和PR时所需的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5-硝基吲唑-3-甲酰亚氨基二乙酸的细胞毒性,以及对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取指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接种于96孔板,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后,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存活分数,并比较不同药物剂量加照射的实验组与单纯照射组的细胞存活分数。结果 5-硝基吲唑-3-甲酰亚氨基二乙酸对HeLa细胞的毒性较小。该药物对HeLa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且乏氧处理的效果优于有氧处理:0、6、12、24、48、96μg/ml药物乏氧处理,存活率分别为0.91、0.87、0.84、0.81、0.76、0.60;48、96μg/ml药物有氧处理,存活率分别为0.85和0.73。结论 5-硝基吲唑-3-甲酰亚氨基二乙酸对HeLa细胞的毒性较小,且具有一定的乏氧放射增敏剂特征。  相似文献   

13.
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Misonidazole(MISO)现正被临床广泛试用。有两个因素与这种增敏有关,一是它的电子亲和性(electron affinity),一是它的亲脂性(lipophilicity)。因此最近证明放射增敏剂不但具有放射增敏作用,而且远具有“化学增敏作用”(“Chemosensitizing”effect),即它能增加化学治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例如,乏氧的V79细胞在生理温度下对于博莱霉素(Bleomycin)是具有抵抗性的,但是与MISO合并使用,便变得敏感起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对老年人肺癌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老年肺癌病人27例,均采用甘氨双唑钠增敏并配合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技术进行治疗.甘氨双唑钠剂量为800mg/m2,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溶解,于30min内滴注完,3h内完成放疗;3D-CRT采用6MeV直线加速器,单次剂量5.0~6.0Gy,3次/周,总剂量40~42Gy/3~4周,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治疗计划,确保周围正常组织及敏感组织的受量在许可范围内.结果 CR 17例(63%),PR 10例(37%),CR PR达到100%,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 甘氨双唑钠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配合3D-CRT治疗老年人肺癌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三氧化二砷对鼻咽癌离体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鼻咽癌离体肿瘤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利用多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放射剂量一细胞存活曲线,观察As2O3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法观察As2O3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As2O3对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s2O3对鼻咽癌细胞株CM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效应,1.0,1.5μmol/L的As2O3作用48h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33和1.57。药物作用后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53基因表达,bax/bcl-2基因表达上调。结论As2O3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效应,放射增敏的机理可能与As2O3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并使S期细胞减少,以及细胞p53、bax、bcl-2基因表达变化导致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马蔺子甲素和甘氨双唑钠都是具有放射增敏作用的药物,目前处于临床Ⅳ期试验中。国外报道某些硝基咪唑类增敏剂有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国内有关报道尚少。为进一步了解这两个新药对荷瘤机体照射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放射增敏药甘氨双唑钠对正常组织有无放射增敏作用,作者用体外和体内给药两种途径观察了该药对受照小鼠骨髓造血组织CFU-GM和CFU-S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用药1个月(0~1000mg/kg.每周两次)未观察到对CFU一GM和CFU-S的抑制作用。连续两周给药的小鼠照射0~6Gy后CFU-S和CFU-GM的剂量活存曲线与单独照射相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提示CMNa对放射敏感的造血细胞无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8.
鹤草酚对肺腺癌放射增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肺腺癌放射增敏的临床研究,探讨鹤草酚放射增敏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双盲法将122例肺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放射增敏组病人在放疗过程中,每日两次口服中药提取物鹤草酚,对照组病人口服安慰剂。在基础因素和治疗条件大致相等的情况下,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结果。结果 放射治疗结束时,增敏组病人的肿瘤完全缓解(CR)率与对照组相比增加41.4%。放疗结束后5年内,增敏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3.2%、17.2%和12.7%。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肿瘤远处转移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增敏组病人胸水发生率和病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鹤草酚在对肺腺癌细胞产生放射增敏作用的同时,不仅对肺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和肿瘤远处转移无明显影响,而且还能显著减少其治疗后胸水的发生和病灶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硝基吲唑母核上引入酪氨酸并成盐,制备N-(5-硝基吲唑-3-甲酰)酪氨酸钠并考察其乏氧增敏活性和体内分布情况。方法用缩合剂法合成N-(5-硝基吲唑-3-甲酰)酪氨酸钠,通过小鼠移植瘤模型评价其乏氧增敏活性,通过放射性碘标记法考察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对结构进行了确证。移植瘤模型增敏实验表明其对H22移植瘤具有一定的乏氧增敏活性,平均放射增敏比为1.5。体内分布实验中其在肿瘤部位与脑和肌肉部位的分布比值均大于5,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内分布特性。结论 N-(5-硝基吲唑-3-甲酰)酪氨酸钠具有良好的乏氧增敏活性和体内分布特性,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纳米金为代表的高Z纳米材料,是当前纳米放射增敏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总结了纳米材料放射增敏的研究现状,包括纳米金的体内外实验进展、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以及铂、银、钆等高Z金属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放射增敏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纳米金放射增敏效应的研究进展,包括细胞特异性、射线类型/能量、生理/生化环境、材料粒径、浓度及表面修饰等众多因素对纳米金放射增敏的影响,与此同时,不少关于纳米金增敏机理的研究也在进行着,基于新近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纳米金增敏并非局限于物理层面的微观剂量增强效应,而是在多种物理、化学与生物学过程综合影响下的复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