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最显而易见的病理解剖学现象为冠状动脉(冠脉)的完全闭塞,所以既往大多数人们的研究兴趣以及治疗策略集中于心外膜下的闭塞冠脉[1],并且已有多种成熟应用于临床的闭塞冠脉重建措施.  相似文献   

2.
武德梅  陈超 《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36-1240
冠状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可引起心肌的缺血和坏死,目前认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冠状动脉搭桥等,它们在重建心肌血运方面的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然而,1974年K1oner[1]在冠脉闭塞后再灌注的实验模型上观察到即使解除心外膜阻塞,而心肌却很少或无血流灌注,描述为无复流现象(No-refiow Phenomenon,NR).1985年临床上也观察到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发生无复流现象[2].业已证实[3],急性心肌梗死经溶栓或机械性介入治疗,大于30%的患者可发生无复流现象.NR病人早期心衰、心室扩大、心包渗出、心脏填塞的发生率高,1-3个月后的心功能差,死亡率高,因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人们对心肌NR的研究也日益广泛而深入.本文就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童嘉毅 《江苏医药》2006,32(6):528-530
目的体外观察低频高能超声介入技术在再通慢性完全闭塞冠脉中的效果,分析产生的消融碎片形态和大小。方法体外对10条完全闭塞的冠脉血管片段行超声成形术,消融前后行血管造影检查;再通后的血管内腔冲洗液收集于孔径0.5μm滤器,并送电镜检查。结果10条100%闭塞的冠脉片段经超声成形术均成功再通,平均残余狭窄(70.3±4.2)%,无血管壁穿孔和夹层现象;消融碎片形态多数为颗粒形(70.2%类圆形,28.0%多角形);碎片平均长径(5.9±8.0)μm,短径(4.8±5.0)μm。结论超声消融治疗慢性闭塞冠脉是有效的,消融碎片微小而不致血管远端栓塞。  相似文献   

4.
王绍军  王禹  李颖 《天津医药》2005,33(4):223-22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近期胸痛的原因。方法:对比介入治疗后近期有胸痛的患者12例(胸痛组)与无胸痛患者100例(无胸痛组)的临床一般资料、心电图、心肌酶、术中小冠脉分支的损伤等情况。结果:胸痛组的12例中有10例心电图呈持续性ST-T改变,ST压低或(和)T波倒置。其中6例术中曾有冠脉小分支的闭塞并伴有心肌酶的升高,4例术中出现过夹层,2例出现冠脉内血栓和慢血流现象,与无胸痛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项目如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LVEF)、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等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的发生可能与术中冠脉小分支的闭塞性损伤导致小的局灶性心肌坏死,出现夹层,冠脉内血栓和慢血流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冠脉闭塞接受介入治疗的患92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噻氯匹定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各试验药分别给予治疗,对比观察术后3wk血小板聚集率及临床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服药后3wk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及停药率均显低于噻氯匹定组。结论: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噻氯匹定。  相似文献   

6.
血浆B型尿钠肽与冠脉病变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丁志坚 《江苏医药》2005,31(5):396-397
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心绞痛等疾病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浓度均有显著升高,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心肌梗死)。本文通过观察经冠脉造影证实具有冠脉病变(狭窄、闭塞)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评判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CAG)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09年2月高度疑似冠心病患者8例,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后1周行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指标,采用16排螺旋CT对8例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16排螺旋CT能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但对慢性闭塞性病变诊断性的准确率稍差.结论: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心肌桥、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搭桥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即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冠脉内支架是一种可被球囊扩张开的多孔不锈钢管,它在冠脉内起支撑作用,用于预防PTCA后再狭窄和急性闭塞,也常用于PTCA后残余狭窄及轻度内膜裂病人。我国自九十年代开展此项工作,临床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已成为当今人们健康的重大威胁.而重症冠心病(单支或多支主要冠脉完全闭塞,射血分数<40%)日益增多.2006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对5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敬伟 《天津医药》2008,36(1):50-51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增强,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导致斑块纤维帽变薄而易于破裂,最终冠脉内血栓形成和闭塞,临床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本研究旨在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方法探讨易损斑块与MMPs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