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动态演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的动态发展演变规律,提高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病理学证实的并属于影像学分型炎症型的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系列CT随访图像,总结不同时间的CT表现特征及其动态演变规律,探索CT诊断的典型影像学征象。结果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相对典型的CT征象有:①毛玻璃征象背景上合并腺泡结节样实变;②无典型分布特征的大小不等的边缘模糊的叶段性实变;③实变基础上的病理性空气支气管充气征;④动态演变特点包括范围逐渐扩大、形态逐渐多样、密度逐渐密实。结论CT特别是两次以上不同时期的随访CT检查是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的理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长期调脂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MRI证实有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含脂核),从未服用调脂药物的无症状患者15例,予瑞舒伐他汀5~20mg/d治疗48个月。分别于基线、治疗后24个月及48个月时,检测血脂,行颈动脉MRI检查。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颈动脉管壁体积、斑块成分(包括脂核、钙化、纤维组织)体积,计算各斑块成分体积百分比及管壁体积百分比。结果与基线比较,患者治疗24个月钙化体积百分比明显升高,脂核体积和脂核体积百分比明显降低;治疗48个月纤维组织体积、纤维组织体积百分比、钙化体积和钙化体积百分比明显升高,脂核体积和脂核体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P0.01)。与治疗24个月比较,患者治疗48个月纤维组织体积、纤维组织体积百分比、钙化体积和钙化体积百分比明显升高,脂核体积和脂核体积百分比明显降低[47.08(24.00,124.20)mm3 vs67.68(39.62,145.78)mm3,P0.01;(12.63±7.64)%vs(17.27±11.90)%,P0.01]。结论长期调脂治疗可明显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斜矢状位高分辨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3D-BB-MRI)在粥样硬化颈动脉支架术前评估管腔狭窄及斑块形态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18例患者因至少一侧的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颈动脉支架治疗。术前1周,对双侧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近端进行斜矢状位高分辨二维黑血磁共振成像(2D-BB-MRI)及3D-BB-MRI扫描,同时对所有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在2D-BB-MRI、3D-BB-MRI及DSA图像上评价颈动脉(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近端)管腔最大狭窄程度(Max-stenosis)、斑块横向最大厚度(Max-TPT)、斑块纵向最大范围(Max-LPE),以DSA图像为标准分别分析2D-BB-MRI和3D-BB-MRI、DSA在评价Max-stenosis方面的差异,并对照分析2D-BB-MRI和3D-BB-MRI在显示Max-TPT、Max-LPE方面的差异。结果在评估Max-stenosis方面,2D-BB-MRI和3D-BB-MRI与DS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1及P=0.849),但3D-BB-MRI的显示结果更接近于DSA(79.80%±4.06%vs80.63%±4.67%,r=0.945,P=0.001),而2D-BB-MRI与DSA的相关性略低(77.75%±5.61%vs80.63%±4.67%,r=0.516,P=0.001)。对于Max-TPT的显示,2D-BB-MRI和3D-BB-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而3D-BB-MRI所显示的Max-LPE明显大于2D-BB-MRI(16.74±5.54mmvs14.01±3.89mm,P=0.001)。结论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3D-BB-MRI可以客观地显示粥样硬化颈动脉管腔最大狭窄程度、斑块厚度、累及范围,对颈动脉支架治疗手术具有很好的术前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动脉自旋标记法(ASL)和动态磁化率效应对比剂增强(DSC)磁共振脑灌注成像表现,探讨ASL的临床运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健康自愿者12例,行DSC和ASL,计算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与右侧相应区域相对脑血流量(rCBF)比值并进行比较。病例组为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70%患者32例,计算DSC和ASL所得的患侧与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rCBF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12例健康自愿者所测的DSC和ASL的rCBF比值分别为1.0012±0.1030和1.0015±0.1611,无统计学差异。32例患者中,15例患者灌注异常,DSC与ASL的rCBF比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72)。结论:ASL序列能快速无创的提供脑灌注情况,可作为初步了解颈动脉狭窄性脑缺血疾病脑灌注情况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 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126例经CT、MRI证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126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情况进行观察, 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82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为68.3%;而非缺 血性脑血管病组126例中仅38例,发生率为3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能早期发现 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规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方法,优化扫描序列及参数.材料和方法:采用颈动脉专用线圈,选用2D-TOF、3D-TOF、T1WI、T2WI、PDWI等脉冲序列,对156例不同程度脑缺血症状患者行颈动脉斑块多序列多方位扫描.结果:156例受检者除2名不能配合未完成扫描外,其余均顺利完成.T1WI、T2WI、PDWI和3D-TOF的序列组合能准确显示血管壁、血流、斑块大小、形态及斑块内成分.其中62例显示明确斑块形成(最大狭窄>50%),34例判定为稳定斑块;28例判定为不稳定斑块,其中手术病理证实22例,病理提示斑块纤维帽不完整、部分合并出血钙化及巨大脂质池.结论:采用颈动脉专用表面线圈,选用合适的扫描序列及参数所得到的图像能有效显示斑块,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3T高分辨MR扫描,分析颈动脉斑块的表面钙化与斑块表面溃疡和斑块内出血的关系。方法:使用3T MR扫描仪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局部高分辨扫描,分析51例患者的钙化斑块。共纳入183个层面,记录每一层面的表面钙化类型(点状、弧形或大片状)、钙化部位(边缘型、中央型)、同一或相邻层面有无斑块内出血和表面溃疡,使用χ2检验分别分析钙化类型和部位与斑块内出血及表面溃疡的关系。结果:183层表面钙化斑块中,122层伴斑块内出血(66.7%),86层可见表面溃疡(47%)。按钙化类型和部位划分后,158层为点状、弧形的不规则钙化,25层为大片状钙化;142层为边缘钙化,41层为中央钙化。不规则钙化组伴斑块内出血的几率显著高于大片状钙化组(72.8% vs 28%,P<0.01);边缘钙化组较中央钙化组更易伴斑块内出血(71.1% vs 51.2%,P<0.05)。然而,不规则钙化、边缘型钙化与大片状钙化、中央型钙化比较,表面溃疡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表面钙化是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容易导致斑块内出血和溃疡形成;表面钙化的类型、部位对斑块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缩短扫描时间,在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对比增强中使用小视野四翻转恢复成像技术(SF-QIR),并评价其成像质量。方法 2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在同一台3.0T磁共振仪上进行颈动脉高分辨SF-QIR和常规矩形相位编码四翻转恢复(SrF-QIR)增强扫描。两种扫描序列间,除相位编码数量及射频脉冲激励方式不同外,其他扫描参数均一致。由3名独立的评价人对两种序列图像分别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指标为颈动脉外部管壁轮廓、纤维帽及富脂质坏死核轮廓、诊断信心。定量评价指标为最大狭窄程度、管壁面积、富脂质坏死核面积、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结果相对于SrF-QIR,使用正交射频脉冲技术的SF-QIR缩短近一半的扫描时间。除了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外,两种序列图像间各种定性及定量评价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SrF-QIR,SF-QIR损伤了37.7%的信噪比(P<0.001)。结论颈动脉高分辨小视野QIR增强扫描技术可以有效评价颈动脉斑块形态学特征,并且能够明显缩短扫描时间及减少运动伪影。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评价脑缺血患者症状侧(患者一侧肢体出现脑缺血临床症状,对侧颈动脉则定义为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02例,2周内进行双侧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分析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结果102例脑缺血患者中,脑梗死52例,短暂性脑缺血50例。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管壁厚度及斑块累及范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易损成分(出血、富脂质核及纤维帽破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症状侧,并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Z=6.525,P=0.000)。结论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性及易损性明显高于非症状侧斑块,症状侧斑块内易损成分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鉴别脑缺血性疾病与多发性硬化(M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70%所导致的脑缺血性疾病患者32例,临床确诊为复发缓解型MS患者18例,均行头颅MR常规及DTI横轴面扫描。测量这些患者胼胝体膝部、体前部、体后部、压部以及额叶白质、枕叶白质的各项异性分数(FA)值。结果 MS患者的FA值在胼胝体的体前部、体后部和压部分别为0.67±0.12、0.67±0.09、0.71±0.01,较脑缺血性疾病患者(分别为0.75±0.05、0.72±0.05、0.76±0.06)降低(t值分别为3.443、2.281、1.846,P值均〈0.01);MS患者在胼胝体膝部、额叶白质和枕叶白质FA值分别为0.63±0.13、0.34±0.08、0.29±0.06,缺血性疾病患者分别为0.69±0.08、0.34±0.05、0.加±0.0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81、0.137、5.449,P值均〉0.05)。结论 DTI可以在活体无创性地对脑白质进行检测和评价,对鉴别脑缺血性疾病和MS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