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严红  赵海军 《安徽医药》2014,(5):946-948
目的评价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9例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或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患者,给予达沙替尼100~140 mg·d-1口服治疗,评估疗效和耐受情况。结果 9例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白血病,2例CML-CP患者均获得CHR,1例达CCyR;5例CML-BC患者中4例获得CHR和PCyR,1例NR;2例Ph+ALL患者中1例检测到E255V突变,采用达沙替尼治疗达CHR和PCyR,1例诱导缓解时,同时行VDP方案化疗,继发严重感染死亡。结论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BCR/ABL阳性白血病患者可获得血液学甚至细胞遗传学缓解,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尼洛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观察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例CML患者,使用高杉尖三酯碱和/或羟基脲将白细胞降至20×10~9/L以下后口服尼洛替尼治疗。其中慢性期8例,每日口服尼洛替尼600 mg;加速期2例,每日口服尼洛替尼800 mg。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血液生化学等指标,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满3个月时均达到CHR。8例慢性期患者中,7例达到CCyR,1例达到PCyR。2例BCR-ABLIS转录水平<1%,6例>1%而<10%。2例加速期的患者中,1例达到CCyR,1例无细胞遗传学缓解。2例BCR-ABLIS转录水平>1%而<10%。在治疗满6个月的9例患者中,7例慢性期患者均达到CCyR。3例达到MMR,3例BCRABLIS转录水平>0.1%而<1%,1例BCR-ABLIS转录水平>1%而<10%。2例加速期患者中,1例维持CCyR,另外1例细胞遗传学依旧未发生缓解。2例分子生物学均达到MMR。1例慢性期患者在治疗第8个月时发生急髓变。在治疗满12个月的6例患者中,4例慢性期患者均为CCyR。3例为MMR,1例BCR-ABLIS转录水平<1%。2例加速期患者中,1例为CCyR,1例细胞遗传学依旧未发生缓解。2例均为MMR。1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1~2级的血红蛋白减少、皮疹、关节及肌肉酸痛等。结论早期应用尼洛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86例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分析,所有患者均针对其分期类型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不同分期患者在经伊马替尼治疗后的疗效评估。结果患者在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 R)率、主要分子学缓解(MMo R)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慢性期患者59均实现完全血液学缓解(CHR),4例未实现;慢性期患者中,低危组血液学反应、细胞遗传学反应及分子学反应缓解率上均明显优于中、高危组。三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伊马替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7年1~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随访的初诊为CML-CP且初诊时即服用尼洛替尼超过12个月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时收集30例初诊为CML-CP且初诊时即服用伊马替尼超过12个月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予尼洛替尼300~400 mg,12小时口服1次,对照组予伊马替尼400 mg,每天口服1次。所有患者服药后3、6、12个月进行BCR-ABLIS转录水平、Ph染色体转录水平及不良反应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早期分子生物学反应获得率(3、6个月),主要分子生物学反应(MMR)获得率(3、6、12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Ph=0)获得率(3、6、12个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早期分子生物学反应(3、6个月)获得率(80.0%比53.3%,86.7%比63.3%)尼洛替尼组高于伊马替尼组(P<0.05);3、6、12个月的MMR获得率分别为16.7%比6.7%、46.7%比20.0%、60.0%比25.9%,尼洛替尼组高于伊马替尼组,6、12个月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遗传学方面,两组患者3、6、12个月的CCyR获得率分别为83.3%比66.7%、90.0%比76.7%、92.0%比8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血液毒性反应,但Ⅲ~Ⅳ不良反应少见,大多具有自限性。非血液学方面毒副作用尼洛替尼组主要表现为生化指标的异常,伊马替尼组主要表现为水肿,Ⅲ~Ⅳ不良反应少见,多数可自行恢复。结论 尼洛替尼治疗初诊CML-CP疗效更佳,但其生化方面的毒副作用更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伊马替尼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羟基脲和干扰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沙替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时间为(4.1±1.4)个月,短于对照组的(5.9±2.2)个月,且持续时间为(16.7±1.9)个月,对照组为(14.4±2.1)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缓解率为80.0%(16/20),对照组为35.0%(7/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4/20),低于对照组的35.0%(7/20,P<0.05).结论: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对比伊马替尼治疗初诊慢性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疗效和血液学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纳入尼罗尼替/达沙替尼(试验组)对比伊马替尼(对照组)治疗慢性期C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合计1 3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年累计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增高[RR=1.31,95%CI(1.20,1.44),P<0.000 01]、3年累计MR4增高[RR=2.27,95%CI(1.78,2.90),P<0.000 01],3年累计MR4.5增高[RR=2.0,95%CI(1.58,2.53),P<0.000 01];2年、1年、9个月、6个月、3个月累计MMR,2年累计MR4.5,2年和1年累计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 R)均增高。而3年总体生存(OS)率[RR=1.01,95%CI(0.99,1.04),P=0.18]、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RR=1.35,95%CI(0.89,2.04),P=0.16]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组3~4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1.59,95%CI(1.20,2.12),P=0.001],但不良反应相关的治疗终止发生率[RR=1.23,95%CI(0.88,1.70),P=0.22]不增加。结论尼洛替尼/达沙替尼作为慢性期CML治疗的首选可能获益更多,但还需要更多高质量RCT、更长期的随访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采取伊马替尼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远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达沙替尼治疗,给予研究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伊马替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持续时间以及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为其提供伊马替尼治疗具有理想的远期治疗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朱晓峰  蔡晓燕 《安徽医药》2015,19(10):1993-1996
目的:分析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观察74例 CML 慢性期患者,IM中位治疗剂量为400(200~600)mg·d -1,评估其临床疗效,总生存时间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并对相关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0(6~72)个月,累积达到血液学缓解(CHR)为98.6%,血液学中位缓解时间1(1~3)月;63例(85.1%)达到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中位达 MCyR 时间为9(5~24)个月;53例(71.6%)达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41例(55.4%)达到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6例(8.1%)达到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CMR);初治组及复治组应用 IM治疗后 CHR 及 MCy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 CCyR 及 MMR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6);由 EUTOS 评分区分的低危组与高危组应用 IM治疗后 CH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 MCyR、CCyR 及 MMR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20);其中初治组与复治组及 EUTOS 评分低危组与高危组 O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 PF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0.021和0.004)。结论IM用于 CML 慢性期患者治疗可获得极高的血液学缓解率和较高细胞遗传学缓解率,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在 CML 确诊早期应用可提高疗效,IM治疗前时间大于6个月或EUTOS 评分高危组可影响 IM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与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 L)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9年7月新诊断的58例Ph染色体阳性CM L慢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伊马替尼组和干扰素联合化疗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完全分子学效应率、5年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干扰素联合化疗组(P<0.05)。结论:伊马替尼和干扰素联合化疗都可作为CM L慢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应依据不同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14):2007-2010
目的:为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一线治疗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一线治疗CML-CP的临床数据、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使用TKI治疗可以获得更快速、显著的疗效,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一线治疗初诊CML-CP,无论是在疗效还是安全性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结论: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治疗CML-CP安全、有效,可以考虑作为初诊CML-CP患者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尼洛替尼(达希纳)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2例,均予口服尼洛替尼,每次400 mg,每天2次。结果完全血液学缓解率为慢性期为93.75%,加速期为66.67%,急变期为37.50%;完全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58.06%,33.33%,25.00%;部分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80.66%,66.67%,37.50%。血液学不良反应中Ⅲ级血小板减少9例,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各6例,程度轻微,无Ⅲ级及以上贫血发生。在血液学不良反应中大多数可通过调整剂量或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控制。治疗过程中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如恶心、呕吐、头痛等,程度较为轻微,患者可耐受,不影响后期治疗。结论尼洛替尼(达希纳)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该院接收7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600 mg·d-1,其中慢性期患者(CP)55例(ECP30例,LCP25例),加速期(AP)15例,急变期(BC)9例。检测完全血液学反应(CH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和完全分子学反应(CMoR)等指标,分析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截至2015年3月,该院70例CML患者均能耐受伊马替尼。(1)70例CML患者中,初治组的CHR、CCyR、MCyR和CMoR分别为100%、71.9%、80.8%和74.9%,复治组分别为100%、45.8%、79.1%和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低危组的CHR、CCyR、MCyR和CMoR分别为100%、63.7%、78.9% 和56.3%;中危组分别为100%、76.1%、79.6%和47.9%;高危组分别为100%、49.8%、76.3%和4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单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WBC数、Hb水平和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比率预示患者易于达到CHR、CCyR、MCyR或CMoR独立的有利因素,P值分别为0.032,0.024和0.0016。(4)CP(ECP30例,LCP25例):中位追踪为15个月,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获得的完全血液学反应(CHR)率为90.9%,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率为85.5%,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率为69.1%和完全分子学反应(CMoR)率为63.6%。其中ECP反应率分别为90%、83.3%、66.7%和63.3%;LCP反应率分别为92%、88%、72%和64%。AP和BC:中位追踪为15个月,获得的CHR、CCyR、MCyR和CMoR分别为55%、45%、30%和20%。结论 伊马替尼可以使CML患者获得较高的CHR、CCyR、MCyR和CMoR。无论对于初治患者还是复治患者,伊马替尼均可以作为CML的首选分子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13.
名刊浏览     
《广东药学》2010,(7):I0002-I0003
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达沙替尼优于伊马替尼 已有研究证实,BCR—ABL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dasatinib)用于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疗效佳。本研究旨在评价达沙替尼相比于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慢性期CML的疗效及安全性。519例新近诊断的慢性期CML随机接受达沙替尼100mg qd(259例)或伊马替尼400mg qd(260例)。  相似文献   

14.
名刊浏览     
《今日药学》2010,20(7):I0002-I0003
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达沙替尼优于伊马替尼 已有研究证实,BCR—ABL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dasatinib)用于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疗效佳。本研究旨在评价达沙替尼相比于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慢性期CML的疗效及安全性。519例新近诊断的慢性期CML随机接受达沙替尼100mg qd(259例)或伊马替尼400mg qd(260例)。  相似文献   

15.
张永国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08-2809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期间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关性.方法 10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均行伊马替尼治疗,观察患者的遗传学疗效及分子生物学疗效,并检测治疗期间患者的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分析其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获得遗传学缓解组患者伊马替尼的血浆谷浓度为( 1659.64±129.67) μg/L,显著高于未获得组的(794.51±93.62) μg/L(t =9.38,P<0.05);获得分子生物学缓解组患者伊马替尼的血浆谷浓度为(1618.46±141.32)μg/L,显著高于未获得组的(904.78±80.77) μg/L(t=11.25,P<0.05).治疗期间患者的伊马替尼血药浓度与遗传学疗效、分子生物学疗效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5(P <0.05)及0.266(P <0.05).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期间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监测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对判断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考虑达沙替尼和大剂量伊马替尼在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时的健康产出、不良反应及治疗成本,分析哪种用药方案更具经济性,为医保谈判和临床药物遴选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获得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及不良反应信息,结合国内相关药物及不良反应治疗成本,利用Treeage软件构建Markov模型并通过队列分析法和Monte Carlo模拟分别计算两种方案靶向治疗CML5、10、20、30年的疾病转归、健康产出及成本消耗,通过成本-效用分析对伊马替尼产生耐药的CML患者的两种用药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贴现率设定为3%且假定患者连续用药30年时,队列分析法与Monte Carlo模拟计算出达沙替尼组的成本-效用比分别为38 881.74元/质量调整生存月(QALM)、40 096.06元/QALM;大剂量伊马替尼组成本-效用比分别为53 844.15元/QALM、55 500.70元/QALM,且无论模拟时间和贴现率如何变化,达沙替尼均为优势药物。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达沙替尼更具经济性优势。结论:对伊马替尼耐药的CML慢性期患者改用达沙替尼比加大伊马替尼剂量进行治疗更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尼洛替尼是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或加速期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尼洛替尼引起治疗相关血管不良事件(VAEs)的概率大于伊马替尼,表现为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冠状动脉狭窄、脑缺血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引发VAEs的危险因素。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正确选择最优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监测VAEs危险因素并及早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陈莹莹  曾庆曙 《安徽医药》2014,(11):2021-2024
第一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伊马替尼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慢性期的一线标准治疗。伊马替尼通过直接靶向作用于BCR-ABL激酶,极大的改善了CML病程。现在,第二代TKIs药物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已被美国FDA批准为CML的一线治疗。2013年NCCN指南及ELN指南关于CML-CP治疗的疗效问题作了新的调整。该文主要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一线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处方药》2010,(6):52-52
近日,FDA批准了诺华制药生产的Tasigna(尼洛替尼,nilotinib)用于治疗初诊的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尼洛替尼最初于2007年10月获批用于治疗成年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期或不能耐受包括格列卫在内的其他治疗的患者。尼洛替尼作为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用药获得了FDA的优先审查资格,并最终获批用于新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王恒湘 《中国新药杂志》2012,(17):2035-2037
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接受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后,虽然大部分患者可显著获益,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不能获得满意疗效。如果患者未获得满意疗效,则依然存在疾病进展风险。因此,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疗效欠佳的患者,需要考虑转换其他替代治疗,以得到最大获益。研究显示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换用第2代TKI——尼洛替尼治疗获益显著。本文综述了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换用尼洛替尼后的疗效并对换用时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