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磁共振成像(3D-MRI)技术在显示胎儿体表正常解剖和先天畸形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18~37周的胎儿在超声检查后1~2d内行MRI检查,应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行胎儿轴面、矢状面和冠状面二维MRI(2D-MRI),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MRI,均使用并行采集技术(ASSET),在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和磁共振仿真内窥镜技术(MRVE)等三维图像后处理。将MRI和随访、尸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例孕妇3D-MRI检查成功率为94.4%(34/36),34例胎儿经随访和尸检证实46处畸形。胎儿体表先天畸形2D-MRI正确诊断37处,诊断符合率80.4%(37/46);误诊1处,假阳性率为2.1%(1/46);漏诊8处,漏诊率17.4%(8/46)。3D-MRI正确诊断43处,诊断符合率93.5%(43/46);误诊1处,假阳性率2.1%(1/46);漏诊2处,漏诊率为4.3%(2/46)。两种方法诊断胎儿体表先天畸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P〉0.05),但3D-MRI对于面部畸形如唇裂和其他复杂畸形如体蒂异常、骶尾部畸胎瘤、联体双胎等显示更直观清楚。结论:3D-MRI一次扫描可直观反映胎儿体表结构的表面特征、立体形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VR、MRVE对胎儿正常面部、外生殖器、脐带、肢体等的评价有较高价值,MPR可对兴趣区进行多角度观察。磁共振三维成像对显示胎儿正常体表结构和病变及产前咨询和围产期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米粒体滑囊炎的MRI表现,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米粒体滑囊炎的MRI表现,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相对于骨骼肌,米粒体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压脂像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受累关节滑膜明显增厚强化。结论:依据其典型信号特点,MRI可清晰显示并诊断米粒体滑囊炎。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三维MRI结合仿真内窥镜重组(MRVE)技术在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和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7例胎儿的三维MRI数据采用半自动阈值MRVE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胎儿MRI 检查序列包括SSFSE和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 FIESTA)。应用Bland-Altman分析法对两位医师(A和B)在胎儿面部结构的图像重建中选择阈值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将超声、二维MRI和三维MRI MRVE的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ROC 曲线分析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3D-FIESTA图像上,羊水呈高信号,胎儿面部软组织、子宫壁和胎盘呈中等信号,组织对比度良好。两位医师确定的测量阈值分别为797.7±12.6(95%置信区间为795.0~800.4)和796.9±11.4(95%置信区间为794.4~799.3),一致性好(P<0.05)。MRVE可以从不同角度直观显示胎儿的面部结构。二维MRI、US 和MRVE诊断胎儿面部异常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95%置信区间为0.813~0.968)、0.930(95%置信区间为0.861~0.999)和0.935(95%置信区间为0.866~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RVE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三维MRI仿真内窥镜处理技术在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和畸形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前MRI在胎儿卵巢囊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诊断及手术确诊的40例胎儿卵巢囊肿的产前、产后MRI影像特征。结果产前MRI检查胎儿卵巢囊肿发生于单侧38例,双侧2例。病灶形态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囊壁较薄。32例病灶内部信号较均匀,T1WI呈均匀低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扩散不受限,ADC图呈高信号;8例病灶内信号较混杂,T1WI呈稍低及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的稍低信号并夹杂斑片状、点状高信号影,DWI部分扩散受限,ADC图呈低信号。病灶邻近的肠管均受压推移。产后随访发现20例肿块自行消退。有8例行腹腔镜探查手术,病理显示7例为卵巢单纯性囊肿伴出血,1例卵巢囊肿合并蒂扭转。结论产前MRI不仅能清晰显示胎儿卵巢囊肿的发生部位、形态、边界、范围、信号特点,还可评估肿块与邻近组织的结构以及其他合并症,能更好地为临床评估预后和产后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胎儿颌面颈部先天性囊性肿块的 MRI特点,提高产前胎儿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胎儿颌面颈部囊性肿块的 MRI表现,并与产后手术病理或尸检结果对照。结果:12例淋巴管畸形多表现为多房状,多数分布于颈后部,呈蔓延性生长,可跨中线,合并出血时囊内可见出血信号及液液平面。3例鳃裂囊肿均呈单囊,分布于颈前胸锁乳突肌前方,T1 WI呈低或稍低信号。1例鞍区的脑膜膨出疝入口腔内形成一巨大囊肿,与脑脊液信号一致。结论:MRI可以清晰显示胎儿颌面颈部先天性囊性肿块的轮廓、部位、形态、信号特点,有助于不同囊性肿块的鉴别。MRI 还能很好地显示气道有无压迫,为产时胎儿宫外处理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6.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经手术病理及放疗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19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CT和MRI图像。结果19例肿瘤中,12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基底节区及丘脑,4例位于鞍区。松果体区肿瘤MRI呈长T1、等或长T2信号,边缘光滑,出血少见,CT呈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松果体钙化常被肿瘤包埋,增强呈均匀显著强化。鞍区肿瘤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正常短T1信号消失,肿瘤T1WI呈等信号,T2WI上信号可以表现为等或高信号,CT上肿瘤实体部分呈高密度,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基底节及丘脑肿瘤,呈弥漫性生长,瘤体较大,信号及密度不均匀,边缘欠清晰,出血多见,增强呈斑片或花环样强化。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根据发生性别、年龄和MR及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在多数情况下可做出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颈动脉体瘤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证实的颈动脉体瘤7例,7例均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7例病变均为单发.7例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颈动脉分叉扩大.CT平扫病变均呈等密度.MRI示T1WI呈等信号1例,略高信号2例,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内可见血管流空,肿瘤边缘清晰;增强后显示所有病变明显强化.结论 CT和MRI可对颈动脉体瘤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特征。方法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纤维瘤病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侵性纤维瘤病表现为腹内或腹壁软组织肿块,肿块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爪形。MRI检查,T2WI病灶均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6例,呈稍低信号3例,呈稍高信号2例;脂肪抑制T2像,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并能清晰显示肿瘤的边界及范围。其中4例病灶在各序列均见有条带状致密胶原纤维形成的低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病灶明显强化并趋于均匀。其中4例病灶周边及内部残留有斑片状、条状无强化稍低密度区。结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正常胎儿主要器官及胎盘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对36例孕20周以上正常胎儿行MR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从胎儿头颅、躯干轴位、冠状位、矢状位等多体位观察胎儿各系统主要器官,包括脑、肺、心脏、肝、脾、胃肠道等和胎盘的解剖和MRI表现。结果 36例胎儿MRI检查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孕20周以后大脑三层结构在SSFSE上已经可以辨别,皮质与脑室周围的生发层呈稍低信号,中间白质为高信号。双侧侧脑室在25周前呈生理性扩大状态,枕角明显,25周后逐渐缩小;孕20周时,两侧大脑皮层光滑,无明显沟回形成;孕23周时,仅见双侧侧裂池初具形态;23~30周,两侧大脑皮质主要沟回逐渐形成;30~37周,两侧脑皮质脑沟、回形成明显增多。呼吸循环系统:两肺呈高信号,纵隔内心脏、大血管及两肺纹理呈低信号。消化系统:胃泡、胆囊呈高信号,肠管不扩张时呈等低信号,部分肠管内见低信号胎粪影。肝脏、脾脏呈等低信号位于上腹部两侧。泌尿系统:双侧肾脏呈卵圆形等低信号,膀胱呈囊性高信号位于盆腔内。骨骼、肌肉系统:脊柱、四肢呈低信号,肌肉呈等信号。胎盘信号从均匀、稍高信号向不均匀、稍低信号过渡,胎盘边缘也从平滑向分叶状过渡。结论快速MRI能清楚显示胎儿各主要器官正常解剖和发育变化,同时可以对胎盘成熟度进行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0.
邱大胜  徐宁  陈宪  孔祥泉   《放射学实践》2009,24(3):297-299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表面线圈和相控阵线圈MRI对直肠壁组织结构的显示及临床意义。方法:18例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筋膜切除术(TME)患者,术前行高分辨MRI,并在直肠癌切除术后0.5h内对标本行腔内表面线圈MRI,将MRI表现与组织学结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体直肠横断面高分辨MR T2WI:14例显示直肠壁两层结构,分别表现为高信号黏膜及黏膜下层和低信号浆肌层,4例无法分辨直肠壁分层结构。直肠癌术后离体标本腔内表面线圈MR T2WI:15例可以清晰显示直肠壁5层组织学结构:黏膜层呈稍高信号,黏膜肌层呈稍低信号,黏膜下层亦呈稍高信号,固有肌层与黏膜肌层信号相似呈低信号,浆膜呈稍高信号;3例5层结构显示不清。结论:直肠腔内表面线圈T2WI可以区分直肠壁5层结构,优于相控阵线圈,随着线圈制造工艺和技术的提高,腔内表面线圈MRI显示直肠壁组织学结构将会更清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正常胎儿主要器官及胎盘的MRI表现. 资料与方法 对36例孕20周以上正常胎儿行MR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从胎儿头颅、躯干轴位、冠状位、矢状位等多体位观察胎儿各系统主要器官,包括脑、肺、心脏、肝、脾、胃肠道等和胎盘的解剖和MRI表现.结果 36例胎儿MRI检查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孕20周以后大脑三层结构在SSFSE上已经可以辨别,皮质与脑室周围的生发层呈稍低信号,中间白质为高信号.双侧侧脑室在25周前呈生理性扩大状态,枕角明显,25周后逐渐缩小;孕20周时,两侧大脑皮层光滑,无明显沟回形成;孕23周时,仅见双侧侧裂池初具形态;23~ 30周,两侧大脑皮质主要沟回逐渐形成;30~ 37周,两侧脑皮质脑沟、回形成明显增多.呼吸循环系统:两肺呈高信号,纵隔内心脏、大血管及两肺纹理呈低信号.消化系统:胃泡、胆囊呈高信号,肠管不扩张时呈等低信号,部分肠管内见低信号胎粪影.肝脏、脾脏呈等低信号位于上腹部两侧.泌尿系统:双侧肾脏呈卵圆形等低信号,膀胱呈囊性高信号位于盆腔内.骨骼、肌肉系统:脊柱、四肢呈低信号,肌肉呈等信号.胎盘信号从均匀、稍高信号向不均匀、稍低信号过渡,胎盘边缘也从平滑向分叶状过渡.结论 快速MRI能清楚显示胎儿各主要器官正常解剖和发育变化,同时可以对胎盘成熟度进行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及MRI对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下丘脑错构瘤患儿的CT及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病变位于垂体柄与乳头体之间,病灶与灰结节、乳头体相连.3例在CT上呈均匀等密度,5例在T1WI上呈等脑灰质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均匀,所有病变在增强CT及MRI上均无明显强化.结论:儿童下丘脑错构瘤具有典型的CT及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李光  高平  刘焦枝  徐峰   《放射学实践》2012,(5):502-505
目的:探讨Wernicke脑病(WE)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W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8例患者中4例于第三脑室旁、乳头体、丘脑内、导水管周围白质区呈对称性损害,2例以乳头体、四叠体损害为主,2例症状较重者,除上述部位信号异常外,其脑干及小脑内见广泛异常信号;所有病灶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序列明显高信号改变。4例患者治疗前后行DWI(b=1000s/mm2)检查显示病灶呈高、等信号,3例治疗前ADC值下降,1例无变化,治疗后ADC值均升高。结论:WE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及DWI对该病的早期和进展期患者的诊断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并出血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随访证实为DVAs并出血病例的CT及MRI表现。结果:发生在左、右额叶白质内各1例,右侧基底节2例,右侧小脑中脚1例,左、右侧小脑半球各1例。CT平扫2例呈结节状高密度灶,1例呈卵圆形低密度灶。MRI平扫时DVAs呈长T1,长、短T2信号,3例呈"水母头征",出血灶呈片絮状短、长T1,长、短T2信号,条状短、长T1,短T2信号。MRI增强扫描1例未见强化,其他均明显强化,呈"水母头征",显示清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示5例呈低信号,呈典型"水母头征",显示清晰,出血灶呈结节状低信号,边界清晰。结论:MRI对DVAs并出血的诊断有明显优势,以SWI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超声和MRI表现,着重评价MRI诊断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有完整资料的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超声和MRI表现,并与随访和引产后尸检结果对照。结果:囊性淋巴管瘤的影像学特征为头颈部两侧或背侧的囊性包块,呈单囊或多囊表现,回声或信号可均匀或不均匀,病变范围可延伸至枕部或肩背部及纵隔。本组2例B超诊断为脑脊膜膨出,后行MRI检查,MRI诊断及引产后尸检证实为颈部淋巴管瘤。结论:超声和MRI均能清楚显示胎儿颈部淋巴管瘤的形态轮廓和病变范围,但MRI可以多平面成像,软组织分辨力高,可作为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有利于颈部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giant subserous hysteromyoma,GSH)的CT与MRI表现,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GSH的CT平扫、增强扫描及14例MRI平扫1、0例增强扫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例CT表现呈非均匀实性的GSH在增强后内部呈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分隔结构,4例呈非均匀实性的GSH增强后呈"漩涡状"混杂密度,3例GSH瘤体边缘见低密度带。MRI T1WI所有肌瘤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5例瘤体内部为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高信号分隔结构,7例瘤体边缘见低信号带。结论:GSH的CT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黎规典  徐萍  潘希敏  江波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65-1368
目的:探讨MRI联合4DCEMRA鉴别肢体脂肪性肿瘤良恶性的意义。方法:对7例肢体脂肪肉瘤和7例肢体脂肪瘤的MRI、4DCEMR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二者MRI、4DCEMRA的差异。结果:MRI信号:脂肪肉瘤T1WI信号复杂、不均匀,表现为低至高各种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高信号为主;FS-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所示高信号呈等信号;病灶呈明显或中度不均匀强化,3例伴有厚分隔、2例伴有薄分隔。脂肪瘤T1WI、T2WI呈高信号,4例伴有薄分隔;FS-T2WI呈等信号;分隔中度强化,余未见强化。4DCEMRA表现:脂肪肉瘤可见异常动脉分支进入瘤体,供血动脉显示、瘤体可见染色;瘤周引流静脉增多、增粗。脂肪瘤未见肿瘤血管染色及供血动脉。结论:MRI联合4DCEMRA对鉴别肢体脂肪性肿瘤良恶性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瘤的MRI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淋巴瘤的MRI表现,包括病变部位、数量、形态、大小、MRI信号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结果 8例患者中,6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4例位于眼眶前部,包括眼睑、泪腺及眼球周围,1例位于肌锥外间隙,4例呈弥漫性,位于眼眶前部及肌锥内外间隙,并不同程度地包绕眼球;1例可见眼眶骨质破坏,并突破眶骨向颅内外蔓延;8例均未见囊变、坏死。6例平扫T1WI呈等信号,2例呈稍低信号;6例T2WI呈均匀稍高信号,2例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后6例呈与眼外肌信号一致的中度均匀强化,2例为轻度均匀强化。结论眼眶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好发于眶隔前部,并向眶内侵犯;单侧多见,也可以双侧多发;呈多形性、塑形性、浸润性生长,信号多均匀,增强扫描多呈轻中度强化,少见骨质破坏,掌握其MRI表现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急性跟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和表现。方法分析29例有踝关节外伤病史、经临床或手术证实且MRI资料完整的跟腱完全撕裂或部分撕裂患者,总结其特征性MRI表现。结果 MRI诊断跟腱完全撕裂10例,MRI特征性表现为肌腱增粗、形态不规则,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肌腱断端回缩呈"杵"状或交错呈"毛刷"状改变,在T1WI、T2WI上其内呈混杂高信号。部分性撕裂19例,MRI表现为跟腱增粗,前后径与宽径的比例变大,在T1WI、T2W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但在矢状位至少有1层面连续。结论低场MRI能清晰显示跟腱形态及内部结构,可以准确诊断撕裂的部位和程度,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胎儿胸部异常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9例胎儿胸部异常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胎儿胸部异常诊断中的补充作用。方法:对9例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胸部异常病例,经孕母及家属同意后行胎儿多平面的MRT2WI扫描,部分病例加做T1WI扫描,对胎儿异常胸部MRI表现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胸部异常类型。结果:9例胸部异常中,6例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3例为右肺CCAM,3例为左肺CCAM,MRI表现为患侧肺内多囊样T2WI高信号改变,病侧肺体积增大,纵隔向对侧移位;1例为左侧先天性膈疝(CDH),MRI示左侧胸腔内正常肺组织消失,呈混杂肠腔信号,肺尖少许正常肺组织受压;2例为胸腔积液,1例表现为双侧胸水、腹水、睾丸鞘膜积液,考虑为胎儿免疫性水肿,另1例为右侧胸水、腹水、皮下软组织水肿。结论:MRI作为产科胎儿超声检查的一种重要补充方法,对病变多方位的显示,具有很高的价值,给临床诊断及治疗予以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